作家畢淑敏寫的《孝心無價》一文中,有這樣一句名言:「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意思是:父母在世時,自己還有家,還有歸處,可以回家。一旦父母不在了,就連老家也難得回去了。寓意是,父母在時,要多加孝順、孝敬和陪伴。
《論語》中的《里仁》一文中,有這樣一句名言:「父母在,不遠遊。」
說的是:要在父母跟前盡心侍奉,即使要出遠門,也要把家裡安排好再出去。
《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中,有這樣一句名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指的是:樹想要靜止不動時,但風卻刮個不停;子女想贍養父母時,父母卻已經離去了。
這些名言警句,說的道理是:作為兒女,當父母慢慢地老去,當父母慢慢地年邁,當父母慢慢地生活難以自理時,應該盡心盡力地去關心他們、孝敬他們、照顧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其實,這也是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月26日,在四川內江,一位網友分享了一段監控視頻。視頻的內容,既讓這位作為女兒的網友感到心疼和難過,也讓看到的其他網友感到痛心和難受!
這段監控視頻中的畫面說的是:
在四川內江的一個農家小院裡,一位94歲高齡的母親,兒女早就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和安家了。在農村老家,這位老母親自從老伴去世後,就獨自一人居住,雖然年齡越來越大了,但是,生活起居還是全部自理。
這天,老母親還是像往常一樣,不停地忙碌著。當她雙手端著一個盛滿花生的簸箕,從屋子裡往外走,當下到台階中間時,一腳沒有踩穩,整個人直接就跌倒在地。
可能是這一跤摔得比較重吧,老人在地上躺了好一會,才慢慢地坐了起來,並拍打了一下身上的灰塵,再慢慢地爬了起來,繼續忙碌著。
後來,女兒通過監控,看到老母親這麼大年紀,一個人獨自在家生活,當不小心摔倒後,連一個上去扶的人都沒有,連一個在身邊幫忙的人都沒有,無奈地流下了十分心疼的眼淚!
當很多網友看到老人摔倒的這一幕時,也是感到十分揪心,感到十分心痛!覺得這麼大年紀的老人,獨自一個人在老家生活,身邊連一個照顧、護理的家人都沒有,感到有點不可思議,都十分同情和擔心這位老人的生活境況。
說實話,每一個人在看到這位老母親摔倒的那一刻,都是非常緊張、揪心和擔心的,更是感到十分心疼和同情的。
現在,特別是在農村,像這位老母親獨居生活的狀況,還是比較多的。
因為,她們的兒女長大成人後,有的在外打工謀生,有的在外重新安家,有的一年也難得回老家一次。這樣,在農村老家,就只剩下年邁的父母在家生活了,就只有他們自己照顧自己了。
但是,面對這種老人獨居、兒女都長期在千里之外工作生活、父母無人照料的現狀,確實是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確實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因為,很多在外打工的兒女,為了生存,為了生活,不得不遠走他鄉,不得不長期遠離父母。這樣,也是作為兒女的無奈之舉,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但是,作為兒女,當你的父母慢慢地年老體弱時,當你的父母慢慢地生活和勞動越來越吃力時,就應該想想辦法,多替老人考慮,多替老人著想,儘可能地讓他們的晚年生活過得快樂一些、輕鬆一點、舒服一點。
比如:當你長期在外打工時,儘量爭取把父母帶在身邊生活。這樣,父母可以力所能及地給你做一點家務,幫一點小忙。同時,你也可以天天陪伴在父母身邊,父母有個什麼三病兩痛的,也可以隨時盡心盡力地去照顧他們。
比如:當你長期在外打工時,不管多忙,常回家看看父母、陪陪父母,幫父母做點家務,陪父母多說說話,並儘可能地為父母提供一個方便的生活條件。這也是兒女盡孝的一個好辦法。
比如;當你長期在外打工時,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聘請保姆,或者委託老家附近的親戚朋友幫忙照顧。這樣,老人生活遇到困難時,就有人能夠及時提供幫助,你在外打工心裡也要踏實得多、放心得多的。等等。
歲月無情催人老,孝敬父母等不得,更不要總認為來日方長。
對於子女來說,年邁的父母終將跟我們漸行漸遠。不管我們的工作多麼辛苦,不管我們的生活多麼艱難,都應該拿出應有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孝敬他們,去照顧他們,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千萬不要等到父母病重了、摔傷了、不在了,才覺得懊悔,才覺得遺憾,才覺得痛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615030bf4fcc26dcbfec4717290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