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是慢性咽炎,卻查出食道癌,醫生:兩者差距大,別再混淆了

2023-02-20     旅行囧記噢

原標題:以為是慢性咽炎,卻查出食道癌,醫生:兩者差距大,別再混淆了

#健康迎新年#

食道是一條由肌肉組成的通道,連接咽喉到胃,食道本身並沒有任何的消化作用,其主要功能只是幫助運輸食物進入胃部。

食管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蠕動來幫助食物推動入胃內,在胃內進行食物的消化,那麼當食管出現疾病的時候,尤其是食管炎或者食管腫瘤,會導致患者吞咽困難。

生活中很多人們對食道癌與慢性咽炎區別不開,其實它們發病的部位非常相似,所以很容易會導致大家混淆,從而延誤病情。

但如果從專業的角度來判斷,它們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醫生的分析!

什麼是「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瀰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見於成年人,病程長,症狀頑固,較難徹底治癒。

那麼臨床症狀,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咽部有異物感、癢感、灼熱感、乾燥感或微痛感,常有黏稠分泌物附著於咽後壁。

患者晨起時可出現頻繁的刺激性咳嗽,伴噁心、無痰或僅有顆粒狀、藕粉樣分泌物咳出,萎縮性咽炎患者,有時可咳出帶有臭味的痂皮。

什麼是「食道癌」

食道癌就是在食道上面長了惡性的腫瘤,我國是食道癌比較高發的地區,多數患者在40歲以上。

食道癌是發生於食管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主要是鱗癌,也有一部分是腺癌,食管癌是指從食管的黏膜內層發生出來的一種惡性腫瘤。

食管癌的位置有可能在食管的上段,也可能在食管的中下段,它的病理類型可能是鱗癌,也可能是腺癌。

在中國,食管癌絕大部分都是鱗癌,但是在食管的中下段常常會出現腺癌。食管癌主要表現在進食的哽噎感,當食管長了腫瘤以後,就會阻塞食物的通過。

所以患者當到達了中晚期的時候,主要表現的就是進食的障礙逐漸的加重,其發生的原因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相關,主要是經常進食腌制的食品,生冷硬的食物或者暴飲暴食,容易導致食管粘膜鱗狀上皮增生,最終出現癌變。

以為是慢性咽炎,卻查出食道癌,醫生:兩者差距大,別再混淆了

王大姐,每到了冬天寒冷的季節都會感覺到喉嚨不適的情況,這些年,他一直以為是自己出現了咽炎的症狀,所以一直買一些潤喉片來緩解病情。

前段時間王大姐,喉嚨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像是破裂了一樣的疼痛,這次也真的是把王大姐嚇住了,趕緊去了醫院進行了檢查,但是,結果很不如願,診斷書上寫著是食道癌的狀況。

後來一個小區里的李阿姨聽到了王大姐的這種情況,有些害怕,因為近期李阿姨也是出現了喉嚨不適的症狀,再聽到王大姐這個情況後,李阿姨也趕緊去醫院緊去醫院做了相關檢查,但李阿姨的診斷結果是普通的慢性咽炎,這才放了心。

其實有很多的人為這種的事情有所困惑,明明症狀差不多,為什麼有的人是慢性咽炎,而有的人是食道癌呢?

該如何區分呢兩者的區別呢?

食道癌和慢性咽炎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食道癌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吞咽的不適感、梗阻感,而慢性咽炎主要的表現是咽部的不適,例如咽部的乾燥感、癢感、異物感,痰液的附著感,這是在症狀上面的區別。

其次,發病部位是不同的,食道癌是發生在食道的惡性腫瘤,而慢性咽炎是發生在咽部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組織的炎性病變。

食道癌,檢查時可以發現食道內有不光滑的腫物或者潰瘍,慢性咽炎,只表現為咽部黏膜下淋巴組織增生或者是充血的表現。

閱讀延伸:

食管癌的發病率具有明顯的地區性差異,在我國食管癌高發的區域,包括河北、河南、山西,這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區、河南林縣、蘇北地區等。

食管癌的發生往往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即包含了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的影響,也包含了飲食因素對食管黏膜造成的損傷。

食管癌的病理類型,絕大多數是鱗狀細胞癌,在臨床上食管癌常常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難,開始的時候難咽乾的食物。

隨著病情的發展,一些半流食甚至流水的食物也難以咽下,病人可以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後疼痛、不適的症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56c71ed7b359c287d8a6777061a1b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