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片原來是這麼做的,怪不得一炸就漲那麼大!

2022-07-25     小楊聊美食

原標題:蝦片原來是這麼做的,怪不得一炸就漲那麼大!

蝦片在小時候是最喜歡的味道,或者說是美好的味道,童年的回憶。

當下的零零後們,應該對蝦片不太熟悉,不知道是啥東東!先來簡短的介紹下,蝦片干薄薄的,五顏六色,丟入油鍋里一炸,滋啦滋啦迅速膨脹變大,油乎乎的氣味涌鑽入鼻子,吃著是帶有濃郁的蝦香味!以前一個人能吃一大盤,完後抹著油乎乎嘴,感嘆過癮!

現在很少吃了,因為蝦片的品質發生了改變,已不再是以前的蝦片,只是空有其名而已。我來講下以前和現在是怎麼做的,你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蝦片本不是我國的特產,據說是從東南亞傳過來的,再經過了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似乎一夜之間遍布了全國各地。它的味道、口感烙印在每一位八零、九零後的童年回憶里。

蝦片起初是正兒八經含有蝦糜的,雖說不是什麼好蝦,頂多是雜小蝦仔,但也能對得起蝦片的名。

蝦糜混合澱粉,一般是以木薯粉以主,畢竟它的光滑性好。添加入調味料和水,和成麵糰,揉搓成長條,蒸熟、冷藏成型,再切薄片,烘乾後包裝冷藏,就成了所謂的蝦片了!

當下市場上的蝦片,不再含有蝦糜,還連蝦的「洗澡水」都沒有。

配料表上註明有蝦肉汁,其實往往是蝦味香精!

而五顏六色的外觀是用食用色素做成的。

蝦片的鮮味則是添加入了谷氨酸鈉,即是味精,還有其它添加劑。

工業化的蝦片主要配料是:蝦味香精、好點的是用蝦殼粉,木薯粉或者土豆澱粉,雞蛋、白糖、味精、發酵粉、食用色素等添加劑。

其中起到膨脹的物質有好幾種,澱粉遇到高油溫本身會膨脹,好比紅薯粉條、粉絲,丟入鍋里炸也會漲大,只是幅度沒有蝦片那麼厲害。所以要加入發酵粉進一步提升膨脹效果,而雞蛋也有起蓬鬆的作用。

工業化的蝦片除了含有各種添加劑,經常食用對健康不利,其次它的吸收性很厲害,大過於油炸饅頭幾倍,一嘴下去滿滿的脂肪和熱量。

要吃蝦片的話,不如在家自己做,健康零添加,吃著放心,美味程度也不遜色。

【配方】:

鮮蝦仁200克(一斤鮮蝦去殼和頭尾、蝦線後,大概也就這麼多)

木薯粉420克(或者土豆澱粉也行,其它種類的粉不能做)。

清水200克、食用鹽3克、白糖5克、胡椒粉1克。

【製作過程】:

1、蝦仁放入料理機,加入清水,調味料,打成蝦糜,儘量越細越好!

2、蝦糜倒入大盆里,分為兩次加入木薯粉,之後下手揉成光滑的麵糰。

3、麵糰揉搓成長條,寬度為擀麵杖般,切成10厘米長的圓柱狀。

4、把圓柱麵糰放入水中煮,當漂浮起來了,繼續煮10分鐘左右,必須徹底熟化才行。之後撈出浸泡冷水數分鐘降溫,再撈出淋干水分,放在通分的地方,風晾一晚上。

5、次日,蝦片柱已經水分揮發了,定型變硬就可以切成2毫米的薄片了,然後繼續風晾半天。家裡有烤箱的話,上下火調50度,烤3個小時。能延長貯存期,放三四月不壞。

6、油炸時溫度不能過低,一是膨脹不起來,二是吃進很多油。建議油溫在6成熱時,放入蝦片,很快就膨脹起來,大概炸5、6秒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194acd7a8f8ccce96e9f48f5b2e7e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