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宮女被放出宮後,個個長相漂亮為何無人願娶?溥儀說出了實話

2023-12-28     三目史官

原標題:清朝宮女被放出宮後,個個長相漂亮為何無人願娶?溥儀說出了實話

1912年,隨著清帝遜位詔書的發布,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最終也落下了帷幕,然而封建社會遺留下的各種問題,卻是依然存在,而按照清室優待協議,清皇室依然居住在紫禁城當中,維持著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朝廷。

1923年9月,由於時局動盪,當時的民國政府已經不能按照條約-錢款進行供給,因此清宗室也只能做出「裁人」的決定,留在紫禁城當中的宮女,但凡是超過24歲的,一律出宮,賞賜100大洋自謀生路。結果一下,就放出了千人。

按照當時的生活來看,100大洋,已經不是一個小的數字,然而這並不代表著宮女的生活就因此安定,稍微好一點的,被家人接回了家中,無依無靠的,連一個安身的地方都沒有,絕大部分出宮的女子,也很難再嫁出去,找到一戶好人家,她們要麼淪為大戶人家的女僕幫傭,要麼顛沛流離,甚至淪落煙花之地,既然出身宮中,模樣當然不差,個個長相漂亮為何無人願娶?不妨讓我們分析一下。

首先便是年紀問題,按照當時的習俗,十多歲已經是談婚論嫁的年紀,24歲就已經是人們口中所說的「老姑娘」。

更何況這還只是紫禁城限制的最低年限,不少宮女出宮,其實已經是三四十多的年紀,在清代制定的宮女出宮之制當中,雍正元年雖然明確規定,宮女年至二十五歲俱令出宮,進宮十五年以上的賞銀三十兩,十五年以下的賞銀二十兩,但是到了清末,因為清室優待條件當中,對小朝廷做出限制,禁止其再招收宮女和太監,以至於有不少大齡女子,依然留在了紫禁城。

其次就是身份的敏感問題,因為宮女惹出的麻煩,很早就已經有先例,著名權臣和珅,就是結果娶了一名被遣散出宮的宮女,成為了嘉慶扳倒他的又一大罪狀:「取出宮女子為次妻,大罪四。」

加上因為民間流傳下的刻板印象,單純認為宮女都是「皇帝的女人」,這也導致了宮女受到了更多的非議。

而溥儀,也說出了實話,在《我的前半生》當中,他提到,不少宮女有著「血郁」的毛病,身體羸弱,氣虛短缺,更重要的是影響了生育,而生子又是當時一件頭等大事,因此也很難再找到屬於自己的人家。

在金易、沈義羚所寫的《宮女往談錄》當中,也介紹了一名晚清宮女榮兒的一生,她13歲進宮,被分到了儲秀宮給慈禧當差,結果在18歲由慈禧指婚,賜給一個姓劉的太監。

這一場婚禮十分風光,甚至還有8副抬兒作嫁妝,然而也將榮兒推進了火坑,兩人並沒有夫妻之實,最終榮兒離開了宮殿,也是四處顛沛流離,曾來到作者金易先生之家做工,不過作為宮中出來的女子,榮兒優秀能幹的本事,也給了金易十分深刻的印象,多次讚嘆她手上活計的出色,而榮兒,也正是不少宮女背後的真實寫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027946a5f4c4611650ef360775d8f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