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點擊關注「裝個好房子」哦~
每天為你帶來裝修乾貨、改造新靈感與美好生活故事
探尋美好居住方式,我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
這個位於成都的68㎡的小家,屋主是一對年輕夫妻。兩人從學生時代一路走來,一起上大學、一起聽演唱會、一起從東北來到成都打拚,如校園愛情故事裡的男主女主,嘗遍其中的酸甜苦辣,跨過坎坎坷坷,最終修成正果。
如今終於在喜歡的城市買房,定居,對於新家,自然表現了許多的期望。
在設計師的給力幫助下,經過幾個月的共同努力、全力以赴,最終也還原了理想中家的樣子。故鄉雖在千里之外,南方亦有心安之所。
戶型:兩室
使用面積:68㎡
費用:27萬
地點:四川 成都
平面布局圖
改造前
房子是磚混結構的小套二,改造前廚房和衛生間都很小,廚房與生活陽台被前任屋主打通,衛生間的採光通風都需要經過廚房。主臥面積較大,但因為比較狹長,所以實際難以利用。
磚混結構房子的改造問題,長久以來都是設計師和屋主們的一個痛點。這次設計師通過門洞位移、功能疏解的方式,以極小幅度的牆體拆改,得到了舒適的空間和功能。
改造後
首先設計師還原了被前任業主打通的廚房和生活陽台,以鋁合金門聯窗作為分隔,解決了廚房與衛生間干擾的問題。設計師認為,東方家庭還是需要一個洗衣、晾曬的空間。
原始戶型的廚房過小,在餐廳增加了西廚櫥櫃,將冰箱和烘焙等功能從廚房疏解到這裡。
利用主臥室狹長的特點,將主臥和次臥的門一起進行了位移,得到了主臥一個整面牆的大衣櫃,和次臥的嵌入式壁櫥。
改造後的玄關現場木作了歐松板鞋櫃,鞋櫃下方留出了空間,用於臨時存放每日換下的鞋子。改善了以前沒有鞋櫃,鞋子在門口堆了一地的問題。
玄關櫃設計了抽屜和開放格,可以方便存放鑰匙和拆快遞的工具等。開放格子上面安裝了感應燈,為回家一刻營造溫馨氛圍。
改造前的廚房只有一側櫥櫃,另一側牆面都浪費了,鍋碗瓢盆凌亂的堆在牆腳。
通過門洞位移,將動線往櫥櫃一側移動,釋放出原本浪費的一側牆面空間,利用這個空間安裝了宜家的艾格特貨架,補充了廚房操作台面的同時,增加了巨量的收納空間。
相對兩側櫥櫃的設計,艾格特有更好的靈活性、實用性和更高的性價比。廚房和生活陽台牆面都採用了純白色瓷磚,儘可能多的將自然光線引入室內。
量房時前任屋主還在房中生活,餐廳貌似沒有餐桌。設計師通過地面材質的區分,把通道的面積也劃給了餐廳,改造後的西廚+餐廳顯得大了許多。
餐廳水泥磚與客廳地板之間採用銅條收口
餐廳在牆體陽角做了斜切的分色,墨綠色乳膠漆與畢卡索的巨幅抽象畫的搭配帶來強烈視覺衝擊。
直徑1米的圓桌,滿足屋主平時兩人的就餐,即使是三五好友聚會,也能圍在一起享受美食。
客廳捨棄了茶几,顯得寬敞整潔了許多。茶几不是必需品,甚至沙發、床、餐桌都可以不是必需品,生活就該聽從自己的內心。
舒適的沙發和地毯,想坐、躺或靠都可以。
出鏡的男主人
紅色葉片的千年木植、薑黃色燈芯絨面的沙發與墨綠色牆色,延續了整體空間的配色。
客廳旁是弧形的陽台,陽台現場製作了歐松板長凳,拉直了空間,也增加了儲物。
男主超愛的胡桃木工作檯與歐松板長凳相互縱橫交錯,工作檯上的畫是女主人為了新家親自操刀的。
改造後的衛生間,壁掛式洗臉盆、龍頭和牆排式下水,解決衛生死角。
鏡櫃遮蔽了下水管,同時做了加長設計,通過大面積的鏡面和白色調的瓷磚,視覺拓展了衛生間空間。
臥室採用了屋主喜歡的髒粉色和黑色的搭配,床頭造型的靈感來自於建築大師柯布西耶的作品朗香教堂,右上角的空間向下切了45度斜角,是留給掛機空調的,下面的長條可以擺放一些書籍或展示品。
主臥床邊有懸掛式的衣架,脫下來的衣服可以順手掛上,不必打開衣櫃。
次臥壁櫥也採用了艾格特貨架,屋主準備之後次臥先用來養狗狗,所以暫時空閒沒有拍照。
------ [END] ------
案例及圖片來源:致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