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世界,滿級大佬重寫通關劇本

2021-04-13     蟲二

原標題:智能家居的世界,滿級大佬重寫通關劇本

1910年,科幻大師儒勒·凡爾納寫了篇小說《一個美國記者在公元2890年的日記》,暢想了他心目中的未來世界:

那時的城市簡直是超現實主義的,公路兩邊矗立著300米高的摩天大樓,內部使用恆溫空調,地球的氣候完全由人工控制,農作物可以在北極生長,人們乘坐時速1500公里的海底液壓管道往來各大洲,視頻廣告可以映射在雲端上,記者可以在木星、火星、金星現場直播,人在家中就能對宇宙大事瞭然於胸。

不必等到2890年,這些夢想大部分已經變為現實。

1990年比爾·蓋茨歷時7年耗資6000萬美元建起了全球第一座全智能豪宅,短短30年後就不再是世人艷羨的目標了。

因為那些曾經不明覺厲、嘆為觀止的新技術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4月12日的一場發布會讓我們見識了智能家電可以聰明到到什麼程度。

家電巨頭美的一次性發布了數十款新品,都是以智能化+實用化為基礎,從場景入手,創造新體驗,不管大眾剛需還是興趣圈層都能找到最愛。

Quick系列8款產品可說是懶宅福利,高度智能化與全自動、一機多能之外,跨場景的物物互聯將賦予消費者完全不同的體驗。

新品的硬核科技,則向世人展示了美的「全面數字化、全面智能化」的成果,除了新材料、新工藝外,還有諸多烹飪與環境清潔黑科技。

其他新品也各具巧思。

如果你追求花式生活,那麼凈食機、聚嗨盤、可視化空氣炸鍋等產品,會讓你時刻享受居家的快樂。

顏控和IP粉,則可以對Sofdern系列,咖啡町系列、以及史無前例的王者榮耀聯名套系來充滿期待,新品有顏有料,你的三觀和五觀都不會受委屈。

一次拿出這麼多新品,說明美的推進的全品類智能產品、全場景智能互聯覆蓋的策略布局已初見成效,作為中國首家全球500強家電企業,有53年家電製造經驗的美的很早就開始關注智能家電,對於如何實現全屋智能的產業化,手裡也有完整的通關劇本。

著名諮詢公司埃森哲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用戶最期待的物聯網落地場景是什麼?結果大多數消費者選擇了家居,這證實了家電智能化的消費潛力。

以現在的技術條件和產業能力,開發一款智能化產品並不難,但產品不能跨場景信息互聯,體驗必然是割裂的,不可能升級為智能家居。

所以通關的產品基礎是物物互聯,生態開放的前提是云云互聯。

幾乎每個有志於智能家居的玩家都關心生態,但網際網路的邏輯有點走火入魔,沿襲慣用的免費低價策略,用流量做爆款,導致近年來國內消費級IoT產品的單價年均降幅在5%左右,這顯然是一種脫離了產業積累和服務體驗的逆進化。

堅持以「物」為核心的美的走出了另一條道路,以場景為導向,強化用戶運營,重構了產品疊代思路,倒是發展出一套完整全屋智能生態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成熟的雲端生態推動了產品智能的持續進化。

2019年5月美居APP完成了最重要的5.0版本升級,引入全新場景設計,開始創造真正的全屋智能體驗,比如很有儀式感的起床模式,不僅可以讓你呼吸著清新空氣從深度睡眠中自然甦醒,而且煲粥、煮咖啡,烤麵包全部自動一氣呵成,讓你有一個元氣滿滿的早晨。

在4月12日的新品發布會上,我們還能看到大量基於垂直細分場景開發的智能產品,跨場景的情境聯動能力大幅提升,用戶自定義的範圍不斷拓展,在可預見的將來,全屋智能體驗必然進入全面爆發期。

比產品更值得關注的是美的在渠道端的進化。

家電一直是渠道定義行業,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一波三折,大規模低成本製造與線下賣場模式的深度結合,曾經創造了中國家電的第一輪輝煌;電商時代,作為標準化產品的家電,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天的體驗消費時代,個性化受到尊重,反向定製崛起,產品與消費者需要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

觀察到消費變化趨勢的美的,開始著手雙向破局。

1、在大型家電賣場,推動場景化陳列取代過時的貨架式陳列。

研究顯示,消費者做出最後決策時,80%取決於產品陳列的科學性和顯眼度,巧妙的動線設計以及場景嵌入,可以讓靜態產品升級到動銷狀態,當年的宜家就是得益於此。

過去的家電賣場銷售人員奉行三句話法則,「能動則動起來,能體驗就體驗一下,能說話在就放出聲來」,但今天的智能家電尚於嘗鮮消費階段,在銷售人員準確把握產品賣點之外,還需要重新設計顧客截流和轉化場景感知,打造深度嵌入的共情能力,李奧貝納有句名言,「賣牛排其實賣的是煎牛排的滋滋聲」,這個邏輯對智能家電也一樣。

除了線下體驗,美的也關注場景聯動,旗下的智能烹飪類產品在提供海量雲端定製菜譜的同時,也會推薦優選食材,支持一鍵跳轉購買,讓用戶在單一場景完成了全流程閉環。

2、智慧小電終端拉動超預期體驗。

這次發布會上,首店落地於重慶的美的全新智慧小電體驗終端也公開亮相,並在店內嘗試用首創的雲貨架方式,既不會額外占據店面,還能擴展SKU的想像空間,消費者可以通高清大屏的瀑布流,隨心所欲的完成基於各種生活場景下全套智能家電產品下單配送。

這其實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

美的推動全屋智能的另一個支點是廣義層面的生態協同。

過去5年,中國有1000家企業涉足物聯技術和應用,美的是其中少有的在感知層、物聯層、應用層都握有核心技術的企業,卻始終保持著開放的心態。

早在2016年美的就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智能家居建設,2019年雙方IoT產品通過帳號綁定方式進入互信通道,真正實現「云云對接」,讓消費者有機會享受跨品類、跨場景的信息共享能力。

今年3月發布的胡潤《中國大消費民企百強榜》,華為與美的包攬了冠亞軍,這既是對強強聯合的肯定,也是對智能家居前景的認可。

在不久前舉行的華為2021年全屋智能新品發布會上,作為HarmonyOS最快落地的合作夥伴,美的也是強勢站台。

在與華為的深度合作之外,美的與OPPO、VIVO、京東等公司也有類似合作,著眼點既不是炒作概念,也不是建立壁壘,而是創造超出預期的顛覆性體驗。

在智能生態擴容的同時,美的也在探索用戶預期的邊界。

不止滿足於提供全場景智能產品,美的也將用戶的體驗延伸到更廣闊的生態當中,致力於提供全套健康飲食解決方案。早在2016年,美的就與中糧集團展開了跨生態鏈創新合作,基於美的智能家電的大數據以及用戶健康管理需求,打通中糧集團的供應鏈,支持用戶一鍵購買。在4月12日的發布會上,美的也向世人展示了其優選生態原材料產品,涵蓋米、糧、肉、菜、膳、茶等全烹飪領域的品牌生態合作,打造了一整套從選好,吃好到用好的全流程生態體驗閉環。

智能家電天然擁有連接第三方服務的潛能,美居APP之前就上線了「食你所見」功能,調用攝像頭掃描食材即要獲取食材信息,還能推薦各種個性化菜譜。

在方便生活的過程中,逐漸擔負起了健康守護人的角色。

以美的智能家電為例,不僅可以用一百多種食譜讓你「一日三餐不重樣」,還能把烹飪過程分解出「一鍵烹飪」、「分步食譜」、「整餐規劃」等模式功能,並且輕鬆擺脫高脂、高鹽、高油的習慣,在美味與健康之間達成完美平衡。

隨著品質消費的崛起,智能家電覆蓋的細分場景會越來越多,類似咖啡機、氣泡水機、煮茶器、奶茶機等新品必然層出不窮,在提升生活樂趣的同時,也將為智能家電的跨產業鏈合作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長遠來看,智能家居不是簡單的功能和體驗創新,而是重新創造了一種生活方式。

《哆啦A夢》里,主角大雄每次被生活毒打,機器貓都會及時救場,還附送心靈按摩,「我從來不會犯錯,你可以信任我。」

消費者願意為聰明的產品埋單,其實都是在為憧憬的美好生活付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hQd1ngBMMueE88voq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