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工匠建完皇陵沒有被殺死,反而還做了官,其中一個官至侍郎

2023-12-07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這四個工匠建完皇陵沒有被殺死,反而還做了官,其中一個官至侍郎

今天,每一個來到十三陵的人,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座宏偉壯闊的陵園需要多少勞動人民血汗才能築成啊?確實,.這是十分驚人的數字。可是這無數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如群文化的勞動者卻沒有在史冊中留下他們的名字。我們現在能夠知道的僅僅有這樣幾個人:

蔡信木工,南直隸(包括今江蘇、安徽)武進具人。他是明初營建北京官殿和陵幕工程的出色工匠,後來升任了「繕工官」。根據文獻記錄,蔡信曾參加景陵的修建,從時間上推算,長,獻二陵的工程。他也可能參加了。

二、楊青原名阿孫。楊青這個名字是朱棣給他起的。他是個瓦工,南直求金山衛(今上海市金山縣)人。他和蔡信同時期。

三、陸祥石工,南直隸無錫縣人,宣德末年做工官。他是個著名的石匠,長陵的「神功聖德碑」及華表、石柱、石像等項工程,都有他參加。

馬、蒯祥木工,南直隸吳縣(今蘇州市)人。他與陸祥同一時期,在當時名氣最大,有「蒯魯班」之稱。他做的官也較高,一直做到工部左侍郎(工部的副長官)。據說他有絕技,能雙手畫龍,不差絲毫。蒯祥活了八十四歲,參加了長、獻、景、裕四座陵墓的修建。

這四個傑出的工匠,後來做了官,其中,蒯祥做的官最高,一直做到工部左侍郎(工部的副長官)。可是,我們知道,四個人是建造不起這宏偉的陵園的。十三陵是千千萬萬勞動人民建造起來的。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明朝的封建統治者修起這一座座巨大的陵墓,同樣,還是他們用那粗大的雙手拿起武器,埋葬了明王朝的封建統治,他們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歷史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