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HDR一些誤區!亮度低就是假HDR?杜比視界就很完美?

2023-07-20     傑夫視點

原標題:聊聊HDR一些誤區!亮度低就是假HDR?杜比視界就很完美?

關於HDR這個話題,我們其實說得不少,大家多少也有應該大概的印象,至少至少HDR目前主要就是HDR10、HDR10+、杜比視界以及HLG等幾種格式。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總是會遇到和玩家交流的時,不少人問出一些有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一些錯誤答案,常常又是被一些所謂的資深玩家或者廠商拿來當做措辭或者宣傳。當然這其中肯定有不懂裝懂,但也不排除利用信息不對稱而當做宣傳資本的。

所以這次我們也大概把一些容易混淆的東西,給大家整理一下說清楚,也讓大家知道一些可能存在我們日常概念中的說法,並不是那麼準確。當然這裡我們就不會說一些非常詳細的技術細節以及原理,一些比較生澀難懂的東西我們也會簡單略過,更多是直接給出一些問題的答案以及大家可以理解的原因。

亮度低就是假HDR?無稽之談

我們和玩家交流的時候,電視和片源亮度永遠是一個較為熱門的話題,不乏一些國外大V也在這上面有著錯誤的理解,比如全球知名電視圈的大V文森特就表示,低亮度的HDR電影都是假HDR,只有超過1000nits峰值亮度的片源才是真HDR;同理也有廠商之前在宣傳的時候,表示峰值亮度低的電視,根本談不上HDR,或者有人表示亮度達到1000nits以上的電視,才能體驗到HDR的效果。

這些說法估計會有很多人認同,這也導致了很多用戶在購買電視的時候,過於強調亮度。但很遺憾的是,這些說法都是錯誤的,或者說不完全正確。其實看看HDR的定義就知道,HDR英文是High-Dynamic Range,翻譯過來就是高動態範圍圖像,它其實包括了三個方面,首先是提高顯示設備的最高亮度和降低最低亮度,從而增加亮暗對比,顯示出更多的細節;其次是顯示傾向於用更大的「色域覆蓋」標準,部分HDR標準定義會要求採用較大的色域空間,比如採用BT.2020 色域;最後是HDR要求10bit甚至是12bit的色深,從而顯示出更多的色彩層次。事實上HDR和SDR的區別也就是亮度、色域和色深。

但問題就出在亮度上,HDR從沒有規定電視或者片源要達到多高或者多低的亮度,才能符合HDR的標準。簡單來說,既然沒有具體的亮度標準,那麼只要滿足了色域和色深的要求,我們就不該以支持的亮度來判定是否是HDR。事實上,HDR的確需要亮度範圍更廣,但這並不代表HDR就是整體亮度更高的圖像,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另外,我們需要知道的是,HDR所謂的亮度範圍更廣,它對比的是SDR,而SDR片源多數時候標準亮度是100nits。

比如說在電影中,大多數HDR電影的峰值亮度是1000nits,少部分最高可以達到4000nits,但有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它的確採用了HDR技術,但峰值亮度就只有200nits,比如《銀翼殺手》《星球大戰》系列等等,不過誰能否認它們不是HDR電影呢?這完全和創作者自己的思路有關,有的創作者就是不喜歡高光,但這不能說這種片子就是假HDR,也不能說亮度不夠高的電視,就無法展示HDR的效果。

當然了,相對於亮度低的電視,亮度更高的電視相容度肯定更高,這樣在不考慮映射的情況,峰值亮度1000nits的電視總是會比峰值亮度500nits的電視,要更適合各類型的HDR片源。我們只是說明,峰值亮度低的電視並不是假HDR電視,峰值亮度低的片子也不是假HDR片子,更重要的是而HDR絕對不是完全以亮度來判斷。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就真是假HDR了,比如國內大量流媒體自己吹噓的HDR真彩效果,那的確是假的HDR,色域和色深都還處於SDR,只是簡單拉伸了一下SDR亮度,稍微更改了一下顏色亮度就說自己是HDR了……另外像PS4和Xbox上的遊戲《荒野大鏢客2》,之前也是真正的假HDR,也只是拉高了SDR的亮度。

有HDR就代表畫質好?並不完全如此

很多用戶都認為HDR就代表著更好的畫質,但這個說法其實相對偏頗了。誠然HDR在電視和片源上都已經成為主流,而且可以給人帶來更好的觀感,但簡單地把HDR和畫質聯繫起來則並顯得過於籠統了。因為道理很簡單,即使擁有HDR可以讓畫質看起來更好,那最多也只能說HDR是畫質中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全部。

事實上道理很簡單,我們在流媒體上看的杜比視界電影,如果我們拿一部相同的SDR 1080P藍光原盤來看,在很多時候用戶會感覺到1080P的SDR原盤畫質更好。畢竟藍光原盤碼率更高,畫面細節還原度更好,這都不是流媒體可以比擬的,所以碼率低的片子即使有HDR加持,也不能說畫質就一定會比SDR的片源更好。

另外,目前大多數國內LCD電視,比如說小米、海信等品牌的廉價電視,都會支持杜比視界,再不濟也會支持HDR10,但誰敢說他們就比當年不支持HDR的索尼4K電視畫質更好?甚至相比起十多年前已經淘汰的等離子電視,這些支持HDR的電視要說起畫質也是遠遠不如。所以在HDR成為主流的時候,這只是一個購買電視的必要條件,但簡單將它和畫質畫上等號就草率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看片的時候,有HDR固然好,如果片子沒有HDR但電視本身質量足夠好,電影碼率也高的話,也不會影響用戶欣賞高畫質的畫面。只不過這個話題其實意義不算太大,畢竟現在沒有HDR的電視很少,大多數電影也都有4K HDR藍光原盤,不會形成購買或者觀看時的障礙。如果真要考慮畫質,買電視的時候儘量買中高端產品,看片的時候儘量看藍光原盤和海外流媒體那就最簡單,國內流媒體哪怕有HDR,畫質還是很糟糕。

杜比視界很重要?或許沒想像那麼重要

從目前來看,除了免費的HDR10格式之外,杜比視界在動態HDR格式中,占據了最主流的位置,相比起三星的HDR10+以及華為的HDR VIVID這幾種動態HDR格式,採用杜比視界的電影和電視最多,而且包括國內外流媒體最佳的HDR格式也都默認是杜比視界。不過在我們看來,杜比視界或許沒有想像那麼重要!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杜比視界真的那麼重要的話,那麼三星就不會成為世界第一電視廠商了,畢竟三星只會支持HDR10+而不支持杜比視界,這說明杜比視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其實算不上剛需。當然誰也不會否認,由於更多廠商支持杜比視界,所以如果購買帶有杜比視界的電視或者設備,那麼至少在看片上的確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在購買電視的時候,我們覺得HDR10支持是必須的,但是是不是一定要購買帶有杜比視界的,那就不好說了。比如三星的畫質不錯,設計更是業界一哥,綜合起來會給人感覺即使沒有杜比視界,三星的中高端電視也是很好的選擇。而且從現在的4K藍光原盤來看,HDR10支持是每個都有,但也不是每個都會支持動態HDR格式。

另外除了視頻之外,遊戲也是很重要的一點,而現在無論是PC遊戲還是家用主機遊戲,大多數原生都不支持杜比視界,雖然微軟的Xbox主機可以將HDR遊戲轉為杜比視界,但實際上效果和普通HDR10相比,也沒有明顯優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杜比視界更像是錦上添花的功能,而不是一個好電視一定要擁有的要素。

就我們自己的角度而言,購買電視的考量很多,有杜比視界當然好,如果沒有但電視的其他特性足以吸引用戶的興趣,那其實也是可以的。當然個人覺得如果購買一個通吃所有HDR格式的電視那是最佳選擇,比如松下、TCL、飛利浦都是HDR10、HDR10+以及杜比視界全支持;如果做不到的話,那麼有HDR10就是一個底線,在此之上大家更考慮自己的應用是什麼,如果是看看國內流媒體、看看足球直播或者玩玩遊戲的話,沒有杜比視界也無所謂。

杜比視界IQ是最佳HDR方案?至少用戶最省心

既然說到杜比視界,那麼就說說現在大家似乎都在吹的杜比視界IQ。簡單來說,杜比視界IQ這個模式,就是當視頻內容源採用杜比視界HDR格式的時候,杜比視界IQ可以保證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都能讓用戶獲得最佳的圖像。但如果說杜比視界IQ就是完美HDR方案,那不如說它是最省心的HDR模式。

其實最開始杜比視界沒有這麼多模式,到了現在我們會發現很多電視上擁有杜比視界動態、杜比視界柔和、杜比視界明亮以及杜比視界IQ等多種模式。動態模式就不多說了,這是廠商自己搞出來的玩意,就像普通的動態模式一樣,高亮度以及過於鮮艷的顏色,色准其實都不會好,但視覺衝擊力很強,大多數廠商沒有這個模式。杜比視界柔和模式(也有稱之為黑暗模式)則是色准最好的模式,但刻意將亮度調低,適合在黑暗環境下觀看;而杜比視界明亮模式則是將亮度調得相對更高一些,更適合在明亮環境下觀看。

之所以有這麼多模式,其實原理很簡單,那就是單一的圖像模式畫面雖然不會改變,但人眼會隨著環境亮度的改變,而對畫面感知出現變化。而杜比視界IQ模式的意義就在於它會根據房間的亮度來優化電視上的杜比視界內容。杜比視界IQ會使用電視內部的光傳感器,根據環境光線的條件來動態調整杜比視界畫面,讓用戶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能獲得相對統一且正確的畫面。

打個比方說,如果外部環境亮度太高,用戶就可能無法看清楚畫面的細節;如果外部環境亮度偏低,用戶可能就覺得畫面過於刺眼。而杜比視界IQ根據外面亮度進行調節,讓用戶始終獲得一個統一的觀感且不會丟失畫面細節。所以理論上來說,目前這種自適應的HDR模式,的確是用戶獲得最佳觀感的方案。另外三星和索尼有自己的自適應圖像模式,三星還有HDR10+的自適應模式,松下和索尼針對Netflix也有自適應模式,其實原理都差不多。

順便說一句,杜比視界視界IQ發展到現在又有了精確細節這一功能,今年的電視理論都應該支持,去年的電視LG高端產品可以支持,不過目前國內電視中只有TCL電視明確表明會在未來更新固件後支持。這個功能算是杜比視界IQ的加強版,實現的方式一樣,它會調整螢幕每個區域的亮度水平以繪製更多細節,提高清晰度和對比度水平,當然進步其實肉眼不會覺得非常明顯,畢竟技術發展到現在,一些微小的進步也是很難得的。

杜比視界IQ模式就很完美?並非如此

杜比視界IQ是2020年就發布的技術,那麼發展到現在,理論上應該是每家支持杜比視界的電視廠商都應該支持杜比視界IQ這個模式了,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三星就不用說了,就不支持杜比視界,但其他支持杜比視界的電視其實也並不是全部支持這個IQ模式,甚至一些只支持杜比視界不支持HDR10+格式的品牌也是如此,比如我們熟知的索尼。

最早支持杜比視界IQ的是松下和LG,目前海信、TCL以及很多國內外電視品牌也會支持。但很意外的是,索尼和飛利浦是很早就支持杜比視界的廠商,但現在也不會支持杜比視界IQ。其中飛利浦是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不想用杜比視界IQ,而索尼也更願意在不同的內容端上進行單獨的優化,至於是不是不願意多給杜比授權費用,那就不清楚了。

不過杜比視界IQ絕不是一個真正的完美模式,它的確很省心,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杜比有自己的一套算法邏輯在其中,而且一般廠商很難自己去規避這個邏輯。比如TCL和海信的電視,如果使用杜比視界IQ模式的話,那麼默認是開啟MEMC插幀功能的,這對於看電影來說並不見得是一個好事,我們曾就這個問題諮詢過TCL,TCL表示這是杜比視界IQ模式自己確定的,並不是廠商有意為之。

LG倒是通過一些其他辦法規避了這個邏輯,如果購買了LG的電視就會發現,觀看杜比視界片源的時候,其實沒有單獨明確的杜比視界IQ模式,當然LG是肯定支持的,在LG的杜比視界模式中,只要使用家庭影院模式並且打開實際上就是開啟了杜比視界IQ模式,同時還不會開啟MEMC模式。但是其他廠商的電視就不行了,用戶不喜歡插幀的話,那就只能選擇杜比視界柔和或者杜比視界明亮模式,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索尼和飛利浦不支持杜比視界IQ也不完全是個壞事,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當然如果不支持杜比視界IQ,那大機率是沒法支持杜比視界精確細節這一功能,國內TCL之前也宣布會在未來的固件中支持用戶自己在杜比視界IQ模式下調整MEMC,那個時候再加上杜比視界精確細節,那才算得上是完美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要完整體驗杜比視界IQ,可能用戶得購買TCL或者LG的電視了!

寫在最後

雖然只說了幾個問題,但是包含的內容還是不少,當然一些也是很主觀的說法,畢竟我們擁有LG、三星、索尼、TCL、松下和東芝等多款最新的電視,其實在HDR方面,如果不是刻意比較,我們很難在感知上認為有很大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其實認為HDR現在是剛需,但是把HDR分得這麼細,更多是廠商在商業上尋求的一些變化所導致。

最後要說的是,如果用戶購買電視或者看片的時候會將HDR這個看得相對重要,那麼我們建議更多還是可以考慮飛利浦、松下以及TCL這幾個品牌,道理很簡單——不偏科,什麼都支持,只不過國內松下和飛利浦都很難買到最新的型號,大公司中也就TCL中高端機型能做到HDR通吃,而且整體還算不錯。但是就像我們說的一樣,HDR並不帶代表一切,更不能完全代表畫質,把HDR以及相關的一切,看成是電視娛樂最重要的部分,至少我們不這樣認為。隨口說一句:今年我們認為最值得購買的OLED電視是國內三星S90Z,這貨不會支持杜比視界,但真心值得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dc0a556c8c5cd88f0ac4bccb09616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