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建言產業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發展職業教育 | 校友@兩會 (三)

2023-03-10     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

原標題:他們建言產業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優化、發展職業教育 | 校友@兩會 (三)

五道口兩會之聲

卷首語

全國兩會召開進行時,共有28位金融EMBA和金融CEO校友參加此次兩會,共商國事,為國家發展、民生改善建言獻策。我們將陸續推出兩會專題系列,分享參會校友在兩會上所提出的事關民生、國家發展的議案和觀點,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兩會動態,把握未來改革發展的方向。

劉偉: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活力

劉偉

全國政協委員

新疆君邦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營商環境的優化與改善,對民營經濟發展影響最大,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對營商環境敏感度最高。劉偉提出,國務院出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我國改善營商環境奠定了法治基礎,但在實踐和操作中,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多由政府職能部門牽頭,中小微企業參與度不高,降低了評價結果的可信度。

在今年兩會,他建議由國務院制定營商環境評價標準,並授權全國工商聯為評價實施主體,評價範圍向市場感知度最強的中小微企業傾斜。同時把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和改善作為對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考核內容,力促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

石聚彬:形成「六鏈同構」 促進食品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石聚彬

全國人大代表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為促進食品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更好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石聚彬建議:一是相關部門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鼓勵特色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轉向食品工業企業。二是鼓勵行業龍頭企業成為「鏈主」,統領研發機構、高校人才基金等,形成產業鏈、教育鏈、研發鏈、融合鏈、創業鏈、資金鍊等六鏈同構,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形成鏈路效應提升轉型質量。三是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重點圍繞原料、配方、生產工藝、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生產出更加符合市場發展趨勢的產品。四是加大政策向農業大省傾斜力度,發揮農業大省供應鏈、產業鏈資源優勢。

蘇華:讓職教學生升學有道、就業有門、創業有方

蘇華

全國政協委員

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四川省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務委員會副主任

蘇華建議發展職業教育,就是要讓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充分實現個人才幹增長和價值提升。要完善職教高考,擴大職教本科規模,打破技能人才成長的「天花板」,讓職教學生「升學有道,就業有門,創業有方」。

王斌:要給予中小企業切實有力的發展支持

王斌

全國政協委員

包頭市塞北機械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斌在提案《關於後疫情時代,有效助力中小微企業復甦和發展的建議》中提出要給予中小企業切實有力的發展支持。首先,繼續出台更多更加精準的財稅、金融、貨幣等惠企政策,延續為相關企業紓困解難效果明顯的階段性惠企政策;其次,通過出台相關法律法規和措施,著力解決中小微企業資金流問題,讓企業能夠運轉起來;第三,綜合運用宏觀調控經濟手段,有效激發市場活力,為中小微企業復甦和發展提供充足底氣。

此外,王斌還希望中小企業緊跟時代發展,勇於「牽手」人工智慧,為企業發展帶來全新機遇。一方面,健全技術創新與產品落地行業標準,制定示範性政策法規,建立多維度監管框架,助力中小企業用好人工智慧;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惠企和紓困幫扶力度,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的強鏈、 補鏈、固鏈、穩鏈,持續優化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的生態環境;同時培育『人工智慧+』復合型人才隊伍,積極搭建人工智慧一站式平台,引導人工智慧理論創新與實踐應用,形成中小企業技術升級與產業智能轉型循環互促新格局。

張春華:大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張春華

全國政協委員

深圳市工商聯主席

我國製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連續多年位居全球榜首。但在對比全球其他老牌製造強國,我國製造業仍有一段路要走。為此,張春華提交《大力支持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提案,建議支持在廣東及深圳開展樣本試點,打造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兩業深度融合」平台示範區。

來源:上海證券報、華夏時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中國經濟網、新浪財經

編輯:丹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cda0b57c4af199c4948b093874b93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