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作為父母,不僅僅擔心子女找不到對象,更擔心子女找錯了對象。
婚姻大事,稍有偏差,就可能引發離婚,甚至讓自己的兒女,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當然,我們又不能包辦婚姻,總是違逆兒女的心愿。
聰明的父母,會教會兒女很多找對象的道理,能夠更加準確識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要固執地認為,遇到家境好的家庭,吃穿不愁,工作不錯,車子豪華,就行了。也許人家貸款買房,是敗家的富二代呢。
與其在子女確定對象之後,父母提出反對意見,不如「授人以漁」。
古人留下三個成語,認真解讀一番,就是看人是否靠譜的方法。
01
「門當戶對」:看自身條件,能搭配什麼樣的對象。
《清平山堂話本》中說:「與二邊說合,門當戶對,結為姻眷。」
任何一種感情,都是雙向奔赴的,不是你認為行就對了。對方看不上你,就是死纏爛打,也沒有用。
我們的眼睛,習慣了朝外看,很少「內觀」。
遇到「高富帥」,不要馬上眼睛放光,要看看自己是否是「白富美」。
首先,說一說低配對象的壞處。
看過一個「雞群定律」:一隻仙鶴在雞群里混,一開始很驕傲,因為它鶴立雞群,後來很難受,因為雞要麼拖累它,要麼 一起啄它。
自己的條件很優越,但是喜歡上了窮小子,灰姑娘。本以為,可以跨越層次去愛。但是對方的認知太低,學識太少,一開口就鬧翻。三觀不合就來了。
你說去交通大學,他說去學開車吧?雞和鴨,怎麼聊天。
當然,還有家庭的財富多少,地位如何,你低配人家,是心有不甘的。憑什麼你總是倒貼?
然後,說一說高攀別人的壞處。
作為窮人,你要和富家女結婚,不是不可以。起碼你要未來可期,有發展潛力。
整天在家種地,養鴨子,和城裡的富家女一起過日子,不太協調。人家姑娘陪你幾天,還能忍耐,但是會忍耐一輩子嗎?
你總是高配誰,就一直要唯唯諾諾,這也是很難受的。
好夫妻,就是「我不差,你也不錯;你一般般,我很普通」,如以後成家了,一起奮鬥,並駕齊驅。
02
「一脈相承」:看父母的基因,傳承了什麼樣的人品。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我們也常常聽到這樣的口頭禪:「這個人,骨子裡就很壞;這人,從娘胎里就壞了。」
乍一聽,都是無厘頭的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父母很壞的人,也可能養育出好孩子,但是機率偏小。畢竟,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的未來,關係不容忽視。
詩人王維,一生只有一個妻子,在封建年代,也很不容易了。並且,還有很多人說,他拒絕了玉真公主的拋來的愛情。
當我們點贊王維的時候,更要看到他的家教情況。
《新唐書》中記載:「九歲知屬辭,與弟縉齊名,資孝友。」
很小的時候,其父親就過世了,家教的任務就落在母親一個人身上。
母親出生在「博陵崔氏」,沒有了丈夫之後,堅持拉扯孩子長大,而不是考慮改嫁。
雖然家庭不是很窮,但是送孩子讀書,引導孩子去科考,作為女子來說,是很不容易的。王維,還有弟弟王縉,都名垂青史。
不難發現,我們要找對象,既要看本人,還要看其父母。從父母的一生,可以捕捉到家教的情況,能夠知道婚姻的觀念。
父母動不動就鬧離婚,或者離婚之後,隨意二婚,兒戲一樣。子女是會耳濡目染的,婚姻觀念,難免會走眼。
連婚姻都當一場戲,就不要指望其他的人品了。
03
「同盤而食」:看兄弟姐妹相處的方式,互相做了什麼。
《魏書》里有這樣一句話:「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盤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還,亦有過中不食,忍飢相待。」
兄弟姐妹是一個飯桌上吃飯長大的人,若是以後走遠了,還會回來,一起團圓。
從現實看,很多家庭,老大沒有什麼出息,但是老二有出息。因而老大去了老二的公司,雖然沒有大出息,但也能混一碗飯吃,不會很糟糕。
若是找老大為對象,也能衣食無憂。這是託了老二的福氣。
兄弟姐妹的關係如何,對未來的小家庭,影響也是很大的。遇到蠻不講理的兄弟,什麼都斤斤計較,這日子也沒有辦法過。
尤其是農村,幾兄弟一起爭奪家庭財產,甚至比外人更狠毒。想來就未來渺茫。
多過問一下,看看對象的兄弟姐妹過得如何,有官職嗎?有財富嗎?有工廠嗎?有店鋪嗎?人品好不好,有沒有壞人的前科?
別以為,那是另外一家人,要知道這是牽扯在一起的家庭關係。
手足相幫,永遠勝過手足相殘。並且,這是躲不過的血緣。
04
一對小情侶,是衝著結婚去的,不是鬧著玩的。
結婚,不得不考慮雙方父母的家庭,兄弟姐妹的關係,還有個人的前程。綜合起來,就形成了婚姻的觀念。
不要因為幾朵玫瑰花,就滿心歡喜,把自己是誰都忘記了。花朵會凋謝,誓言會忘記,唯有持家的道理,未來的日子,源源不斷地湧來。
不求對方腰纏萬貫,只要對方三觀正,持家有道,賺錢有方。
好對象,年輕時,一起看流星雨。
好夫妻,變老時,一起扛住風雨。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