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斯堡:創設共生髮展的城市契約

2022-07-04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沃斯堡:創設共生髮展的城市契約

沃斯堡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第五大城市,於1849年建城,曾是美國西進運動的出發之地,擁有天然的浪漫情懷與創造基因。城市的現代文明建設打開了沃斯堡的國際視野,眾多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在此留下傑作,獨特的、開創式的建築使沃斯堡聞名於世。這其中既有側重功能、結構、材料或技術的公共建築,也有在自然與人文景觀中尋找支點的城市公園。在文化內質與經濟體量的平衡中,沃斯堡以宜居之地的姿態,建造著一座更好的城市。

沃斯堡科學與歷史博物館

西部開始的地方

特殊的地理和歷史使沃斯堡具有迷人的氣質,有西部的張揚卻不狂野,有東部的紳士卻不精明,這種氣質和精神在沃斯堡畜牧場歷史街區(Stockyards)延續至今。尋著街區內46座歷史建築,從磚砌馬路到木製畜欄,每一寸土地都在講述著沃斯堡牛仔的拓荒故事。如今這些建築都已改造成特色濃郁的娛樂購物場所和具有牛仔靈魂的酒館,隨處可見的懷舊字體與商業招牌散發著「牛城」特有的粗獷藝術氣息。街區內定期的文化藝術活動和牛仔競技表演,讓老城散發著新活力,成為市民休閒生活的狂歡地和國際遊客的打卡地。

沃斯堡天際線的想像

19世紀以來,土地變得金貴,樓建得越來越高,建築師開始思考商業與藝術的關係。很快,沒有一個北美城市不用鋼材和玻璃建造摩天樓,以作為經濟實力的象徵。城市的天際線有了新定義,在放射現代文明光芒的同時也呈現出城市節奏及其社會現實。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保羅·魯道夫(PaulRudolph, 1918-1997)設計的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雙子塔,作為沃斯堡天際線上的兩顆明珠彰顯著城市的自信與力量。

沃斯堡科學與歷史博物館

173米高的伯內特廣場(Burnett Plaza)是沃斯堡最高的建築,方格窗戶布滿整座辦公樓,成為摩天樓鏡面反射的調和劑,內部電梯井的布局轉譯成階梯狀的西牆外立面,釋放出集團主義建築少有的含蓄的張力。黑石酒店(Blackstone Hotel, FortWorth)間斷經營了近百年,入駐過多位美國總統和影視明星。通體的赤色陶土質感以及裝飾主義風格的樓頂設計,使這座摩天樓散發著可貴的溫情與浪漫氣質。這些直抵雲霄的建築目睹了沃斯堡市的興起,也作為早期現代主義建築的經典讓沃斯堡的天際線充滿記憶和想像。

文化區里的沃斯堡

位於市中心的沃斯堡文化區坐擁數座全球聞名的公共建築。較早建成的是由菲利普·詹森(PhilipJohnson, 1906-2005)設計的阿蒙卡特美國藝術博物館。六根錐形柱撐起博物館巨大的門廊,門前 的草 地 和 廣場成為沃 斯 堡市民的聚 集 地,此處位於文化區的最高點,也是欣賞沃斯堡天際線的絕佳地。毗鄰的金貝爾美術館在建造時為了不遮擋阿蒙卡特博物館的視野,設定高度不超過12米。決策者與建築師在建築融入城市的理念上達成默契。

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

金貝爾美術館由路易斯·康(Louis Kahn, 1901-1974)設計,是一座不會壓制藝術品和觀眾的規模適中的建築。路易斯·康是現代主義粗野派的建築大師,善於將材料、形式和功能進行原生表達,通過極少的裝飾,精心暴露的結構,達到一種非凡的純凈感。金貝爾美術館由16個平行的拱頂空間組成,對稱分布在三翼,每個翼的最前排是一個供觀眾散步和思考的長廊,其結構與後排的展館完全一致,三面通透,用來說明建築是如何建造的,被路易斯·康比喻為「建築外的一件雕塑」。美術館將自然光由拱頂引入室內,經過反光板投在銀灰色的天花板上,營造出純粹的藝術氛圍,這一建築史上首創的天窗系統為美術館和沃斯堡贏得無數讚譽。

2013年,金貝爾美術館完成擴建,新館由巴黎蓬皮杜中心的設計者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並以其名字命名。皮亞諾未在主館建築上做任何增項,而是在林蔭草地的另一側設計了一座新建築。新館在自然採光、三翼結構、平行構成與長廊體量上和主館相呼應,內在理念不謀而合,而在玻璃和金屬材料以及技術質感上又自成體系。皮阿諾館的建設猶如沃斯堡城市發展的一個小小縮影,體現了這座城市在繼承與革新中所秉持的原則與態度。

金貝爾美術館

由安藤中雄設計的沃斯堡現代藝術博物館是文化區內的地標建築。安藤中雄認為建築可以改變城市,改造社會。他強調建築關注身體的體驗,呈現場地的態度。博物館的設計首先從外部的水池和環境展開,五座平頂的箱體建築平行排列,落地玻璃與水池倒影交相輝映。室內隨處可見的天井,夾在玻璃和混凝土之間,用於過渡展廳空間,緩和展覽節奏。博物館通過多元的策展和出版,伴隨各種教育計劃,已成為城市傳播和推廣現代藝術的磁場。

沃斯堡科學和歷史博物館是文化區內最近落成的公共文化建築,由建築師里卡多·萊戈雷塔(Ricardo Legorreta)和吉迪恩·托爾(GideonToal)聯合設計。博 物館在設計之初就承受著無形壓力:與眾多建築大師的作品為鄰,這該是一座什麼樣的博物館?如何能融入這個集合而又突顯個性?里卡多·萊戈雷塔給出答案:「建築師必須關注建造更好的城市而不是孤立的紀念碑。」

沃斯堡的街頭塗鴉藝術

建在城市與自然之間沃斯堡流水花園是這座城市的名片,由菲利普·詹森和約翰·伯奇設計。花園包括三個水池:被柏樹和高牆環繞的靜思水池,橡樹下燈光映襯的噴花水池,以及建在梯田小丘谷底的流動水池。在喧鬧的都市中,這裡圍合成一方田園、自然、城市、流 水共生的樂園,供 人們休息、行 走、冥想和聆聽,使人身心沉浸於一片「混凝土叢林中的清涼綠洲」中。流水花園不是任性的自然景觀的堆砌,亦不是打著平等自由旗號的人工環境的拼合,它是沃斯堡將自然介入城市、提升人們生活體驗的探索與創造。30號洲際公路為流水公園改道,毗鄰的蘭開斯特大道重新美化和開發。一座小小的公園成為牽動城市規劃的神經末梢。

從西部牧場的浪漫到天際線的執著,從文化區的審慎到流水花園的抒情,沃斯堡用有機發展的智慧融合著其獨特的歷史傳統、文化藝術和自然生態。沃斯堡將共生美學融入城市建設。可持續成為沃斯堡公共建築的共識,整座城像一個完整的生命系統,日光晝進,柔光夜出,滋養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溫潤每一位市民的心靈。(編輯:張倩倩)

文 Article / 趙沅灃 Zhao Yuan Feng

圖 Pictures / 本刊編輯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afd6d36254730b3dd7e8f23c1d2b8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