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泗溪北澗橋,在千年烏桕紅葉的映襯下,生動美麗,值得打卡

2023-11-16     陳美輝

原標題:初冬的泗溪北澗橋,在千年烏桕紅葉的映襯下,生動美麗,值得打卡

初冬的陽光暖暖的,風是徐徐的,想與你漫步在小溪旁,山林間,鄉間的小路上……

多年後,再想起你,想起曾經一起穿過的小街、奔跑的小徑、爬過的山……好像讓時光能夠多停留在那個美好的年華里。

對於成長的地方,每個人都會有值得說的故事。

成長是伴著煩惱的……

成長中一起玩耍的小夥伴們,早已各奔東西。那為數不多的老友再聚在一起時,時常會感慨著,回味著。雖說已是中年的油膩的樣子,但是每每相聚,透過聲音的穿梭機,每個人都如同回到了那時候。儘管歲月在我們身上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在人生中也經歷了一些悲歡離合,緣分讓我們相聚後,彼此的印象很多還是停留在那些年。當喜歡回憶,意味著我們的青春已慢慢走遠。

我們都是廊橋邊成長的娃。在中國廊橋之鄉泰順,諸多的廊橋中,印象最深的當屬薛宅橋,那時在橋旁有塊空地,時不時有集市。勤勞的爸媽,很能幹,我記事起,家裡開百貨、服裝等,更早些,媽媽是做衣服的。我還比較小的時候,家裡開布店。爸爸由於是在供銷社工作,他的狀態相對來說要懂得享受些。記得那年,媽媽在這裡擺攤賣布料,那剪刀一划,齊齊地,據媽媽說年輕時她的計算能力很強。他們在這裡擺攤,我們會到薛宅橋上玩耍,小夥伴們一起你追我趕。

有個小學同學麗,她家就在薛宅,她家後門有顆橄欖樹,我們時常會到她家玩耍,記憶中的小橄欖味道很好。

在這裡,還有家敬老院,每年的正月,爸媽都會帶我們到這來吃一頓素食,不知是初二還是初三。

我在泰三中讀了一年初中,我從燕水路來,到學校有兩條路,一條從營崗店街進來,一條就是經薛宅,過薛宅橋。我喜歡走後面這條路,每每奔跑著上橋,再俯衝著下橋。橋下的碇步旁原來有個水池,夏天時,好多小男孩光著身子游泳,我很羨慕。但是媽媽總不讓我下水,如今我還是個旱鴨子。

以前三魁鎮是必經之路,屬於交通要道,後來路越來越好,這裡漸漸變得偏了些。

在泰一中讀完初二初三,高中三年後,到了溫師院讀了大學。每次回來,也想著到三魁走走,但是走得還是比較少,因為後來家裡搬到了羅陽。

每次回羅陽,那時是58省道,都會經過泗溪鎮,於是,在這個中間站,都會停留會,走走北澗橋。因此,北澗橋是我停留最多的,記錄最多的廊橋。不知不覺間,記錄了好多好多年。

景泰皇帝賜縣名「泰順」,寓意「國泰民安、人心歸順」。泰順現存各類橋樑970多座,古廊橋33座,15座古廊橋和「仕水矴步」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泰順又被譽為千橋之鄉。一座座橋承載著一代代人的一個個故事。

這15座國保廊橋,有5座在泗溪鎮。每一座橋都有不同的特點,其中北澗橋,是來泰順的你必打卡的。你若來,還可打卡下與北澗橋相隔百米的溪東橋。北澗橋、溪東橋,泗溪姊妹橋,被譽為「世界最美廊橋」。

那些年不知泰順的廊橋這麼出名,伴著成長的太熟悉了。有一年秋天到北澗橋,看著烏桕紅葉覺得太美了,那時也不知這一對古樹都上千年了。

在一個個春夏秋冬中,記錄著一段段廊橋時光;

在日出日落間,在光影間灑下逐夢的身影;

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經歷過的每件事,成就了此刻的你我。

與之前不同的是,我們腳下的路越來越寬,因為我們的視野越來越闊,而內心更加的從容與堅定。

雖說屬於我們的人生歲月是短暫的,堅持做一件值得的事,一年、兩年、三年……量變的威力是無窮的。

在美麗山城泰順,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在這的人們是熱情好客的。美麗小鎮泗溪也越來越美,而我們在這,一起守護廊橋,譜寫一段段廊橋故事。泰順歡迎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98d7b7e2f99fda0a2768effafcb76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