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台灣GDP排全國第七

2022-08-03     中工招商網

原標題:今年上半年,台灣GDP排全國第七

台灣省,簡稱「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瀕東海,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由中國第一大島台灣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組成。

台灣省陸地總面積3.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海南省陸地面積。行政區劃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6個台灣當局「直轄市」,基隆、新竹、嘉義3個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台東、花蓮、宜蘭、澎湖、金門、連江(馬祖)13個縣。

根據台灣地區有關主管部門統計,台灣省人口總數為2356.12萬人(2020年,含福建省的金門馬祖),主要分為四大族群——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少數民族(高山族)。

台灣有約97%的人口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漢族,約2%則是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少數民族(中國政府統稱高山族),約1%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大陸和港澳配偶及外籍配偶。

28年前台灣GDP占大陸45%,如今占4.4%

過去提到台灣,都會加上「寶島」兩個字。主要是因為台灣先於大陸取得快速發展,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從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成為亞洲經濟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到了90年代中期,台灣省GDP一度接近大陸GDP的一半,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值得稱讚。

台灣2021年GDP,在全國排第八名

在半導體、電子設備等高新技術產業的助益下,台灣省去年的經濟成績十分亮眼。2021年台灣的GDP總量為216493.88億新台幣,換算人民幣達到了49985億元,距離5萬億大關只是「一步之遙」,排名全國第八,占大陸的比重約為4.4%。

今年上半年,台灣GDP排全國第七

在今年上半年中,我國台灣省GDP達到了111028.76億新台幣,也就是25077億元人民幣。上漲幅度相較於此前達到了3.11%。這樣的漲幅已經超過了我國大陸地區的GDP漲幅。

根據上半年我國各省的GDP表現可以看出,台灣省的GDP表現可以排在四川省和福建省之間,也就是全國第7位。

台灣人均GDP為大陸2.6倍

台灣省的人均GDP數據,同樣也十分強悍。2021年台灣省的人均GDP高達3.29萬美元,而我國大陸去年的人均GDP數據是1.25萬美元,大陸地區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是北京,其人均GDP為2.85萬美元。

為什麼總覺得台灣發展慢?

90年代起,台灣步入低增長時期,不少年份的增長只有1%和2%,甚至出現過負增長。

但在2016年之後,台灣經濟重拾增長。雖然增速達不到曾經的兩位數,但放眼全球,台灣這一時期的表現是非常突出的(世界第七)。2020年,台灣GDP逆勢增長2.98%,全球第五。去年6.28%的表現,也創下了台灣近十年來的記錄。

不過,儘管如此,大陸同期的表現更加亮眼。改革開放40年,年均增幅近10%,GDP總量增加80多倍。1994年,按照IMF的統計,台灣地區的GDP相當於大陸的45%。到了2021年,台灣的經濟總量已經不足大陸的4.4%。

台灣有個媒體人說,90年代台灣是和整個大陸比,後來漸漸變成和一個省比,現在的台灣只能對比一座城市。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和世界其它地區比,台灣過去30年的增長並不慢,但和大陸相比,速度還不夠快,這可能造成了大陸民眾對台灣經濟評價的失衡。

台灣省四大王牌產業

這幾年,台灣經濟之所以強勢,學者們的共識是主要得益於半導體行業的突飛猛進。全球晶片的持續短缺,讓台灣的半導體和電子代工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收益。

數據顯示,2021年台灣相關領域的產值增長了26.7%。以龍頭企業台積電為例,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4%,凈利潤率38%(蘋果為26%),位居世界500強之首。

2021年,台灣地區半導體產業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62%,是世界第一,封裝測試市占61.5%,也是世界第一,IC設計市占24.3%,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在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與新冠疫情肆虐導致全球極度缺芯的情況下,台灣成為被一眾半導體業者圍繞的無敵科技島。

代表公司:台積電、聯發科、聯電、日月光、矽品、奇景光電、聯詠、瑞昱、力晶、華亞科、南亞科。

除了半導體產業,台灣還有這三大產業也是世界聞名。

1、電子製造業

提起中國台灣的製造業,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電子製造業。代表公司包括鴻海精密、英業達、和碩聯合、仁寶電腦、廣達電腦、緯創資通、佳世達科技等。這些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 電子組裝)廠商,大多數以電子產品的生產製造為主要業務,屬於勞動密集型企業,但他們的管理水平卻一點不低。比如英業達,它的工廠能實現24*7天的開發流程、全方位的軟硬系統整合、具有彈性的接單生產(BTO)、在地化的顧客化生產(CTO)等。

前十大廠商中有4家是來自台灣,包括鴻海、和碩、緯創資通以及新金寶集團,台灣企業電子合約製造,以金額計算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75%(約合3100億美元)。台灣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科技產品製造業聚落。

2、精密機械

在精密機械領域,工具機被稱為「工業母機」。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就已經與德國、日本、義大利等並稱為世界「四大工具機」製造基地。美國的矽谷聞名於世,而台灣也有一條「谷」,有人將其稱為「精密機械黃金谷」——這條「谷」就是有眾多工具機企業集聚的大台中地區。資料顯示,台灣工具機行業上、中、下游的廠商數量近2000家,其中近九成集中在大台中地區,這一區域的單位面積產值甚至名列全球第一。友嘉工具機、上銀科技、遠東機械,東台精機等都坐落於此。

台灣的精密機械主要包括數控工具機,磨床,加工中心,攻牙機,製鞋機等各種工業加工機械以及其配件,零部件製造。

3.顯示技術

這裡主要指得是TFT-LCD面板。台灣具備全球最完整的TFT-LCD面板技術,包含oled、LTPS、IGZO、ALCD、IPS、MVA、量子點廣色域、曲面屏,4K面板、8K面板、柔性顯示器等技術一應俱全。

全球前五大面板製造商,台灣占據兩席:群創光電,友達光電。兩者市場占有率合計達35%左右,僅次於韓國LGD和Samsung合計的45%。同時台灣元太科技還是全球最大的墨水屏製造商。此外台灣另一家顯示面板商中華映管和翰宇彩晶兩家公司也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7310ce41b4151899ea47e9f4c46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