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先生:養殖戶如何選擇最佳補欄時機,保證利潤最大化?

2019-09-12     蛋先生工作室

聲明:原創文章,轉載或部分引用,請標明原作者「蛋先生姚瑋」和文章來源「蛋先生工作室」,否則視為侵權,必追究!(轉載者請勿刪除該聲明)

近期蛋價走勢綜述

9月11日星期三,全國蛋價的走勢不錯,多地止跌企穩跌,其中主產區均價4.98元,比周二跌0.05元,跌幅縮小,粉蛋區全面企穩,紅蛋區有穩有跌,整體情況比昨天明顯改善。主銷區均價5.34元,比昨天跌0.04元,北京和上海主流價格繼續下跌,但北京大洋路上午就銷售一空;廣東市場相對強勢,東莞和廣州同步上漲,東莞白天走貨不錯,截止下午5點,剩車4台左右,均為半車。

蛋先生工作室9月11日數據

根據今天各地的走貨情況,個人預計未來幾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止跌企穩主,結束連續多日以來大幅下跌。蛋價之所以能夠止跌企穩,重要原因在於各環節沒有庫存,望養殖戶們繼續保持低庫存經營,有貨就使勁出,不要試圖去囤貨賭漲,雖然我個人不排除9月還有小反彈的可能性,但畢竟雞蛋供應量也在緩慢增長,囤貨始終有風險。

這樣的高價,穩住了或者緩慢小跌,都是勝利,真的反彈點則是意外之喜,如果大夥去囤貨,搞不好蛋價又是心驚動魄的上躥下跳。


合適補欄最佳?

養殖戶(企業)如何選擇最佳的補欄時機?地區不同,規模不一,經營模式各異,不能一概論之。有的雞場自產自銷,不論蛋價高低,都不能斷貨,老雞還沒淘,小雞已經上籠了。規模化企業不但要考慮未來行情,還要兼顧企業經營狀況,因為存在銀行利息、員工開支等,不能輕易空欄。而多數散戶則相對主動,可以靈活選擇補欄時機,這是散戶的優勢之一,要充分利用。

蛋先生認為對散戶而言,在選擇補欄時機,要遵循兩個「最大化」原則:

1,儘可能讓產蛋高峰期與消費旺季重合,保證雞蛋期入最大化;

2,儘可能把淘雞安排在中秋或春節前夕,保證老母雞收入最大化。

來年行情到底怎麼樣,沒人能準確預測,更別說蛋先生這種扯蛋磚家,

但我們能基本確定,每年2-4月是蛋價的低迷期,每年7-9月和春節前夕是消費旺季;而中秋節或春節前夕淘雞價一般高於平時。按照兩個「最大化」原則,蛋先生認為散戶最佳育雛時機為以下兩個時間段:

1,今年陽曆8-9月 2019年12月或2020年1月開產,2020年12月或2021年1月滿500天。

缺點:無法避開2020年2-4月的低迷期;

優點:可享受2020年7-9月的中秋和春節兩個旺季,2021年春節在2月,延持個把月,老雞在春節前淘,能買個好價錢。

2,明年陽曆2-3月:2020年6月或7月開產,2021年6月或7月滿500天。

缺點:無法避開後年2-4月的低迷期;

優點:產蛋期跨越明年中秋和春節,如果雞養得好,延遲兩個月還可以抓住後年的中秋備貨,享受三個消費旺季,保證雞蛋收入最大化。而且趕在後年中秋前淘雞,老雞能買個好價錢。

相對而言,個人更傾向於第二種方案。


在選擇補欄時機時,要兼顧雞蛋收入最大化和老雞收入最大化,要儘量主動延淘,而不是被動提前淘汰。舉兩個反例:

1,今年陽曆11-12月育雛,則明年3-4月開產,雖然也能享受明年中秋和春節兩個旺季,但過了春節才滿500天,正月和臘月淘雞價不在一個檔次,只能在趕在臘月提前淘汰。一批雞下來,少了2-3個月的雞蛋收入,整體效益無法與陽曆8-9月育雛相比。

2,明年陽曆4-5育雛,則明年8-9月還沒進入產蛋高峰,無法充分享受明年的中秋旺季,比2-3育雛稍差。

以上為蛋先生個人經驗,每個雞場經營狀況不同,每年的實際行情各異,原則都是兩個「最大化」,具體操作則不能照搬,只能借鑑。

(完)蛋先生 2019年9月12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6LoI20BJleJMoPMAE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