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浙江省衢州市兩級法院立足職能、提前謀劃,盯緊盯牢企業復工復產難點、痛點,從機制、服務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供司法護航,積極主動幫助和支持企業渡過難關,維護經濟健康運行和社會大局穩定。
組團聯企按下「快進鍵」
2月28日,在浙江嘉德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內,多條氨水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行,成品正裝車準備發往生產抗疫物資的製藥廠。
「多虧了法院的幫忙,讓我們能及時復工。」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因為屬地管理信息不對稱未能及時復工,他便向上門走訪的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危輝星作了反映。危輝星當即聯繫相關部門負責人一同現場辦公,核實該公司符合復工條件後,當場協調得以復工。
防疫期間,衢州全市法院靈活運用電話、釘釘、走訪等線上線下方式開展「組團聯企」活動,及時了解企業司法需求,分析研判企業治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風險防範建議。
江山市人民法院按照「院領導+中層幹部」模式劃分聯繫區片,常山縣人民法院組建了6個涉企服務臨時黨小組,衢江區人民法院選派5名法官擔任包企幫辦專員,深入轄區企業問需求、解難題、促發展,幫助企業快速進入正常發展軌道。
聚焦需求添足「動力源」
2月27日,衢州普星燃機熱電有限公司通過柯城區人民法院的「法企直通車」機制,預約到了46本《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復工復產法律問題實務操作手冊》。
「在疫情防控期間遇到法律糾紛怎麼辦?」針對這一企業主普遍關心的問題,衢州全市法院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主動延伸法律服務、便民服務,引導企業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
龍游縣人民法院通過視頻連線、電話聯繫、釘釘、微信群等形式,搜集企業復工復產的相關法律問題,梳理彙編涉合同履行、勞動用工、刑事犯罪以及糾紛解決程序等4方面內容31條,受到廣大企業主歡迎。
開化縣人民法院在審理一家醫藥公司破產重整案中,創新「託管經營+重整競標」同步推進模式,幫助公司23家門店及時恢復經營,為當地群眾平價供應防疫口罩等物資提供便利。
審執加速充實「資金鍊」
2月18日,衢州中院通過移動微法院「雲開庭」審理了布法羅公司訴浙江瑞輝公司國際貿易糾紛案,庭後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在線調解,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承諾在一個月內返還貨款。
這起國際貿易糾紛不到2個小時就圓滿解決,既有效地避免了人員流動、聚集可能引發的疫情擴散風險,又平等地保護了中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2月11日,衢州中院就出台了為防控疫情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16條意見,要求全市法院通過移動微法院等線上辦公辦案平台,開闢涉企立審執「綠色通道」,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確保審判執行工作不停歇、不打烊。
「這筆錢到位後,大大保障了公司的流動資金需求!」2月28日下午,江山某紙業公司代理律師顧水榮在移動微法院上提交了結案手續,確認涉案的40.5萬元貨款全部執行完畢。
此前,承辦該案的江山市法院執行局副局長毛卓淵通過電話、移動微法院等聯繫,並在線採取了限制高消費等措施,最終督促在江西省上饒市的被執行人付清了拖欠的貨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1N69nABrZ4kL1Viij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