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炎炎夏日,很多市民選擇在天然河湖水域開展游泳、槳板等水上活動。北京正值汛期,看似平靜的水面實則暗藏危機。
在河道里游泳有哪些風險?
如何防範溺水等事故的發生?
6月21日,市水務部門工作人員在天然河湖裡進行了體驗,提醒市民朋友提高風險意識,選擇安全水域開展親水活動。
朱子良在北護城河河道內體驗游野泳/記者拍攝
開閘放水時
體重200斤在河道中也只能隨波逐流
在德勝門附近的北護城河裡,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北環管理所的朱子良穿戴著救生衣,站在河道里。距離他所在位置200米處就是松林節制閘,隨著閘門開啟放水,河道中水流速度從0.2米秒逐漸增加到1.6米每秒,身高1米83、200多斤的朱子良從開始的穩如泰山,到身體逐漸晃動,最終被沖得站不穩不斷後退。
北護城河松林節制閘開閘放水/記者拍攝
河道水流速度加大/記者拍攝
水流不斷衝擊朱子良/記者拍攝
朱子良說:「我本身也是會游泳的,但是在水中已經是完全沒辦法站立了,會隨著水流被衝到很遠的地方。加上河道里有一些淤泥、石子,還有水生植物的干擾,人在水中還是比較危險的。感覺到有一些胸悶,水會不斷拍打身體,游是根本就游不動,只能被水帶著往下走,感覺到一些恐懼。」
隨著6月汛期到來,降雨逐漸頻繁。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北環管理所副所長鬍煉介紹,像北護城河這樣的河道承擔著行洪功能,遇到開閘放水,或者短時強降雨,河道內水位會迅速上升,這時候游泳就變得風險重重。
胡煉說,當汛期或上游強降雨需要景觀河道進行行洪的時候,1.6米每秒只是一個常量,很多時候比這個量更大,流量曾經達到過40立方米每秒,那麼在河道游泳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容易造成游泳者受力過大,把他沖走的危險。所以在這兒也呼籲,日常過程中在河邊遊玩要文明親水,特別雨後,呼籲市民儘可能不要野泳,當你發現危險來臨的時候,有可能你已經身處在危險之中了。
昆玉河岸邊警示標語/記者拍攝
河道巡查人員在岸邊放置救生圈/受訪者供圖
市城市河湖管理處北環管理所所長侯燕峰表示,近期天氣炎熱,河道里的游泳者逐漸多起來,管理所在河道範圍內設置了很多提示牌和救生設施,對河道都加密了巡查頻次。「6個水文站,每天都會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巡查,每個站都有人負責河道的巡查跟維護。遇到降雨和一些比較重要的時段,就是夜間也要進行巡查,特別是雨後,對河道的沖刷,還有一些積水、樹木的情況都進行巡查,遇到河道內游泳、釣魚的,就進行清勸,防止他們出現安全問題。」
親水娛樂選擇正規場所
結伴而行、注意觀察天氣
近幾年的夏天,皮划艇、槳板等水上運動在京城十分火爆。在八一湖,朱子良化身初學者,也體驗了一次玩槳板落水的驚險過程。在教練的指導下,他最終重新回到槳板上,但幾乎已經精疲力盡。「落水之後第一時間想到要把槳板拉回來,第一次經驗不足沒有成功,第二次雖然說爬上了槳板,但是體力消耗還是十分巨大的,上去了以後,趴在板上喘粗氣,才能接著跪在槳板上,然後順利劃回來。所以在此還是提醒廣大的市民朋友們,一定要在正規的場所有教練的指導跟看護下進行遊玩,以免發生一個人體力不支或者受傷,沒人知道沒人救援的情況。」
八一湖/記者拍攝
朱子良落水/記者拍攝
八一湖樂航水上運動基地總教練劉寬呼籲,槳板、皮划艇這些運動要在有專業救援的安全水域遊玩。建議大家要結伴而行,發生了你身體突然間不適的情況下,你的另外一個槳友可以第一時間求助,幫助你減少溺亡的風險。同時建議大家不光要看天氣預報,還要時時刻刻刷新當日的天氣現場的情況,要有一個風險防範意識。
市民在河道內玩槳板/記者拍攝
法律人士提醒,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在天然河湖這種未知水域進行水上活動,如果出現意外事故,可能面臨後果自負的局面。建議市民到正規經營場所游泳戲水,清涼消暑的同時,也能確保自身安全。
炎炎夏日裡親水消暑要謹慎
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擅自下水施救
轉發
一起平安度夏天
內容來源:北京交通廣播記者 王琛琛 、孫媛
編輯:劉慧明
值班主編:彭菲
監製: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