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約化 文旅系列化——大名縣騰飛之路初探

2019-07-24     大名信息港

土地集約化 文旅系列化——大名縣騰飛之路初探

作者:曲冰

2019年7月8日至9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組織到河北邯鄲大名縣調研,作為退休人,我有幸參加此活動,有感及建議如下,供參考。

一、現狀

大名縣建制於漢朝,在2200多年盛衰史中曾兩次為國都,七次為陪都,史稱「北京大名府」。大名縣興衰與水有關聯:隋唐開鑿大運河永濟渠(今衛河),大名縣因漕運而興;明朝因洪水而毀城;民國因邯鄲西鐵路興漕運衰而衰。

大名縣經濟基礎相對薄弱: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128.9億元,財政收入7.87億元,城鎮、農村人均收入分別為29305元、13618元。1994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定貧困縣,2012年再次被國務院列入新一輪國家扶貧規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定點幫扶,資環所吳平同志掛職大名縣委常委、副縣長。

2014年全縣共有貧困人口36244戶,118068人,貧困發生率17.1%。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扶貧戰略指引下,在省、市、縣、鄉各級政府及定點幫扶單位努力下,全縣人民苦幹實幹,打好脫貧攻堅戰。目前全縣未脫貧人口已降至1984戶5797人,貧困發生率0.77%。經省、市驗收、檢查評估、社會公示等程序,大名縣2019年5月5日正式摘掉戴了近30年的貧困縣帽子。

二、問題

1.農業大縣,但土地經營分散,不利於現代農業發展

農村人民公社體制後,實行「大包干」將土地分配到農民各家,對解決當時農村生產出工不出力、吃大鍋飯弊端、調動農民積極性起到了很好作用,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不可否認。

但摘掉貧困帽後的大名縣,面臨進一步鄉村振興發展,現在是一家一戶經營模式,在我們入村入戶調研中,發現一般家庭一人約一畝土地,一戶共有約4畝地。


萬北村村民董吉成家

董家家庭人口4人,耕地4畝。在這種情況下,各家有自己的種植計劃,不同的種植品種和種植時間,使用的化肥農藥也可能因此不同,更不可能各家為自己的3、4畝地購買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因此,當前這種模式還是小農經濟階段,土地分散經營,阻礙生產力發展,土地利用率低,是阻礙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問題。

2.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但需大力宣傳並形成系列化

我到大名縣前,對大名縣孤陋寡聞,只停留在「大名府小磨香油」 印象,可能是我個人原因,但當同去的多位見多識廣同事得知一個普通縣居然有3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名府故城」、「五禮記碑」、「大名天主堂」),並站在天主堂前仰望高聳塔尖驚嘆不已紛紛高舉手機拍照時,大名縣旅遊對外宣傳是否需再加強些?京津冀一體化,北京與大名縣很近,可見其它省市對大名縣了解會更少了。大名縣有宋代大名府故城遺址和明清大名府古城,現古城城牆格局四四方方,東南西北4座城樓。




柳公權的「五禮記碑」更是少見的珍品,再加上鄧麗君鄧氏祖居,是一組重要的歷史遺蹟旅遊資源。

大名縣紅色旅遊資源也不少,大名七師是「直南一個革命策源地」(薄一波題)



直南一個革命策源地 薄一波題

一個縣城的直隸省立第七師範紀念館做的很有水平,「策源地」主題鮮明,文字、照片、實物史料豐富,尤其歷史文物陳列中的長槍、短槍品種,在北京一些國家級大博物館中都少見。

周總理1966年視察大名縣時住地(不住傳教士小洋樓,與工作人員同住平房同甘共苦,不搞特殊,至今傳為佳話),到前桑圈村訪貧問苦鼓勵抗旱等建築、照片、資料、實物保存完好(包括傳教士小洋樓陳列品中舊時代壁爐、老式留聲機和手風琴等)。

這是一組紅色旅遊資源。

大名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賢哲名人輩出,新朝皇帝王莽、唐代宰相狄仁傑、及歐陽修、寇準、包拯等都曾在此為官,再加上豐富的旅遊景點,在一些其它縣看,是不可得的、不能複製的得天獨厚資源,通過這些資源和題材可大做文章,但是宣傳不夠,外邊人知曉率低。

三、建議

1.實行土地集約化經營,向農業現代化邁進

(1)農民土地入股,成立農工商合作社或公司

不同於五十年代的初級社、高級社及人民公社,入股的農民按入股土地多少占相應的固定股份及年終分紅,土地入股後的農民在合作社參加勞動再加按勞取酬收入,即實行股份分紅和按勞取酬相結合。

集中起來的土地誰來經營管理和用來做什麼才能產生最大經濟效益,並保證年終土地入股農民分紅是最大問題,否則這種模式再好也無生命力,不可複製,不能推廣。

在調研中了解到,近年來通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黨支部戰鬥堡壘得到鞏固加強,岳莊村黨支部組建村民議事廳,與村民共商生產大事,民主和集中使決策正確且實施起來接地氣,黨支部成為村中經濟發展帶頭人。

在產業選擇上,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已積累了豐富經驗,他們會根據各村土壤結構不同、鹽鹼化程度不同來選擇種植品種,如:沙質土壤地的村多數種山藥、花生,腐殖土壤地的村多數種蔬菜等。因此產業選擇要因地制宜,每個村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及市場需求發展自己村的拳頭產品,形成花生、山藥、芝麻、蔬菜、小麥、玉米、果樹等專業合作社,將產業做精做大,打出品牌,並逐步發展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如:以種植芝麻為主的合作社,精心將芝麻加工香油、芝麻醬,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捨我其誰,依託大名府香油歷史品牌資源,形成產供銷一體化,打到外省市。

(2)以種糧大戶家庭農場模式集中土地耕種

選擇當地有能力、有信譽、有實力的莊稼把式,連片承包農民小塊零散土地,以家庭農場模式實行機械化連片耕種,當地政府協助在貸款、農機、種子、化肥、設備等方面給予扶持,並要求農場主上農業保險,以確保原有土地農民每年基本收益。

(3)不適合農業種植的貧瘠土地連片開發產業園區

實施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引進像正大飼料一類的企業,或高科技企業,或勞動密集型企業(解決當地農民家門口就業),杜絕污染企業進大名縣。在大名縣期間,已同吳平商定,近期一起到科技部農村中心拜訪,看看能否爭取一些項目、資金、科技政策。大名縣對國家有關部委辦可主動溝通,長期保持聯繫,但不要指望一去就能拿回大筆資金。

2、突出大名文化旅旅歷史、紅色兩系列,對外加大宣傳推介

(1)歷史系列

有人將旅遊業比作無煙工業,相對工業投入要小得多,見效快。大名縣文化旅遊可打的牌不少,史稱「北京大名府」有據可查,這個名稱本身就很吸引眼球,以此為題目拉出一條歷史系列旅遊線,串起「大名府故城」「五禮記碑」「大名天主堂」3個國家級重點文物單位、隋唐大運河永濟渠舊址、麗君小鎮,足能讓遊客在大名縣住上兩三天,從而形成在大名縣期間交通、住宿(酒店之外還包括農家樂)、餐飲、購物、參觀遊覽等消費,增加大名縣第三產業收入。大名縣文化底蘊深厚,當地民間書法藝術普及並有水平,在大名縣短短兩天期間見到多處書法室及很多書法好作品,尤以調研岳莊村時見到的一位老先生所書小楷《金剛經》為佳。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彌補了大名縣缺少山水自然風光不足,也為發展文化產業提供了另一個舞台。麗君小鎮是北方少有的特色小鎮。



麗君小鎮

鄧台村不僅因為是鄧麗君故鄉,其村落建築現代與傳統結合,民居各種式樣,原生態,有特色,不像有的村規劃建設整齊的像一排排軍營。在村中主路南側,還看到一座土地廟。



土地廟


不禁讓人聯想到中國漫長農耕社會對土地的敬畏和今天保護耕地18億畝紅線及避免土地污染。

走在村中乾淨的鄉間小路上,耳邊飄著鄧麗君的流行歌曲,抬頭看到街中木牌坊兩側楹聯只有上聯唯獨缺下聯,是村主人江郎才盡了嗎?



疑惑中有人告知,原來是村中在征下聯,以此來調動來訪著對鄧村這個麗君小鎮關注和參與度,可謂真有心!看來這也是一種宣傳和推介方法,即:引人關注,值得稱讚。於是,在回程車上,擬了一句下聯供參考:

已有上聯為 :大名 大名人 大名麗君 人頌歌后

擬應下聯為 :小城 小城歌 小城故事 根源鄧台

有關大名府2200年興衰史,建議可將現在大名古城牆上4座城樓內開闢4個展室,分別重點介紹大名縣歷史上漢朝的「建制」,宋朝的「鼎盛」,明朝毀城和民國的「衰敗」,改革後的「脫貧」4個主題。

(2)紅色系列

大名縣紅色旅遊也可拉出一條系列旅遊線,其中直隸省立第七師範紀念館、



周總理1966年視察大名縣住地、前桑圈村是重點。前桑圈村當年按周總理抗旱指示打的那口井應恢復(儘管現在當地水位下降,淺處可能無水),可在井前立碑並加蓋紀念亭,冠名「恩來井」,具有紀念總理和吃水不忘打井人之寓意,這個景點講解員可由這次入村見到的72歲,當年見到總理並在合影中唯一在世的老人做。

(3)加大全方位對外宣傳力度

最近山西應縣到北京推介旅遊,從北京電視上看,女縣委書記親自激情上鏡演說,重點抓住應縣具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應縣木塔」,拿這張王牌高調說事,讓更多的人認識應縣,想必今後會吸引不少人前往應縣。希望大名縣加大對外宣傳,主動走出去、請進來,動用一切資源、關係,引關注、引資金、引項目、引人才,引遊客,借鑑各種形式,全方位推介大名府,擴大影響,如:

本次召開的「大名府論壇」就是一個很好開頭,李佐軍研究員為縣4套班子做了精彩演講,要一屆一屆辦下去,一屆一個主題,主題緊抓當前農村改革熱點,依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後盾,參會者可逐漸擴大到邯鄲市、河北省、全國其他省市;演講者可擴大到國研中心、中國農科院等農業專家、領導,打造成中國三農論壇品牌。

在柳公權「五禮記碑」所在地組織筆會,邀請國內柳體書法大家和各地柳體書法愛好者齊聚碑下揮毫。

河北涿州、白溝(商貿旅遊商城)、河南安陽渠首、湖北十堰武當山地理位置本不在北京,但是每天在北京電視台新聞後北京市天氣預報中都有他們當地天氣預報和代表性照片,這也是一種宣傳方法,值得考慮。

把麗君小鎮打造成類似北京房山長陽音樂節那樣的品牌,以脫貧後的大名府走向振興為為題,與中國音樂協會、媒體等聯合,邀請專業歌手,演唱鄧麗君經典歌曲,並舉辦業餘歌手鄧麗君歌曲大賽,擴大宣傳,定期舉辦,最後形成冠名「鄧麗君音樂節」的品牌。在此基礎上,開發衍生出小鎮農家樂住宿、鄧麗君系列紀念品(刻有鄧麗君經典歌曲的光碟、U盤、機械八音盒,有鄧麗君肖像的鑰匙鏈、茶杯、畫冊、文化衫等),將當地土特產打上鄧麗君故居產標籤,帶動當地旅遊經濟發展,可做的事很多。有些旅遊紀念品產在本地,也有些可採取授權委託按要求異地生產,貼本地監製標籤,香港李嘉誠旗下的「屈臣氏」就是這樣,一個零售商業不可能為一瓶香水、洗滌品單建一座工廠,採取的是按要求授權委託。麗君小鎮現在旅遊紀念品及設施缺乏,在村中一家書法室中曾看到標有麗君肖像的一瓶酒,設計很精緻,但是在村裡卻沒找到旅遊品銷售部,而一般在其它地方旅遊點銷售部很多。

有些事單獨看都是小事,但是集合起來成系統,之間相互支撐,綜合效益會成倍擴大。

(4)策劃「宋代大名府故城」考古發掘項目

宋朝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盛世之一,大名府鼎盛於宋,該城因一次性洪水被毀,其城市建築基址、宮殿布局、街道機理、路網水網保存相對完整,是研究中國宋朝政治文化、都市形制布局及大型遺址考古不可多得實例。研究制定考古挖掘「宋代大名府故城」城池遺址規劃,可將目標定位為打造成中國版的「龐貝古城考古挖掘」。此事是古為今用,對提升大名縣知名度影響面大,持續時間長,可為大名縣帶來文化、經濟長久收益,不可小看。

運作此事是個長久大項目,有一定難度,建議可先從邀請北大考古系老師學生或中科院考古所召開「宋代大名府故城」小型研討會、座談會方式開始造輿論,不斷舉辦並上媒體,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最後再走行政申請、籌集資金等。北京圓明園近幾年進行的被毀建築考古挖掘不斷報新聞,每次出土一點東西都會引起社會關注,圓明園考古挖掘模式值得學習借鑑。在大名期間已同吳平商定,近期通過我的一個親戚先到圓明園,了解學習近幾年來的圓明園被毀建築考古挖掘經驗及申報途徑。


曲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退休幹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PYWJGwBmyVoG_1Z3JpD.html

金灘鎮的城

2019-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