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網友:每個嘴甜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

2019-08-11     只爭朝夕愛生活

馬雲在一次演講時說道:你思想再好,你不會表達也是沒用的!不會表達就是沒思想!

一、不會表達的孩子,註定會吃虧

就拿豆媽自己來說吧,小時候上課每次回答問題,老師的目光開始掃射下面的小手,很多積極舉手的孩子都受到老師的表揚,而我是那種連老師目光都不敢對視的人,害怕老師教自己起來回答問題。

題目也會做,就是老師一叫我起來就結結巴巴說不出來所以然。

所以因為這樣,即使成績沒有我好的孩子,都受到老師關注,看著他們課間可以和老師愉快的聊天交流。

有集體活動都是那些活躍的孩子被任命為隊長,而自己除了趴在座位上看書,什麼都不會!

豆媽那個時候真的是體會到嘴巴笨的苦楚了。

因此豆媽在教育小豆芽的時候非常注重孩子的表達,每天即使她嘰嘰喳喳的在我耳邊叫個不聽,也沒有阻止孩子的表達慾望。

馬雲曾經在訪談的時候表示,除了有好的時機和可靠的朋友,當時他的表達號召能力的確也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不然自己是很難凝聚那麼多夥伴一起奮鬥下去。

因為你不說出來,沒有人知道你想幹什麼,你能幹什麼!

不會表達的孩子,真的有苦說不出,而且真的會很吃虧!現在是吃小時候的苦,長大就是吃生活的「苦」了。

二、良好的表達能力,既溫暖別人也溫暖自己。

蘇格拉底說:「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講話能力。」

一位在58同城做育兒師的朋友跟我說說話條理清晰、表達能力強的人,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會給人一種落落大方、遊刃有餘的感覺。

而會表達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日常的交往裡,都會比較自信和輕鬆自在。

會表達的孩子,一開口就暖了。

記得《媽媽是超人》里魔法師問說:你怕媽媽變老嗎?

嗯哼:「不害怕,我會一直在她身邊,她老了我也會給她吃糖。」

超級暖了,有什麼比我會一直在你身邊更暖的呢。

好看的嘴巴不是最重要的,有一個可以蹦出美好句子的嘴巴才是最優秀的。

應采兒的兒子Jasper,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在那一期的爸爸之旅中,成功的讓豆媽感受到這個小男孩的小暖音,每次聽到整個人都暖化了。

Jasper是名副其實的捧場之王。當村長用鍋碗瓢盆敲出亂七八糟的節奏時,Jasper會很開心地拍手道:「好好聽!」整個人都酥了!

爸爸和叔叔們做的飯味道很一般,他總是滿足的誇讚:「好吃!」

嘴甜得像蜜一樣的Jasper總是能被被人第一眼就喜歡上,這就是嘴巴甜的好處!

蔡康永說: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作為父母,我們不僅希望孩子有想法、懂得愛,更希望孩子可以自信地,流暢地表達。

因為善於表達,不僅反映一個人的情商,更是直接影響一生的生存技能。

但是要如何培養出嘴巴甜的孩子呢?

營造輕鬆氛圍,耐心引導

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用成年人的嚴肅口吻和孩子溝通,那樣孩子會認為你的不夠開心,小孩子是無法辨識你的心情,他們是只看父母的臉部表情。

專家認為:家庭環境是激發孩子良好表達能力的主要因素,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口才,必須要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

如果孩子成功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一定不要吝嗇你的認可。如果做錯了,也不要劈頭蓋臉的責怪,可以用輕鬆的話語,讓他可以記住這次教訓,而不是記住你責罵的聲音。

在一次家長會上面,一個小男孩在台上說話,但是一直很結巴,但是媽媽一直在台下使勁的鼓掌,還給兒子叫好。結果兒子實在看不下去了,笑著對媽媽說:「媽媽,咱們可以淡定點嗎?」

媽媽看到兒子開心的笑了,也捂著嘴巴哈哈大笑起來。

結果在這樣一個小插曲之後,兒子竟然順利的完成了這次小小的演講,過程中再也看不到之前的膽怯和緊張。

其實有時候家長要適當和孩子做做朋友,讓孩子看到父母可愛的一面,用輕鬆的相處氛圍。這比嚴令禁止給孩子帶來的教育更加巧妙!

2、給孩子 「辯護」的機會

巴菲特曾經表示:一個簡單的方法,讓你身價增加50%,那就是提高你的表達能力。

對於自己的孩子,他也是這樣要求的。

巴菲特經常把孩子湊集起來,在廚房組織辯論。他出一個主題,讓每一個孩子都發表自己想法和意見。

他最喜歡看到孩子們因為意見不統一,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的場面。因為在巴菲特看來,通過這樣的爭論、辯護的機會,孩子們不僅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提高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每個孩子天生就都潛藏著無法估量的語言天賦,但這些天賦是否被開發都在於後天的教育和培養。

作為父母,當孩子提出一些我們認為幼稚或者不可行的方法時,不要隨便就否決,在拒絕或者統一之前要先表示尊重孩子的想法,然後告訴這件事情的可行和不可行的地方。

當孩子受到尊重的時候,她會有更多表達的慾望,表達的能力也會隨之上升。

父母可以嘗試主動和孩子討論一個觀點,可以是一個動畫片的情節,可以是周末去哪裡遊玩的地點……

表達能力應該是思考為基礎,父母可以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出要求、發表觀點、甚至爭論,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3、讓孩子體會到表達的樂趣

很多一開始就喜歡錶達的孩子除了天生的喜歡說話,還有一個因素,身邊很多人都誇她是這個古靈精怪,嘴巴甜的小孩。

一旦被這樣歡迎,孩子心裡就會暗示自己更加賣力的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引人關注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的。

兒童心理諮詢專家認為,家長應培養當眾演說能力,這會給孩子在未來工作及生活中加分的能力。

我們可以多鼓勵孩子在課堂上舉手發言,多參加學校的一些類似「小主持人」、「小演說家」的活動,甚至可以在家裡為孩子舉辦一個專屬的講故事比賽。

當孩子體會到表達帶來的成就感時,她會更加願意去在「說話」這件事上繼續進步。

一年級小朋友小浩宇脾氣不是很好,有點孤僻,從小媽媽就送孩子去參加主持人的興趣班,從此就愛上了主持,因為老師會給頒發一個獎盃,當孩子拿到這個獎盃的時候,他相信了自己是被認可的。

此嘴巴「甜」的不是一點點,身邊的同學都喜歡和浩宇一起玩,因為孩子們都和浩宇在一起玩不會有矛盾,每個人都很快樂。

但是浩宇不知道,那個獎盃是媽媽從網上買回來托老師獎勵給他的,沒想到這一次獎勵,讓那個孩子竟然愛上了說話。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的「甜」嘴巴,他們的「甜」藏在家庭氛圍中,父母的教育和引導中。翻看58同城本地服務,有很多當地的育兒師信息,在這裡或許你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或許這裡能為你解除些許的擔憂。

戴爾.卡耐基這樣評價表達能力:「良好的表達能力,可以讓人傾心於你,讓人結交到更多的朋友,替你開闢人生之路,讓你獲得幸福美滿。


註:圖文來源網絡,侵權立即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2F4kmwBvvf6VcSZ6FJ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