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刷流水”亟须一场专项打假

2019-08-08     天一电文

近日,“乔碧萝事件”引发直播界和公众广泛关注。斗鱼主播“乔碧萝殿下”在一次连麦过程中,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真实容貌暴露,原本展示的“萝莉”脸和少女外形瞬间变成“58岁妇女”。斗鱼声称,该事件系主播自主策划、刻意炒作,将永久封停其直播间


“相比乔碧萝是如何走红的,大家更关心粉丝打赏的钱去哪里了”。某主播自爆2017年直播火热时,他的直播间5个月内产生了500多万元的打赏,但只有5万是真的,其余都是经纪公司自己刷出来的。




原来“土豪”刷大礼,全拼的演技。5个月,500多万元的打赏流水,只有五六万元是真的——这“含水量”跟海洋里的水母差不多了。所以,大家都弄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直播间出手阔绰的土豪们总显得视金钱如粪土一样,三五千块钱的“城堡”“火箭”就跟点赞一样疯狂刷起来,原来这钱真不是从自己口袋里掏的,不过是来回点钞给围观者并借此煽情的“公司道具”。


说得更直白点,这些多金的“土豪人设”,就跟电商APP里泛滥成灾的好评刷单一样,就是一种诱人上当、催人入坑的氛围。一方面,它给众多围观的粉丝制造了一种“这个主播有土豪捧着”的错觉效应,放大从众心理,怂恿和跟风刷礼物;另一方面,跟主播合伙儿唱双簧,甚至安排两个假土豪互斗,制造泡沫繁荣,污染行业数据行径。



金光闪闪的直播间背后,是相对骨感的现实:今年初,有高校发布的网络直播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网络主播收入水平一般,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网络主播占比68.3%,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网络主播只占12.6%。除少数主播将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正式职业外,绝大多数人将直播作为兼职。


 唱戏般的作假、史诗级的套路,且不谈主播的薪资水平,此般行业乱象,跟传统的皮包公司有何二异呢?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刷流水”的直播间,跟某些电视台午夜档的“广告表演艺术家”一样,干的都是以“人傻钱多速来”蛊惑人的勾当。

当然也有多才多艺的主播存在,我们不抨击任何展示才艺带给大家带来社会正能量和欢声笑语的主播,只抵制那些恶俗气息浓重败坏社会风气的乌合之众!


直播平台上这种“刷流水”行为,从情理上说,是在把民众当猴子耍。已经与企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背道而驰。平台与经纪公司勾结、经纪公司与主播搭戏,对于监管部门来说,按照流水单顺藤摸瓜便是,关键是,谁来测谎、谁来执罚?

打赏“流水”造假,发现一起关停一家——“乔碧萝事件”之后,不妨来点雷霆的专项治理,治治这个领域的魑魅魍魉!还我们一个更纯粹更加正能量的直播间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kwAdWwBvvf6VcSZnc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