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叶子上的情感
5月中旬,帮朋友去中山一家口罩厂验货,亲眼看见口罩厂退潮期,感受良多。
虽然,4月以来一直听说口罩厂大退潮,不少厂家卖机器断尾逃命,但又仍不时听说有人上口罩线。
毕竟口罩线并不贵,半自动的就几十万,好一点全自动的一百多万就行了。相对之前的抢购潮来说,利润那是非常可观的。
而眼下还处疫情期,很多朋友笑说,除了口罩等做防护物资的行业,都没有哪个行业忙了。故而,很多人放弃原来的事业,在5月前转投防护用品业。
看着别人好赚就急忙跟进加入,这是国内常见的创业潮流。毕竟人是趋利性的,有利可图,必定引发跟进潮。
还记得光头强读的《成功之路》里,也说过了: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但这样冲向一个大潮,如果不够强大,是会被潮水扑灭,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太多人一起挤一个潮,也会发生踩踏事件,被踩进海底永不见天日那是数不胜数的!
这不是危言耸听,那天我去口罩厂,真的深刻感受到那被挤进海底的惨况。
一,口罩厂眼下的萧条实况
朋友是做外贸的,主要接单找工厂代工。这次下单代工的是5层N95口罩。
幸好作为弄潮儿,因为之前有多年经验,深谙出口门道,打下了客源基础,所以,在现在口罩需求退潮期,他也能稳站浪头分得一杯羹。
代工厂原身是做制衣的,也是年初看着大潮不错,停了制衣业务改线做口罩。
原本一天能生产30万只口罩,年初几个月,工人一请再请,有一百多人,日夜三班倒地全马力开工。
但4月中以来,每况愈下,加上国外疫情向好后,对中国进口口罩的标准又开始执行高标准,关税也开始恢复,国内需求量急降,口罩厂现在基本无工可开。
我去时,只看到三个工人在包装,5条半自动口罩生产线全停机状态。成品仓也只见我们一家货物。
原料仓里,还摆放着十几捆中石化的高标准熔喷布。老板说,疫情前熔喷布只需2万一吨。而仓里这些,是在高价位60几万一吨时抢到的。现在,都降到40万一吨了。半个月前的抢手货,活成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库存呆料,可谓十分唏嘘。
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正在抓紧办一些欧洲国家的出口证照,目前有些国家检验太严,现在出口都不好做,暂时先不敢动。
负责人说得隐晦,但不难听出焦虑和担忧。本来主攻N95中高端口罩,主要出口欧美市场,但现在出口检验严格,受限不敢做。
而国内中高端口罩市场消费需求有限,眼下服装厂也没单,只能等待,等待着口罩行业的春暖花开了。而那100多工人只得待业家中。
二、大潮下,机会来临,是否可跟?
看着口罩行业的这种局面,是不是告诉我们有机会不跟或慎跟呢?也不是,我总结了下面几条入行准备:
1、 大义当前可以做,但讲究留后路。
今年的新冠疫情谁也没想到。所以,在这种毫无准备的天灾人祸面前,做有担当的企业主,大义当前向前冲,担起社会责任,这是每个企业主需要有的大义,也是最起码的从业道德。非必然责任,而向往之!这是了不起的企业家,值得赞颂!
今年的疫情中国企业家让世界看到了,这是一个多么团结,多么不畏艰难,不肯屈服的民族,我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而让我感觉自豪的企业家们,能在这个时候不畏艰难不惧险阻,出钱出力去发展防护物资事业,我相信第一考虑的并不是赚钱,而是在疫情下,共渡难关的社会责任。
冲在前面的企业家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后,必然面临后续投资物如何运作的问题。当然,国家不会让英雄白白牺牲,仁义大国必有大国的风范,很多挺身而出的企业都得到了国家较好的帮扶,也在后面生存了下来。
而部分大企业纯粹只为公益事业,为国出力,这不在话下。
而一些小型企业,投资一条物资线也花了很多精力和财力的,就不是这样说了。
我们并不希望小企业主倾力而为,我们希望英雄都能有好下场,希望他们都能留下来,享受太平盛世下的投资收益。
作为企业本身,也要做好后续生存的规划,切不可对未来不作考虑。保存实力,后续才能继续为国出力!
2、 迅猛增量可以追,但讲究多线并行。
跟风无可厚非,需求量大,有利可图,那肯定要跟!即便心里知道后期有可能断崖式跌量,也阻挡不住这一时的趋利。
在这种时候,我们赚到了钱,但一定要讲究多线运行。在赚钱同时,多运行另一条产品线,这样有利于后续企业的运转。
3、 大潮可以跟,但讲究清醒定位。
跟潮的事情未必可以马上赚到钱,但人都习惯于眼前自我构建美好蓝图。就像买彩票,明知道未必中,但买时,肯定都想着万一中了就是一夜暴富。
在遇到这种大潮时,一定要清醒,知道自己的定位。
这潮跟上去了,万一类同化太严重,比不过别人实力强,硬件好,被刷了呢?
所以,一定跟上时,就得想好自己的定位,给自己在这个类同化的大潮中树立不同。这样,才是能生存下来的弄潮儿,而不是弄潮的牺牲品。
三、不在大潮中的企业该如何自处?
有人在大潮中,就有人处于低潮中。大潮对立面的低潮行业,是不是就没法活了呢?也不是!我有几条整顿小建议:
1、 抓机会休养生息,加强研发。
首先,要肯定,不去弄潮或没法弄潮,不是弱势。真正的弱势是你自己的心。
没有在大潮中,那么你也要感谢命运,正好给你的企业休养生息的机会。
要知道,当企业追逐利润而高速运转时,是很难有机会停下来好好休整一番的。而这样的休整,于人于事都是很有必要的。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同理的,都得要有个自省自查的时间才行。
好好利用这段慢转的时间,静下来,想一想。清静了思维后,就发力在研发上,或许能找到新的方向。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一直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抓机会内部培训,增强团队战斗力。
除了研发,内部培训必不可少。
团队保持上乘的战斗力才是致胜的法宝,没有战斗值满满的团队,再厉害的产品也得不到最大化的产值。
反之,有厉害的销售团队,可以让普通产品能一时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质量为王,这只是两者间的一个对比举例。
有了好产品,营销必须跟得上。创新营销思维,务求标新立异,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行业整体处于一个下滑期,那么要从根本考虑下,业内营销思维是否落后了。要跟得上潮流,给人新鲜感,才能为行业带动起营利。
3、 抓机会斩掉拖赘支出,做企业瘦身。
当企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比如,为扩张而扩张就是其中一项。扩张其实更追求的是实际利润的增长,而不是企业体积的日益扩张,更不是人员的扩张,更不可能是流程的扩张。
这些无谓的扩张,正是企业壮大中自己演化出来的障碍。有这个整顿机会时,一定要好好把握,也许正是到了生死存亡时,企业主才能更清晰的意识到,减掉无谓扩张,保留业绩扩张才是务实生存的根本。
4、 抓机会创新运作模式,改变运营思维。
这是一个整体的企业运营模式创新的改变。是指一个整体的改变。
把过往的一切打破,当然,这也需要一个专业的人才,更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
所以,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整体进行创新,而没有这么多精力的企业,可以按上面几点从部分着手,一部分一部分,慢慢来。
德国戏剧家莱辛说过: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希望口罩厂的事例,能给我们一个从业警示,跟风也要跟得有智慧有远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klmWnIBiuFnsJQVAX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