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区)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
姜堰古临“三水”,东临黄海,南濒长江,北依淮水,为三水汇聚之地。姜堰古时也被称为称罗塘,故有三,水罗塘之称。早在北宋年间就商贾云集,是苏中、苏北的粮油、茶叶集散地,茶文化也自然成了街区浑然厚重的重要标志。1848年,徽州茶商胡沇源来到姜堰经营茶叶,由于地理优势明显,一位位徽商接踵而至,一片片茶号也先后诞生,到了清朝,姜堰、溱潼茶叶市场年销量达数万石之多,闻名大江南北。
砖雕 制茶
安徽绩溪人胡沇源于清道光年间来姜堰及周边地区从事茶业,经传四代,历百余年,创办了胡裕泰茶庄、胡震泰茶庄、胡源泰茶庄、裕泰和茶庄等知名茶庄,这些茶庄与洪义泰和、方和大、皖南茶叶商行等茶庄曾对姜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可贵贡献。
徽商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主张“以义取利”。胡源泰茶庄还多次捐款疏浚河道、建殡房、置义冢,收葬无人认领尸骨。可谓经商一地,义惠乡坊,泽被一方。
徽州茶商在姜堰茶庄、茶号
扬州绿杨春茶庄是中华老字号店,经营的茶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而享誉大江南北。
徽茗旧馆茶庄以扬徽州茶商精神,做大做强徽茗旧馆茶庄为宗旨,茶庄内珍藏有与徽州茶商有关的宝贵史料。
祁泰徽茶会馆馆设茗品展示、百姓茶馆、高档茶座等,集售茶、品茶、简餐于一体。
绿颐茶庄主要经营绿茶。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东岳行宫万年台,俗称东岳庙戏台,原为东岳庙的戏楼
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保存着苏中地区体量最大的古戏台——东岳行宫万年台,俗称东岳庙戏台,原为东岳庙的戏楼,建于东岳行宫大殿对面。清乾隆年间募建而成,是“康乾盛世”戏曲文化和宗教文化交融互动的见证,被列入《中国古戏台概览》。
泰州姜堰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青砖黛瓦、院落幽深、石鼓威严、青石铺路,集中体现了姜堰古民居的特征,展示出以人为本、朴实无华、用材考究、美观大方的特点。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应邀来姜堰区指导古民居保护工作,罗哲文说,“历史文化遗存,尤其是古民居,它所保存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信息最为丰富、最为基层,就像是一幅历史风情画卷。”他对姜堰古民居保护修复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欣然题写了“姜堰古民居”。建筑群古色古香,内部街巷纵横,天井、游廊、水景工程等中国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商业元素交相辉映。南部B区为文化旅游区,内部有王氏宗祠、黄龙士纪念馆、徽商旧居、乾隆昌栈等历史文化景点享誉苏中,成为四海宾朋来姜游玩的重要景点。
北部为商业休闲区,建筑群古色古香,内部街巷纵横,天井、游廊、水景工程等中国古典建筑元素与现代商业元素交相辉映;南部为文化旅游区,王氏宗祠、黄龙士纪念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享誉苏中,茶文化展示中心、曹俊艺术馆地方文化特色浓郁,茶馆、茶店交易繁荣,古董、字画老字号店铺林立。
王氏宗祠是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的重要景点,始建于明万历乙亥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这里原是“泰州学派之巨擘”王栋家宅,在半个多世纪的儒学生涯中,王栋继承王艮“为天地之心,为生民立命”立意改造社会的政治理想,提出将“乾坤世界重新熔铸一番”的远大抱负,成为平民儒学代表的重要根基。
王氏宗祠,又名王公祠,它是姜堰地区建祠最早、规模较大的祠堂。主要祭祀王艮、王栋、王襞,史称“淮南王氏三贤”,同时也是明代泰州学派的重要讲学场所,是泰州姜堰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保存完好、兼具明清特色的泰式民居古建筑。
黄龙士青铜雕像是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杰作
黄龙士纪念馆现为一四合院,内部陈设有黄龙士血泪篇棋谱等珍贵的史料,并有关于黄龙士生平事迹介绍及拍摄反映黄龙士传奇一生的电影《黑白道》的部分场景。院内的黄龙士青铜雕像,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设计,充分展现了黄龙士少年成才,胸有全局,没有对手的天才棋手形象。
黄龙士,字月天,生于清顺治八年(1651),是康熙中期的围棋霸主。他天资聪颖,幼小时棋名为四乡八邻所知。有远见的父亲带他到北京求师学棋后,棋艺大获长进。刚满11岁时就战胜过不少围棋高手,誉满江淮。16岁时,在强手林立的京都,黄龙士更是纵横捭阖,所向披靡。与驰骋棋坛五十余年久负盛名的盛大有对弈时,七局均获全胜。与前辈大家周东侯在大战三十四回合后,赢得了霸主地位,被尊称为“棋圣”。和当时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并称为“十四圣人”。可惜的是黄龙士“享年不永”,刚入中年便撒手人寰,令人扼腕。
坐落在北大街文化景区中心的“黄龙士纪念馆”为一四合院,院子里黄龙士的青铜雕像是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杰作。手搭棋子,专心思考,气定神闲,一位天下棋手的形象栩栩如生。雕像没有设计对手,寓意当时的他已是天下无敌手。纪念馆内有一幅黄母教子砖雕(砖雕为姜堰里下河地区的传统特色工艺)引人注目,相传黄龙士从小酷爱下围棋,母亲别出心裁,以田为盘,以较大的卵石为子教他下棋,这样不仅能锻炼他的体魄,亦能让他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掂量。
在黄龙士的寝室,陈列了他的十篇名局《血泪篇》棋谱。《血泪篇》为黄龙士的代表作,黑方为徐星友。徐星友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徐星友40岁时,拜小他8岁的黄龙士为师学棋。此人学艺勤奋,矢志不渝,曾3年足不出户在家苦学,让黄龙士为之感动。当徐星友具备让2子抗衡能力时,黄龙士别出心裁地跟徐星友下了十局棋,以此激发艺不如师的徒弟发挥潜能,最终将徐星友锻炼成“国手”。这开创棋坛历史先河的十局棋谱成为空前绝后的不朽之作,被人们称之为“血泪篇”。为了普及和提高棋艺,黄龙士将融进他全部心血、博弈一生的实践、收获、体会汇编成《弈括》和《黄龙士全图》等多篇著作留给后人,成为对中外围棋有着重大影响的珍贵财富。
位于刘家桥巷内的姜堰茶文化展示中心,分茶之源、徽州茶商在姜堰、徽茶原创工艺、茶庄、茶馆等展厅,分别介绍了茶叶、茶艺、茶学以及安徽茶商在姜堰的发展历史。安徽绩溪人胡沇源于清道光年间来姜堰及周边地区从事茶业,经传四代,历百余年,创办了胡裕泰茶庄、胡震泰茶庄、胡源泰茶庄、裕泰和茶庄等知名茶庄,这些茶庄与洪义泰和、方和大、皖南茶叶商行等茶庄曾对姜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可贵贡献。
位于北后街的乾隆昌栈院落,是民国初期姜堰最大的南北货商行。门楼上乾隆昌栈的砖雕虽然饱经沧桑,已字迹斑驳,但隐约可见其精雕细刻之工,是姜堰工商业繁荣的见证。修缮后现在布展为姜堰籍当代杰出华人画家曹俊艺术馆,馆内展出了曹俊工笔狮虎系列、写意老虎系列、泼彩荷花系列、泼彩山水系列、布面综合材料系列等代表作品,独到的笔墨营造出雄浑博大而又灵光闪耀的奇伟意象空间,展示了曹俊敢于创新、中西结合的艺术风格。
古罗塘旅游文化景区保存着苏中地区体量最大的古戏台——东岳行宫万年台,俗称东岳庙戏台,原为东岳庙的戏楼,建于东岳行宫大殿对面。清乾隆年 间募建而成,是“康乾盛世”戏曲文化和宗教文化交融互动的见证,被列入《中国古戏台概览》。
南当铺实际上的字号是“恒章典”,因为它坐落在姜堰镇南大街,所以姜堰人习惯叫它“南当铺”。当铺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房屋大部分坐北朝南,铺面朝东,颇具规模。省专家组现场考察评定:姜堰南街当铺,平面布局合理,青砖黛瓦,小刀勾缝,清水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
姜堰古民居
古罗塘姜堰古民居保护区包括南北向的北后街和东西向的刘家桥巷等。古罗塘姜堰古民居外墙用青砖、青瓦“三顺一顶”包皮砌,俗称清水墙,小刀勾缝,不要石灰粉刷,院子里天井地面铺小青砖。屋面盖青灰色蝴蝶瓦,屋内地面用平板“炉底砖”铺设,屋梁用材粗大,只油不漆。在通风、采光、防潮、防蛀等方面也都独具匠心。青砖黛瓦、院落幽深、石鼓威严、青石铺路,姜堰古民居展示出以人为本、朴实无华、用材考究、美观大方的特点。
徽商旧居
古民居建筑
古民居建筑(品茗轩)
姜堰古民居——罗哲文题字
古民居砖雕
姜堰古民居砖雕成了墙壁上的一道风景。北大街文化街区姜堰古民居上的砖雕作品雕刻精巧、寓意深刻,是欣赏北大街文化街区古民居文化时不可不欣赏的一道风景。这些景点包括龙腾三水、乾隆昌栈、黄母教子、制茶、茶市、和谐等。
砖雕龙腾三水
砖雕龙腾三水
姜堰古称“三水”,东临黄海,南濒长江,北依淮水,为三水汇聚之地。姜堰历史上人才辈出,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独有建树。如今姜堰正和着时代的步伐如巨龙腾飞于苏中大地——崛起苏中,跨越发展。
砖雕 黄母教子
黄母教子
黄龙士纪念馆东墙上有一幅黄母教子的砖雕作品。黄龙士的家住在姜堰镇北天目山前的黄家埭,黄龙士的母亲把自家的田打理成一幅围棋盘,另外制作了若干的石头棋子,一半染以墨汁。以田为盘,以石为子的目的是既让黄龙士得到体力上的锻炼,又让黄龙士知道每下一个子都不容易,要慎而慎之。
砖雕 和谐
砖雕 和谐
取“荷花”与“螃蟹”之首尾字谐音寓意“和谐”的砖雕,与中国龙川风景区的木雕、竹雕的表现手法一脉相承,为和谐之渊源、之愿景。和谐砖雕长5米、宽1.5米,荷花摇曳、螃蟹横行,栩栩如生。取“荷花”与“螃蟹”之首尾字谐音寓意“和谐”的砖雕,与安徽绩溪龙川风景区的木雕、竹雕的表现手法一脉相承,为和谐之渊源、之愿景。
古井传说
姜堰北大街井巷还留存两口古井,相距十多米,这两口井,距今已有200多年。
这两口井旁边的标牌上记载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乾隆年间,有位老和尚发下宏愿,要将姜堰天目山的东岳庙移建到城区。经过数年化缘,建成东岳庙,却发现少了一口井。后经仙人指点得来一水井,老和尚却失足跌入水井中,打捞无果。僧俗不忍心饮这水井里的水,于是从乡邻集资在它的北边又开凿了一口水井。传说新开凿的水井,由于沾有灵气,水质特别清纯,用来泡茶汤色清澈明亮,茶香浓郁醇爽。
乾隆昌栈
乾隆昌栈砖雕虽然饱经沧桑,已字迹斑驳,但隐约可见其精雕细刻之工,透过它见证了一段历史,一时繁华。乾隆昌栈曾经是姜堰最大的南北货商行。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