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笔为矛·抗击疫情(二)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让孩子们的这个寒假过得不同以往,每个人都置身其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不断经历、思考、成长。
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做什么?虽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与武汉人民一起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可以用手中的笔,用热腾的心,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为提高辖区学生防控意识,振奋精神,声援“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日前,南陵县籍山镇望华楼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南陵县惠民中学、籍山镇中心小学开展“我们以笔为矛·抗击疫情”主题征文活动。以小视角见证大时代,以个体故事勾勒群体形象,展示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英勇画面,让“宅”在家里的孩子们“人宅心不宅”,用心,用笔参与抗“疫”,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2020年的春天以特别的方式开启,注定了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天。
温热的跳动
2020年伊始,病毒肆虐,疫情蔓延,一场战争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
人们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勇敢与病魔抗争。疫情犹如一张灰色的大网,封锁着张灯结彩的大道,封锁着琳琅满目的商店,封锁着人们欢呼雀跃的内心。没有了往年走亲访友的活动和喧杂热闹的酒席,人人在疫情当前,按捺住躁动的内心,居家保护自己静等喜讯。
身为初三学子的我,因为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学校便成了我的新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合作、竞争、请教成了家常便饭,灯影下奋战的身影回荡在深夜里。放寒假后再次回到农村的白墙绿瓦,想起与淳朴亲切的村民洽谈,与爷爷奶奶围在火炉旁吃烤红薯……熟悉又陌生、美好而又惆怅。
记起,我已许久未与爷爷奶奶一起享受时间的静逝。家还是几年前的模样,只是添了些许可爱的生命,换了几条看家犬、栽了几棵香樟树……我看着脚下的小道,感到有种神奇的力量从脚底直戳心房,全身放松,坦然地走着。看着远处坐落在山脚的村落,仿佛一幢幢房子正朝着我笑,家家户户的家禽都在呼唤我。我知道,我到家了!在和邻里问好的话语中,我进了院子,爷爷早站在了门口,脸上的笑容荡漾着花蜜的甜,他看见我立刻迎了上来,在无意间我触摸到他宽厚的手掌,手很暖很糙,岁月留下了一道道皱纹,唯独没抹去我的依赖和熟悉。我像是被针扎了下胸口,直愣在原地。进了屋,奶奶正在厨房里烧饭,她只是笑呵呵地望着我,也许是烟太呛了吧,她深邃的眼红了起来。昏暗的光线下,她是那样的美好与神圣,世间美好与她环环相扣。
饭烧好了,看着桌上丰富的佳肴,奶奶笑道:“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好久没回来了,快尝尝!”我坐下,看着满桌的菜不忍下筷,这不仅仅是菜,更是满满的爱与付出。
饭后,爷爷和我聊起了疫情最新动态,我们感叹着最美逆行者们披着白衣大褂冲锋一线。爷爷是村里大队队长,他每天都挨家挨户积极宣传不要外出,在家好好过年听从党的号召。爷爷说:“中国是在万千磨难中成长的,新的一年新的挑战,战‘疫’的终点即将到来。”我看着眼前这位古稀老人,经历了生活的磨练,但仍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人望山,鱼窥河。”万物本性皆向上,这是本性和初心。他是平民更是英雄!我嘱咐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畅聊,我们互相关心,我们共等春天的到来…… 疫情期间教会了人们很多道理,要保护自然、要珍爱生命、不乱吃野味等。他更告诉我,人的初心和家人所需要的陪伴,常回家看看,就是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一句问候……
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黎明破晓之时,携家人之手,相视一笑,看那人声鼎沸,樱花怒放。
作者:丁瑶
指导教师:何涌涌、叶雯
图:何涌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