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三水这4条美丽文明村居入选佛山市级示范村!快看有无你们村?

2019-07-23   文明三水

厉害了

三水这4条美丽文明村居

入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居)

来瞧瞧有没有你的村居~

7月16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公布了关于2019年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居)创建名单,全市20个村(居)入选获评2019年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居),其中三水区打造的15条美丽文明村居示范点中有4个村(居)入选。

西南街道·江根村

三江汇流美景尽收眼底

昆都山下、思贤窖旁,便是江根,西、北、绥三江交汇于此,珠江三角洲肇始于斯,三水由此得名。

昆都山虽不奇不峻,却名扬天下,这里更是看三江汇流最美的地方。西江、北江在山下连通两江的思贤滘相汇,水涨时,常常出现半清半浊的“鸳鸯水”奇观。

江根文风昌盛,养成好家风

由于曾经有文人贤士造访,昆都山也留下了儒雅风骨的遗风,由此产生的历史人文遗迹,以五显古庙最为典型。明代理学大师陈白沙经常在南海西樵、三水一带游玩与遍访朋友、学生。相传一天他来到三水寻找学生陈勉而不遇,经过昆都山时,写下了“思贤二字,这便是思贤窖名字的由来。

自古以来,江根文风昌盛。除了陈白沙在此“思贤”,还有何维柏山上结庐,陆云从百岁高龄京城赴考......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如今,耕读传家的好家风还在昆都山下的江根流传!

党建引领,村风文明向前

江根,不仅把传统文化发扬得好,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上面也走在前列。

在积极推进美丽文明村居建设过程中,红色文化因子也跟着落地生根。红色驿站、党员活动室、先锋家园......成为红色文化弘扬的重要阵地。

白坭镇·富景社区

基层治理成果突出,迈向小城大时代

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富景社区党委通过积极发动村组党支部争做“志愿服务先锋”,成立“党群先锋队”,2017年8月,被评为“佛山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富景社区公共服务站通过不断完善审批职能,打造便民服务窗口,受到群众高度认可。6月份,白坭富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今后将切实为群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党群服务和政务服务。

历史悠久,追求创新发展

富景社区,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岭南古镇,陈氏大宗祠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六次大修,占地10亩,面积居三水祠堂之冠

富景社区创新探索“祠堂+文化”的发展模式,通过大力打造宗祠文化馆、家风家训馆、萃英馆以及“红色驿站”,成立各类文体协会,使宗祠“摇身一变”,成为外来人口融入社区的重要平台、新老白坭人共同的文化活动中心。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白坭智能文化家+开放以来,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60多场,吸引市民超10万人次,月均图书流通量在全市镇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迅速成为文化界的网红。

龙舟文化底蕴深厚

白坭是五人龙舟特色镇,富景社区龙舟文化底蕴、群众基础深厚,在2018年全省性的龙舟比赛当中,富景社区的参赛队伍占了半数。

乐平镇·新旗村

突出广府文化特色,焕发村居新活力

新旗村结合广府印象小镇的建设,加强村居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历史传说等的发掘、保护和开发,传承岭南历史文脉,把其着力打造成广府文化名村。

新旗村委会下辖的大旗头古村,始建于明代,被誉为“广东第一村”、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沿着古村外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绿道一路走过来,核心价值观标志景观、乡贤榜、村民公约、好人榜、郑绍忠文化墙等公益装饰映入眼帘,公园里鸟语花香,花草、山石、凉亭、小径错落有致,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充满文化韵味。

除了外围景观提升外,尚书第、建威第、振威将军家庙等古建筑现已被修葺成军事陈列馆、村史馆、名人馆、非遗展馆,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芦苞镇·独树岗村

百年古村,村容村貌展现新生机

古屋错落、老庙静穆、花树间发……可见村里村外河涌环绕,小桥流水人家,一派岭南水乡的韵味。

有着近700年历史的独树岗村,保留了不少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有的虽经过多次翻修,但原貌犹存,颇具韵味。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引发游客和路人对独树岗村的无限遐想。

在独树岗村村道慢行,随处可见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景观、好人榜等公益装饰,展现出独树岗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决心。

古村升级,村民有了文化新阵地

近年来,独树岗村以党建引领古村活化,强化党建基层阵地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美丽蝶变。走上了重振乡风之路,陆续重修了秀清公园,修建了洪圣广场、村史馆、乡贤馆等,古村面貌焕然一新。

有村民表示,现在的洪圣广场是村里原来的小圩市,每次村民赶集过后地面一片狼藉。后来通过古村活化和美丽文明村居的建设,小圩市迁到别的地方了,这里就扩建成为4000㎡的洪圣广场,还增设了石桌石凳、亲水平台等休闲娱乐设施,从此这里时时充满着欢声笑语。

孝善乡风点燃乡村振兴“火种”

芦苞独树岗村是远近闻名的“孝善村”,洪圣庙诞、重阳千叟宴等活动是独树岗村对孝善文化元素持续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从民国初年起,村中便有“老人捧银”、“老人食咸榄”的敬老惯例。

独树岗村每年都会举办“孝善文化节”,包含千叟宴和敬老文艺晚会。既可以将孝善文化节打造成为芦苞建设文化名镇的重要文化元素,又能发挥示范和标杆作用,让全社会感受和学习独树岗人的孝善之道,形成尊老爱老的乡风文明风尚。

三水这4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你去过没?马上去感受一下啦

数据来源:三水发布

整理:文明三水微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