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天龙八部》的我们都知道,慕容复是一个从小就被母亲教育光复大燕的人,单名一个复字就说明情况。他野心颇大,一生为了光复大燕使尽各种手段,可最后一疯了之,皇帝春秋大梦成了糊弄孩童。
慕容复
慕容复不可不用心良苦,步步为营,可最后的结果都令他非常失望。当年南慕容北乔峰,威震江湖。谁人不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慕容复,可是他为了目标不择手段。
包不同、慕容复、王语嫣
第一次错误在少林寺一役中。他背叛了曾经为了自己脱罪的乔峰,站在中原武林这边。其实他的选择也不能说错,内心上他肯定也许想帮助乔峰的,可情势所逼,你站在乔峰那边,你就与整个中原武林为敌,别说以后光复大燕,以后能不能在中原武林混下去都很难说。这与他多年的苦心经营也是格格不入的。正常人都会舍弃乔峰站在武林同道这边,如果慕容复没有光复大燕的枷锁,也许他真的可能站在乔峰跟前,但现实确实不允许。加入中原武林就算了,机会也有,但然后竟然大败给段誉,江湖名声一落千丈。有时想想还不如当时站在乔峰那边或者中立,那样不至于很惨。乔大爷可以一人大战聚贤庄,战力很惊人的,少林寺英雄大会也只是聚贤庄的加强翻版,乔峰又有段誉和虚竹两个绝世高手,其实想输也没那么容易。
慕容博、慕容复
包不同、慕容复
第二次错误在西夏参选驸马,断送王语嫣,其实也算不上错误,只是说为以后自己整体分裂埋下种子。他想借住西夏兵力以后助他一臂之力,却不想横空杀出的虚竹竟是当年的梦郎,任你再口舌如簧,巧言善辩还是徒劳。得不到西夏公主就算了,还失了表妹,甚至风波恶,包不同都有点心寒,为以后出走埋下伏笔。不甘心的他又想借住逍遥派的内讧控制他底下的三十二岛七十六洞,结果还是被虚竹抢了风头,还送人家当上灵鹫宫主。
王语嫣
第三次错误在想移花接木。劫持段正淳以及众情人,拜段延庆为干爹,手下看不惯被他亲手打死,剩孤家寡人一个。
段延庆
一切的一切,不可谓不努力,不可谓不用心良苦,甚至没有底线,可还是毫无卵用。我们不禁想,为何他不结交乔峰三兄弟了。其实不是没有,是真的试过了不行。乔峰为人忠肝义胆,心里包有黎民苍生,不会为私人感情荼毒天下的,交情再好,乔峰都是没办法帮助他的。而段誉刚开始只是一个纨绔子弟,虽然是大理镇南王的儿子可以利用,但偏偏这小子还喜欢自己的王语嫣,心高气傲的慕容复在初期是不可能跟段誉搞得太好的,再说结交了又能顶什么用,这家伙就一顽童而已,出去喝喝酒泡泡妞估计挺乐意,要说打天下估计也没什么兴致。虚竹了,阴差阳错根本不可能预想想到他会娶到公主的。所以总结起来也非常合理。
虚竹、乔峰、段誉
但我们如果从结局退回去看,如果他结交了乔峰三兄弟,有没有可能光复大燕,答案是也没有。当年大辽在北,大宋在南,他所想光复的大燕老巢在山东。当年五胡乱华,汉人何等悲壮,差点灭族,好不容易从这帮蛮夷手中夺回天下,现在再帮你打回来那是痴人说梦。就算他爹当年的计谋得逞,宋辽大战,他们在山东渔翁得利,还有就算乔峰三兄弟昧了良心借兵给他,短短时间内也许会占山为王。但是在宋辽任何一方倒台,这个所谓的大燕就会顷刻被收拾。不为什么,没有利用价值了。国与国就是这样,大燕是什么级别,说实话大宋跟大辽还看不上。纳贡称臣?不好意思,你有的我都都要。甚至吐蕃,西夏,大理都比他们有地理优势,守是肯定守不住的,充其量只是别人的工具而已。再者,起兵后的口号是什么,光复大燕?不好意思,先不说之前你们的黑暗历史。现在你们族人人丁单薄,汉人契丹人跟你凑什么热闹,谁拥护你。冷兵器时代,没有人口这个基数,打什么仗,又没人支持,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说,天下大势不可违,你有时做的再多,再怎么筹划都是螳臂当车,做着太多的无用功。不走正道,剑走偏锋,想法是好的,可是不得人心,最后也是无功而返。大燕,只是慕容氏的春秋大梦,害了慕容氏一族,更害了慕容复,疯了才是真的释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