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材局专家来滨河学校了。关于课程建设,他们这样“支招”

2019-11-19   成都名校

为了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2019年11月16日,教育部教材局专家莅临成都高新滨河学校调研指导工作。莅临的专家组成员有:原清华大学附中校长、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教育部基础质量监测中心课题组专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市政府督学胡新懿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陈先云教授。成都高新滨河学校李元辉校长携班子成员热情接待了专家组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两位专家分别就课程建设、教材解读方面为学校干部和小学语文教师做精彩讲座。成都高新滨河学校全体干部、小学语文组教师;成都高新尚阳小学、高新清风九义校干部教师全程参加了会议。

胡新懿教授为干部们带来了《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专题讲座。参会干部们首先就课程建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接下来胡教授从宏观视野,全局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对学校课程内涵进行专业的讲解,对课程分类、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胡教授提到,有困惑代表在思考,很务实,同时更要利用符合课程理念的高阶思维有针对、有策略的解决问题。他还强调,课程建设需要每所学校做顶层设计,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就课程实施、管理制度、保障机制、效果评估等课程规划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他勉励全体参会人员要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为学校课程建设添砖加瓦。

教育部教材局专家胡新懿教授做《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主题讲座

另一会场,陈先云教授为滨河学校小学语文老师们带来的统编教材培训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陈先云教授别开生面地与老师们交流平时大家在使用部编版教材的真实困惑,让老师们深切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教什么”,更需要深思“怎么教”。陈教授讲到对于教材的使用我们牢固几个意识,即国家意识、目标意识、主题意识、文本意识、科研意识。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即语文知识、阅读点、写作点,教会孩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用语文去表达交流阅读获得新知,运用于创造。他认为教师必须解读教材,落实教什么,目标要精准且有层次性和发展性。他反复强调部编版教材的一个编排理念是“一课一得”,语文教学应该是大道至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享受语文之乐。

教育部教材局专家陈先云教授做统编教材解读培训

陈教授在讲解交流时不停地给老师们抛出问题,引来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的思考。陈老师强调老师一定要精准目标,对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发展性的认识与实践意识,才能使得语文课循循善诱,滴水成渊。

专家引领,智慧生长,滨河学校将进一步聚焦学校课程建设,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