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家族把狮子林捐给政府,这是贝聿铭来设计苏州博物新馆的渊源

2019-05-17   众享文化

狮子林成于元代(天和禅师命名)

元代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惟则禅师来到苏州。惟则是狮子林开山祖师,俗姓谭,庐陵(今江西)永新人,号称天如禅师,是元末著名禅师。惟则因师傅明本得道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为纪念佛徒衣钵关系,取佛经中佛陀说法称“狮子吼”(狮与师通用),故名“狮子林”,又称菩提正宗寺。它离拙政园仅两百米左右。由于前寺后园,亦称“狮子寺”。

清朝末年贝润生(贝聿铭的叔公)买下狮子林并扩建

清末该园年久失修,荒草断垣。1917年富商贝润生以9900银元买下荒园,又购得园东房宅,增其旧址,周筑高墙,改大门在园东。园周环以长廊,廊墙上置听雨楼藏帖、乾隆御碑、文天祥诗碑等碑刻71块,增建燕誉堂、九狮峰、瀑布等景点。贝氏还在园东建祠堂与义庄,园北建族校。贝润生花了9年时间重修狮子林。贝润生自幼丧父,由母亲教养成人,发迹后,为纪念父亲梅村公,捐建苏州平门外的梅村桥;而在狮子林园北所建族校,则为秉承母亲的遗训。贝氏是个大家族,贝润生的长兄贝理泰是著名的金融家。早在1915年贝理泰在苏州筹备成立了上海商业银行苏州分行,担任经理,并被选为总行董事。三子贝祖诒赴上海发展事业,曾任中国银行董事、总行业务部经理,1932年晋升中国银行副行长。抗战胜利后曾任中央银行总裁。国民党政府垮台后,贝祖诒举家离境,赴美国任纽约斯泰公司顾问及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办事董事。其子贝聿铭为贝氏第15世孙。

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贝氏家族把祖先留下的狮子林捐献给人民政府

贝聿铭,1940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后又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并留校在该院建筑设计研究院任教。1955年贝聿铭与人合伙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厅、纽约会议中心、巴黎玻璃金字塔、柏林博物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等世界著名建筑。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在纽约市自由女神像100年纪念庆典上颁发给贝聿铭“自由奖章”。解放后,贝氏家族把祖先留下的狮子林捐献给人民政府。贝聿铭1974年回到苏州老家寻根,到祖父母、曾祖父母坟地祭扫,并在苏州郊区东山重建祖坟。他把所获普利兹克尔建筑奖金10万美元捐献出来成立奖学金基金会。他曾这样说过:“我在中国度过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一种‘中国气质’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难改变。”他对家乡历史悠久的古迹和园林艺术倍加赞叹。他认为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妙在“曲”字,欲露先藏;占地虽少,却变幻无穷;迂回曲折的景色随着观赏路线的移动而变化,十分耐人寻味。2002年,85岁高龄的贝聿铭接受了设计苏州市新博物馆的任务。该馆地处狮子林、拙政园的三角地区,被称为“最难的挑战之一”。如今,贝聿铭最喜欢的这个最小的“女儿”——苏州博物馆新馆已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