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很少有人能参透其中的道义。《老子》列举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五种现象来说明道的无为境界。这个与《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应。最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
其实还是有许多人领略过大象无形的境界的,这个就是在打坐时得到的,道家又有内丹修炼,亦称静坐(西方又称冥想)。最直观的妙处在于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消除生活中生起的烦恼,去除主观性的迷惑,是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修养身心。因为打坐,致心一处,使大脑入于静定状态,把散乱的心安定下来,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而高层次的修炼者可以达到入定得道的境界。正如因是子所说:“内功粗者可以祛病,精者乃可成道。
不过,这种修炼分好多步骤,一般人短时间内连第一部筑基都难达到。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以上这段精辟的论述,实在是打坐中的真实感受和长生之道。只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即在打坐时,我们要微闭眼去除记忆中所有画面,将外界的声音转换至自己的心声再到无声,最后转移一年再到无意识界。所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到。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曰之为道。
《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道德经》这里的前半部分真打坐修禅中的前一步化万物为无形,去除杂念沉静心灵;而后半部分说的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就形同打坐后;练得那股气(也可以说是内丹)无色无味亦无形,在上丹田与下丹田之间来回运行,最终吸收天地能量可见三维以外的事物,可听超凡之音,可了解宇宙认识道法。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40 名学生进行静坐生理实验,观察表明:只要静坐5~1 0 分钟,人的大脑耗氧量就会降低1 7%,而这个数值相当于深睡7 个小时后的变化,同时发现受试者血液中被称为“疲劳素”的乳酸浓度,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下降。而当身体和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时, 其记忆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而且发现打坐的人记忆没有明显的饱和点,而这正是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理论的最好见证。不过,这种修炼分好多步骤,一般人短时间内连第一部筑基都难达到。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以上这段精辟的论述,实在是打坐中的真实感受和长生之道。只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怎么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
大道至简,小道至繁,左道杂乱,邪道神玄:如“下法轮”、“种金丹”之类的。我们用功到缘心息下,世界都化空,便时到神知,心领神会而见道了。所以叫做心地法眼可以见道。在道家的《阴符经》上,有一重要口诀--"禽之制在气"。就是说练者妄念纷纷,思想不能专一,是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乱则心乱。所以修习禅定主张先练气,修习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调顺了,心自然就不会再散乱。“气为无形之血,血为有形之气。”气与血互化互生,生生不已。为增加产能(气),入门宜动功!闭目塞听,缓慢圆柔,产能快而耗能少,日积月储,由量变而质变:激发潜能(炁),开发功能(光)。古人曰“浑身是病(邪实),浑身是药(改邪归正)。”凡上乘根器人多系“病号”出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先让他多吃点苦头。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大器晚成的含义所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在于人类,此三者可以是眼见的世界,可以是耳听的世界,可以是身体感触的世界。但最高境界的感触是在关闭所有气孔达到毫无知觉状态下的浑然一体,此时天人合一,方可归道。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正是一种修行至上的洞悉万物。
下一讲:《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