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档,不吹《哪吒》还做什么影评!!!中国动画崛起

2019-07-29   猫头影

不得不说,今年暑期档玩的就是一个心跳,堪比一场惊心动魄的好莱坞大片。

多部电影接连撤档,曾经预测的“黑马”、“奇兵”都纷纷阵亡,不到最后一天上映你无法预测这部片到底能不能上映。

在缺乏主心骨的情况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横空杀出显得尤其亮眼(以下简称《哪吒》)。

前年有《战狼2》,去年有《我不是药神》,但谁都不会预测到,今年暑期档的“爆款”不是《扫毒2》,也不是《银河补习班》,而是之前并不受重视的《哪吒》。

哪吒在国内的知名度,大概仅次于孙大圣。

这个充满悲剧性又可爱勇敢的“顽童”一直以正面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直到这部《哪吒》,让人大跌眼镜。

史上最丑哪吒

如此丑陋顽劣的形象无疑颠覆了观众的想象,况且还有1979年的《哪吒闹海》珠玉在前,“魔童”哪吒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但这个“混世魔王”版本的哪吒不仅成了黑马,还成了国产片的“救市主”。

短短几天票房超过4亿,单日票房一骑绝尘,豆瓣评分一直居高不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都是一部限量级的爆款。

有人说,它超越了《大圣归来》,是这么多年来最好的国产动画;

但私以为,“哪吒”和“猴王”一样伟大,他俩共同打开了中国动画的新世界,把“旧瓶装新酒”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哪吒》的成功不是运气,而是近几年中国动画的一种良性发展和积累。

在《大圣归来》之前,中国动画已经沉寂多年。

中国动画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岁月,就是《大闹天宫》的问世,中国式绘画技惊四座!

大家都以为这是中国动画的崛起,却没想到中国动画开始走了一个抛物线,自此走向低幼。

而这条抛物线向上升起,明显的向上升起,也是靠一只猴子。在《大圣归来》之后,中国动画如梦初醒,仿佛想起来曾经拥有的辉煌,想起曾经半个世纪在国际动画界的威风凛凛,于是开始了奋起直追。

如今谁能想到,早在六七十年前,中国动画就站在了世界之巅。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震惊世界,“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融合了抗日杀敌的民族精神,一个传统的故事有了独具匠心的演绎。

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制作这么一部长篇动画,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动画制作者。

日本动画界的“天皇级人物”手冢治虫正是在看到《铁扇公主》后受到极大的震撼,决心走上动画的道路,才有了此后《铁臂阿童木》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铁扇公主》的导演,正是后来推出《大闹天宫》的万氏兄弟。

万超尘(左)、万籁鸣(中)、万古蟾(右)

万氏兄弟无愧于“中国动画鼻祖”的称号,中国第一部动画片、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

中国动画就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慢慢长大的,他们把一生奉献给了动画。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是中国动画的巅峰,这一时期中国动画有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不小的轰动。

日本动画界的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曾对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此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的动画片放在日本,是如何都做不出来的。

《九色鹿》、《三个和尚》、《金猴降妖》、《天书奇谭》······在那个各方面都不发达的年代,一群热爱动画的人完成了一部又一部震惊世界的精品。

所有动画人都为此感到骄傲。

但九十年代之后,中国动画的优良传统开始断档,辉煌了几十年的中国动画,还是被商业化的大潮给冲垮了。

虽然偶有佳作出现,但却让人看不到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后的十几年,中国动画似乎陷入迷茫,不知所措地向前摸索。

也是在这个时期,“动画片”似乎成了孩子的专属,低幼化成为常态,成年人对动画嗤之以鼻。

中国动画遭遇了诞生以来最大的问题:它横冲直撞向“钱”飞奔,与过去的辉煌越走越远。

好在在挣扎许久后,中国动画终于爬出来了。

尽管如今的中国动画和巅峰时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并不是遥不可及。

尤其是这部剑走偏锋的《哪吒》,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创新不是瞎编,把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改的合情合理,得到大众认可,符合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哪吒》在内容上下足了功夫。

如今看来,《哪吒》的命运和年初《白蛇·缘起》有些相似;在正式上映之前,都觉得是拿这些经典IP消费情怀,多半又是市场的炮灰;

但起初反响平平的《白蛇》硬是靠后期的口碑发酵成为春节档之前的最大黑马,也一雪出品方追光动画“只重技术,没有故事”的前耻。

而此次的《哪吒》来势更加凶猛,依靠点映的口碑迅速发酵,俘获大众的芳心。

看着如此火爆的《哪吒》,我想每个人都会感到欣慰。

中国动画这几年的进步有目共睹,不断给观众惊喜。

《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大世界》、《白蛇·缘起》、《哪吒》······当代中国动画终于不再是小孩子的专属,而是有了更大的包容。

无论是“故事新编”还是“故事原创”,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一味跟风模仿,而是开创出具有当代民族特色的动画形式。

中国动画并没有一蹶不振,陷在商业化和低龄化的泥潭里无法自拔,而是触底反弹,继续探索,重拾往日的辉煌。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一大批动画人辛苦耕耘所创造的辉煌。

《哪吒》最后一段话写得很好,“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中国动画人也不信命,他们倾尽全力,打破国人对动画的成见和桎梏,创造从内到外都十分成熟的顶尖作品。

看着这个不可一世的小魔王,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动画真的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