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但是养育女儿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如果父母没有把握住这些阶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那么很可能会毁了孩子一生。
郭女士对此深有体会。郭女士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家庭,由于父母都是农民,因此思想比较保守。在郭女士步入青春期以后,她的第二性征开始逐渐出现,但这时候和她同龄的其他孩子都还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让郭女士感到有些担心。
为了弄清楚情况,郭女士向自己的父母寻求帮助,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解答。但是,父母在听到孩子的问题之后,都不愿意解答她的困惑,甚至责备她小小年纪就开始胡思乱想。
在这之后,郭女士便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经常遭到同学的耻笑,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开始排挤、冷落她。这些情况导致郭女士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甚至一度出现抑郁症状。
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郭女士才渐渐从自卑当中走了出来。
其实和郭女士有着类似经历的孩子并不在少数,而之所以就出现这些问题,正是因为父母没有把握住女孩成长过程当中三个最为重要的阶段。那么,这三个阶段到底是什么呢?
1、性格养成阶段
每个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父母后天的言行举止影响而逐渐形成。也就是说,没有品性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一般来说,孩子的性格养成阶段一般集中在0至6岁之间。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没有帮助女儿养成一个健康良好的性格,那么她们今后的成长发展必然会收到这种不良性格的阻碍。
2、意识塑造阶段
女孩在5岁至14岁之间会出现各种认知并逐渐整合成为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将是她们今后待人处事的重要依据。如:性别意识、行为意识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与完善的。
如果父母没有把握住这个阶段的教育,那么女儿很可能对两性认知产生一些误解,甚至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而这都将成为孩子今后发展的桎梏。
3、身体发育阶段
研究表明,孩子的身体发育阶段集中在10岁到20岁之间,其中男孩和女孩还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女孩的身体发育会比男孩来得早一些,主要集中在10岁到18岁。
由于每个女生的体质都不太一样,所以她们的身体发育有可能会出现提前或延后的情况。对此,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与引导,让她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不会导致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那么,面对这三个阶段,父母应该给女儿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1、培养良好的性格态度
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环境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有时候即便父母没有出现一些不良的言行举止,孩子依然有可能因为他人的一些不当言行而产生不良性格。例如经常受到长辈宠溺的女孩容易变得骄纵任性。
因此,父母除了要重视对女儿良好性格的培养以外,还要及时纠正女儿的一些不良的言行举止,避免其影响女儿的品性发展。
2、传递正确的意识认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孩子对于大多数事物的认知都源于父母的教育。因此,在意识塑造阶段,父母应该尽可能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认知,以免他们今后出现不合时宜的举动。
3、进行必要的两性教育
女儿在渐渐步入青春期以后,不仅会出现第二性征,而且同时将伴随月经的出现。这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进行必要的性教育,确保她们能够正确看待这些生理现象,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与焦虑。
此外,作为弱势群体,女性往往很容易受到他人的伤害。为了更好地保护她们,在青春期到来之后,父母要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尽可能避免她们受到外界伤害。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