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之奴:欠债百万,也要买买买

2019-09-17   社长本色

本文首发于【社长本色】VX公号(ID:wxgs-sz),欢迎搜索关注!


23岁的小许(化名)决定跳楼。

距离他从南京航空大学毕业才2个月,原本准备继续读研。

他在跳楼前给同学发了一条信息。


“我是个混蛋,只希望来生给你们做牛做马,对不起!”

“我这样不负责任的混蛋,应该会下地狱的吧。”

然后,这个年轻人从某酒店一跃而下,主动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小许坠亡的酒店窗户(图源:小许伯父供图)


看遗书的字面意思,他是因为抑郁症而自杀,而抑郁症背后是什么?

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是56笔网络贷款,合起来利率高达199%!

然而就在他去世的第二天(2019年9月1日),小许的父亲、爷爷奶奶均收到贷款平台的催收电话。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却还要继续帮他还债。

校园中的“连环杀手”

大学生的屠宰场


被校园贷害死的大学生,小许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2019年8月7日,来自海南的女孩梦梦(化名)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喝下白酒并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木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她在遗书中称自己欠了25万余元,其中包括借朋友的,也有贷款来的,全部被“平台”诱导充值了,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郑德幸的遗书


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郑德幸,先后在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元,无力偿还。

在贷款方多种手段催债之后,他从青岛市一宾馆8楼跳下死亡。

2017年9月,21岁的陕西大二学生朱毓迪贷款20多万,无力偿还时跳江自杀。

2017年4月,厦门华厦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深陷校园贷,被发裸照催债,在泉州一宾馆烧炭自杀。

她在“今借到”累计借入57万元,累计笔数257笔。

2016年12月,网上流出10G大小的女大学生借款裸条视频。

多达167名女大学生,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及视频被公开。

郑德幸2016年在贴吧的帖子


跳楼的郑德幸去世之前,曾在百度贴吧写了一篇帖子。希望大家以他为鉴,远离校园贷。

没想到,这个帖子成了校园贷受害者的树洞。

每个回帖背后,都站着一个被逼入绝境的年轻人。

相信大家对校园贷并不陌生。

说简单点,它的直接目标,就是在校大学生。

只要有学生证、身份证、电话号码,就可以快速低息贷款。

校园贷平台“分期乐”


这类借款机构,打着低利率的旗号,实际上却变相地增加贷款利率。

本质上,它还是高利贷。

更可怕的是,钱这个东西,借得越多越麻木。

可能天早就塌了,而你还不知道。

有个学生在二十几个贷款平台借了60万,差点就跳海了,幸亏孩子妈发现得早。

在记者调查的时候,发现他前后真正拿到手的,就是4万多人民币,其余的,都是利息和代理的抽成。


高利贷、裸条、自杀……

正是因为校园贷不断爆出的各类负面消息乃至恶性事件,监管层的态度也不断收紧。

从2016年5月之后,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不断针对校园贷出台文件,监管态度十分严厉。

然而,校园贷为何屡禁不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共有超过100家校园贷平台。

而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智库”发布的报告显示,内地大学总数3600家,大学生2600多万名。

按照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估算,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人民币。

利字当头,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帮助年轻的你提前实现梦想。”

他们打着各种旗号,变种和伪装的花样超乎你的想象。

套路贷杀不尽

春风吹又生


校园贷其实就是套路贷的一个进化体,2014年兴起,2016年彻底爆发。

大学生,套路贷的优质群体。

大学生算不清高利贷的利息,并且对社会套路和身边人的防范心过低。

大学生钱多。

虽然自身生活费有限,但背后还有不会见死不救的父母,有钱。


大学生好推广。

只需要搞定几个学生干部,在校园随时可以拉一批人推广,还可以以做兼职和实习名义搞。

大学生欲望大。

正是血气方刚、爱攀比、虚荣心旺盛的年纪,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用的好的,自己也想要。

大学生容易催收。

因为年轻,要面子,所以一旦威胁告知学校老师同学,往往就会就范。

另外很多学生对贷款本身也不够了解,容易被欺骗威胁。


这一切要素聚集,校园贷失控了。

社长公司最近新来了几个应届毕业生,他们毕业于不同的大学,但都表示校园贷广告无处不在。

“虽然学校也有提示让学生远离校园贷,但身边还是有数不清的同学深陷其中。”

新同事说,大学生贷款大多是为了买买买,又或者为了变美。

“拉双眼皮这种算基础操作,我们一个班可能就有十几个。如果大动,就需要医美贷了。”

这些小广告躲在学校公告栏、食堂、寝室门、书桌、厕所墙上的小广告里,在学生面前不断刷存在感。


而最致命的广告,来自学生本身。

很多学生甚至成了学生贷的校园推广大使。

他们躲在QQ群里,随手一搜,数以万计。


他们躲在朋友圈里,用奢侈品引诱你,用“白拿”欺骗你,比代购和微商还勤奋。

这些人为了一些提成,拼命帮学生贷拉人头。

社长说过,大学生脸皮薄,而且容易轻信同学,很多人都是被同学骗的。

这就爆发了很多问题,恋人之间互相骗,学长骗学弟学妹,室友骗室友,为了钱,人人都可以是恶鬼。



MMM借贷平台


而这些套路贷,不仅用超出常人的利息收割学生,同时也在搞着别的把戏。

利滚利,砍头息,借新还旧,骗资料,假下款,推荐更多贷款机构,这些都是基础操作。

拆东墙补西墙,很多学生被催收逼得跳楼,很多家庭被利滚利的几十万拖垮。

这就是“套路贷”的开始。

如果你是女生,还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走投无路的女生,会被中介建议做“裸贷”。

一张身份证,一段全裸视频,来钱更快。


女生们以为自己还完款,对方删除视频,事情就过去了。

不知道该说她们天真,还是傻。

裸贷视频,早已形成一个巨型产业链。

从你交出视频的那一瞬间开始,人生就再也不属于你自己了。


还有威逼利诱女学生,去做一些特殊服务的案例,更是不少。

有借贷机构专门用套路来逼女学生下海,为当地夜总会提供货源,还能收一些服务费提成。

在高利贷眼中,学生没钱不要紧。

年轻的肉体,本身就是钱。

再之后,还有捐卵还款。


社长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地下捐卵市场的产业链,始作俑者还是套路贷(点击文末关键词“捐卵黑市”回看)

在榨干你的身体之后,校园贷还要你交出所有亲友的联系方式。

连带你自己的身份信息,都可以打包出售。

最后,哪怕你砸锅卖铁,咬着牙把债还清了。

放贷机构还是有办法,再给你开一刀。


借过校园贷的学生,都怕自己的就业受到影响。

如果这时有人说能消除校园贷额度,他们一定是趋之若鹜的。

正中诈骗团伙的下怀。

近日梨视频报道,南宁一位财务管理专业应届生投诉称,2天内被“分期乐员工”骗走7万多元。




对方以“注销学生账户,否则会影响征信”为由,引诱下载多个APP借款并转账。


骗子为了获取信任,还给学生发来了营业执照。


该学生第二天才发现被骗,不仅账号没能注销,对方还消失了。

校园贷就像一个大学生的屠宰场。

不榨干年轻人最后一滴血,他们绝不善罢甘休。

但潘多拉的盒子已经被打开,又怎会轻易合上?

放贷机构的最终目标,也不是大学生,而是你爸你妈你爷爷你奶奶你祖宗八辈的积蓄!

你当初借贷被迫交出的联系方式,刚好派上用场。

慈祥和善的放贷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残暴的催债人。


各种各样的谣言和裸照,一键群发给你所有亲朋好友,就问你怕不怕!

天下哪个父母,能让孩子的前途受这样的耽误,哪个不是砸锅卖铁把钱还上!

放校园贷的人,就是利用了家长们一定会给孩子还钱的心理,才肆无忌惮地把魔爪伸向大学生!

中国最大的催账团队

一人贷款全家连坐

2017年,以校园贷起家的趣店在美高调上市,引发了全社会对现金贷的关注和讨论。

其实,在趣店成立前一年,捷信已经在各地试水校园贷。

比起张扬的后起之秀们,这位行业鼻祖显得有些过分低调。


捷信集团隶属于捷克最大的企业PPF集团。

其控股人皮特·凯尔纳以155亿美金的身家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第88位,多年来都是中东欧七国首富。


中国、俄罗斯、捷克、印尼、印度等在内的9个国家,都有皮特·凯尔纳的生意。

他的财富秘诀,就是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高利息的小额贷款。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自2004年进入中国,这家纯外资的金融公司,如今已经成了中国的现金贷之王。


高利率一直是捷信的标签之一。

不过在它看来,这样的高利率是合法的,挂牌金融机构打擦边球。

年轻人几乎享受了全中国最为便捷的贷款服务,如今捷信审核一笔贷款的时间已经缩短到10秒。


而另一边,捷信在聚投诉上累计投诉量已经超过了11370件,主要聚焦于高利率、暴力催收、销售误导或者合同变更等事项。

是的你没看错,暴力催收,是捷信最擅长的业务之一。

捷信供养着几乎是全球最大的一支催收团队。

招股书显示,捷信在全球拥有电话代理和实地催收代理23000人。

并且捷信在各地都拥有自己的上门催收队伍,这是绝大多数网贷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


捷信官网上,招聘外访催收员的信息就有230条。

这些招聘信息显示,甚至像神农架这样人烟稀少的地区也设有外访催收岗。

捷信在多家招聘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这些催收员的工资基本3000-800元不等,招聘条件中甚至注明“退伍军人优先”


呼死你、在墙上涂油漆、半夜去你家敲门,都是常规举措。

暴力催债,人身拘禁,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承担苦果的,永远是借贷者的家人。

他们不仅要面对天价债务,未来还要在担惊受怕中生活。


据西安晚报报道,23岁的大四学生小谢22个月校园贷61次。

之后收到催债人发来的一张合成图片。

上面有小谢的照片、身份证和淫秽图案,还有一段他们母子乱伦的文字,威胁要群发。

为了给儿子还债,小谢妈妈变卖宅基地,向亲戚朋友们举债。

帮儿子还完21万后,剩下的5万还在按周产生利息。

还有无数家庭,因为校园贷家破人亡。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辛辛苦苦18年,终于把孩子送进了大学。

没想到,大学里不只有象牙塔,还有校园贷。

本以为可以安享晚年的他们,不得不用余生来偿还这个悲剧。

借贷机构最无耻的一点是:

喊着让学生快来借钱,借了钱的生活快活似神仙。一手拿着小广告,一手拿着身份证,借钱so easy!

好像你借了不用还似的,好像还钱的时候,他们还这么慈祥可人似的。


社长强烈建议,所有平台播放的贷款广告,都要像国外的香烟广告学习。

香烟广告会把抽烟患病的惨状,都印在烟草包装盒上。

我们也应该把贷款后被讨债公司追打的惨状,印在校园贷的广告上!


让所有人都看看,尤其是学生,警醒一下。

校园贷之奴

被消费欲望吞没的年轻人


窦文涛曾在“圆桌派”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认识一个小伙子,因为妈妈做生意莽撞亏了钱,每个月都要帮着妈妈去还外债。

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情况,小伙子花起钱来一点都不含糊。

有一次直接花了1万多块钱买了一件风衣。

当时,窦文涛知道价格后都吃了一惊。

“我的天,我都觉得贵啊!”


要知道,说这话的窦文涛,早在11年前就已经品牌价值3.3亿元了(数据来源于2008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榜)。

消费不起的人出手大方,消费得起的人反而却觉得太贵。

你也许会说这是两代人消费观念的不同。

但是对这个男孩来说,买1万块钱的风衣,是他能在朋友圈站稳脚的刚需。

别的同学都用苹果三件套了你用不用?

别的同学都穿名牌了你穿不穿?

别的同学都在出入高档会所聚会了你去不去?

别的同学都整容变美了你整不整?

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吃、穿、住、娱乐都要好的。

如果没有校园贷,他们即便想这样,也是没办法的。


校园贷,正在绑架并奴役年轻人的生活。

社长真心想提醒一下,不要碰校园贷!

多看点新闻看看别人的血泪教训好吗?

你家里的收入能够让你预支消费吗?

不要被消费主义冲昏了头脑啊各位!


还有家长们,不要以为几句叮咛,几句嘱咐,几顿说教,就能让孩子远离校园贷。

你们不是在跟一个人战斗,而是在跟一个由“心理学专家们,贷款老油条们,营销高手们,资本运作高手们,校园代理万人迷们”组成的团队在战斗。

他们占据了电视,网络,楼道,宣传栏,公交牌,大学友情。

而你,只能依靠亲情和孩子的信任。

你要一直关心孩子,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意识。




如果国家暂时无法监管到每一个个体,那么家长就是最应该负起监管责任的那个人。

别让你的孩子毁在网贷上。

你网贷过吗?

你身边有深陷校园贷的朋友吗?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欢迎移步到【社长本色】VX公号(ID:wxgs-sz)评论留言,公号精彩留言有奖!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