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家长的3种行为破坏孩子的保护层,孩子易生病,很常见

2019-07-16     栀耳先生

小外甥亮亮才8个月大,却三天两头生病,很多次都是因为咳嗽引发,每次总是在医院折腾四五天,靠打吊瓶、吃各种药物等熬过去,折磨的孩子精神不振,气色不佳。

到底亮亮为什么会这样,医生给出的解释是孩子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支气管很容易出现炎症,进而导致了孩子易患肺炎。亮亮奶奶不能理解,孩子平时吃得好,喝的好,全家人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孩子身体怎么就这么容易生病呢?

医生也说了,追根究底是孩子脾胃虚弱,免疫力太差了。要知道,脾胃是孩子的后天之本,免疫力是人体的一层“保护膜”,其中肠胃占免疫系统的80%。然而孩子尚处于发育中,脾胃娇嫩,消化能力有限,肠胃免疫的发育尚未成熟,再加上父母们的“过度关心”,很容易就破坏了孩子已有的免疫力,增加孩子生病的频率。

1、过度消毒

说道病毒细菌,多数家长就恐惧,担心孩子会因它们而生病,经常性拼命的把宝宝穿的、用的消毒,更甚至有些家长每天都把宝宝房间打扫一遍,每个角落都喷洒消毒液,恨不得宝宝无时无刻都处于一个无菌环境里。

事实证明,想要完全隔绝细菌是完全不可能的,有些喜剧吗是存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中的,能够帮助人体消化,增强免疫力,是一些有益细菌。所以,对孩子来说,真正好的成长环境时不需要过度消毒的,会破坏孩子的免疫力,增大孩子生病的风险。

2、乱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孩子一生病,都要给孩子服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对许多细菌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相反,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孩子肠胃菌群的失衡,降低孩子肠胃的免疫能力,如此一来,孩子的免疫力下降,是很容易受外邪侵入,经常生病。

3、喂养过度

很多父母信奉:“孩子吃得多长得好”,尤其是老一辈,所以总是敦促或强迫孩子多吃点,还总是隔三差五给孩子补一补。殊不知,这样做会增加宝宝的脾胃负担,损伤宝宝肠胃,造成宝宝积食,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难,进而影响孩子免疫系统的建立完善。

对于孩子来讲,免疫力值得强弱十分重要,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因此,想给宝宝一个健康的体魄,少生病,家长就得注意调养孩子的脾胃,可以经常给孩子补充双低聚乳清,来帮助宝宝增强脾胃运化,促进肠胃的消化能力,让孩子肠胃好、消化好、吸收好,抵抗力增强,少生病。

不过有一点,家长是要注意的,除了调理孩子的脾胃,也不要让自己的行为,破坏了孩子的免疫力,增加孩子生病的几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uAjBGwBmyVoG_1ZBN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