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里,晋江英林嘉排村的革命火光

2019-09-18     晋江乡讯

在重庆市的铜梁县,有一个叫做少云镇的地方。这个地方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邱少云而改了名字。这样的事情全国各地都有,是后人纪念革命烈士的一种做法,在晋江也有不少。英林镇嘉排村,就是为了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姚嘉排。还有深沪的运伙村,以及东石的光渺村等等,这些村子名字的由来都和革命烈士有关系。

《老闽南》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咱的爱国情怀”带您走进英林嘉排村

视频加载中...


嘉排村位于英林镇南部,原名叫伍堡村。五代时,伍姓商人载货时遇到风浪,避入陈坑澳,他们用货箱叠为碉堡状作为临时住所,后来伍氏就在这里定居并建立村落,故称伍堡。

革命烈士姚嘉排的事迹

1918年,姚嘉排出生于伍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解放战争时期,他是游击队的接头户,在1949年塔头村反清乡战斗中牺牲。

晋江文史专家 粘良图:村子命名、街道命名,《地名管理条例》中有规范性的要求,要避开人名,革命烈士和历史文化名人除外。

在嘉排村,很多孩子是听着姚嘉排的故事长大的。今年80几岁的姚贻集曾经是当时革命的见证者,姚嘉排的事迹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英林镇嘉排村村民 姚贻集:以前他开了一家小店,是一个地下据点,地下党和群众都来这里集中。

英林镇嘉排村村民 姚贻集:当时国民党抓壮丁,地下党就联系、组织群众,和国民党对抗,很危险,被抓到了要杀头的。而且还要隐姓埋名,所以他们牺牲了以后,后人想了解一些关于他们的事迹,也很难找到资料。

嘉排村一直有着浓厚的革命氛围。1937年,晋南工委书记李刚来到这里,以任教为名, 宣传抗日,在这里撒下了红色种子。到1948年,村里已有了四位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则更多。他们不仅在村里宣传前线的捷报,而且组织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英林镇嘉排村村民 姚贻集:国民党抓壮丁,见到人,见到年轻的就抓。我记得我小时候,这里被抓了很多人,抓到了型厝某个人的房子里。地下党就组织群众,要去把他们抢出来。他们跑,我们抢,就被地下党和群众包围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把人交了出来。革命者就是有这样的气魄,如果你怕死就不要革命。

在地下工作者的组织下,群众革命热情高涨。他们积极参与革命宣传、印发传单,甚至是参加武装队伍。1949年5月,在塔头反“清乡”的斗争中,参与的人数就上万。

英林镇嘉排村村民 姚贻集:这是一栋华侨的房子,国民党反动派来清乡的时候,总部设在了这里。从这边过去这片高地叫做“印山”。

地下党发动几万人民群众,把这里包围了。四月初四塔头刘村佛生日,很热闹,村民的亲戚朋友都来了,初五天刚亮,清乡的国民党军队进来了,我从我姐姐家出来,看到地下党的年轻人已经组织起来了,村里很安静,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到。

姚嘉排女儿记忆中的父亲就在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即将在天安门前升起的前夕,姚嘉排壮烈牺牲。他牺牲的时候,仅仅31岁,家里留下了妻子和两个年纪很小的女儿。

姚嘉排女儿 姚秋红:这张相片是我的父亲姚嘉排,这张是他的烈士证明书,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很遗憾,没能和他合个影留念。

姚嘉排女儿 姚秋红:我是听我母亲说的,她说有一天,父亲要去塔头刘的时候,不知道要去干嘛,这个他没说。母亲跟他说,排啊,你别去,明天小弟要结婚了,你别去,改天再去。他说我去一下,事情办好了我就回来,你别担心,没想到就在那里牺牲了。

根据《晋江市地名志》记载,为了纪念姚嘉排烈士,伍堡村改名为嘉排村。这位年轻的英雄,永远活在了生他养他的这个村子里,他的精神也成为引领后人的一面旗帜。

粘良图:用烈士名字命名村子,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铭记烈士的丰功伟绩,发扬革命的传统。比如在嘉排村,每年到了清明节,老一辈的就会跟年轻人讲述烈士过去的事迹,让大家来向烈士学习。

嘉排村的日新月异

嘉排村地处沿海,各地运到这晋南的物资,不少要在这里运转。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批准广东和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晋江便开始在全县开展“来料加工”业务,仅仅三四年的时间里,嘉排村就签订了成百份来料加工合同,办起了大大小小上百家服装厂,这成了嘉排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嘉排村在原来农村城镇化的基础上,加快了村里基础设施的建设。先后建起了南湾公园、敬老院、文体中心。今天村民茶余饭后的消遣越来越多,日子过得舒适又惬意。

如今,嘉排村先后被授予“泉州美丽乡村”、“首批晋江最美乡村”等称号,实现了从滨海农村到美丽乡村的转变。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嘉排人仍然不忘在行动上践行姚嘉排的精神,每当村里有需要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在靠海的地方几次修海岸,但是因为资金问题,修好的堤坝都没能坚持太长的时间。看到这种情况,村里的华侨姚望深和姚祖烈在1987年的时候,就捐了100万元,终于把海岸修好。

原来的海岸虽然早已被沿海大通道所取代,但是当时修堤坝的时候所留下的“望祖”两个字,不仅出自两个出资者的名字,还有一种守望故乡、守望祖国的含义。

来源:晋江电视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sxkRm0BJleJMoPMblib.html





















来,甜一下

20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