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万年薪P8征婚被嘲翻天,问题到底出在哪?

2019-09-29   油炸绿番茄

有个博主在微博替他的粉丝征婚,一下征上了热搜:

按理,京户、名校学历、大厂工作,三居室,五六十万的车,170万年薪,手里还有不少于两百万的现金流,放到相亲队伍中算相当不错了。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条看上去挺普通的征婚,下面怼他的人简直不要太多,拿着放大镜一条一条讽刺挖苦他,个子矮,家庭差,除了收入高点没啥优点,要求还高。

还有人表示:170万的收入也没多高。

这个博主不甘心,又连着发了两条替程序员说话,发一条网友在下面骂一条。

程序猿是一种习惯单线程思考的物种,做事比较追求简单高效,但是把条件这么一条条列出来,却让广大女性产生了被冒犯感。毕竟这年头,大家都只想挑拣别人,拒绝被挑拣。

我们来技术分析一下这个程序员的征婚启事,先说他自己这一趴吧。

身高和出身是最大的两个硬伤。

个子矮。相亲铁律,男170-175,女160-165,注水重灾区。

170的要报172,172的敢报175,至于报170的,能有168就不错了。这个身高,放女生里都不算特别高的,别说男生了。

出身低微。父母务农,目前还在打工。面对质疑这个男生还专门解释了一下,不是姐弟俩不孝,而是父母习惯了有事情做,不想闲下来。

这两点,确实是后天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

不过对于不介意身高的女孩来说,我倒觉得这个家庭是可以考虑的,因为他的父母一把年纪,明明可以靠子女了却还在打工,说明不好吃懒做。不是农村男就绝不能嫁,而是寄生虫式的家庭绝不能嫁。

儿子培养成才,姐姐也靠自己进了体制内,在农村来说教育算相当成功。

这不就是一代比一代努力去改变阶层的典范吗?

再说他的择偶标准。

程序员对自己的标准基本都是可量化的,对另一半的标准却分成了可量化与不可量化的两个层面。

咱们先来说可量化的这一趴吧。

身高不低于162,学历211,月入不低于1w,90后,最好是独生子女,最好是南方人。

自己不高,所以希望另一半不要太矮,不然确实影响下一代。162的身高,在女孩之中也算非常普通了。

自己是南方人,所以想找南方人——我认识的大部分南方人都喜欢找南方人,可能还是觉得南北生活方式差异有点大吧。至于包邮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也是很实际的考虑。

希望女方是独女——自己的父母没法帮忙照顾孩子,所以女方的老人最好能搭把手。他还考虑到了未来女方老人具体的养老问题,说明并没有一味索取,也想了如何付出。

对此不屑一顾的,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他想得有多周到了。我有个朋友,俩人都不是独生子女,老人没一个能来帮忙,工作丢不了,保姆不放心,所以憋到三十五了都不敢要孩子。

不过90后的城市女孩,独生女的几率是很高的。

至于211,不少人都有点学历执念,觉得名校毕业代表智商高,学习能力强。

但事实上,这种要求也就相亲时才会提,生活中认识的女孩,如果其他样样都好,你根本不在意她哪里毕业。

对方的收入这一块,在北京,1w已经逼近生活底线了,低于这个收入活下去都难。而且一个本科211毕业还漂亮懂人情世故的女孩,收入怎么可能低于1w?

所以如果让我总结,核心条件其实就是211毕业、最好是来自江浙沪城市的女孩,她们中大部分都能满足独生子女、身高162以上和月入万元的条件。

单就上述条件来说,其实真的还好,没有什么特别不切实际的,也基本在好实现的范围内,毕竟这年头养个猫标准都很高了:

他想拿自己的长板换别人的长板,姑娘们愿不愿意是一回事,但从相亲条件上说基本算等价交换,并没有要占便宜或者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但我对这个小伙子的相亲市场也并没有那么看好,因为他还提出了一些不可量化的标准,比如“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外表可人……”。

我个人觉得,这些虚头巴脑的废话在相亲约见时是可以直接忽略的,十个女人相亲九个都给自己贴上上述标签,没人说自己性格泼辣长相丑陋。

说白了就是看感觉,情人眼里出西施。

但如果他相亲失败,问题也一定会出在这些不可量化的标准上。因为它们是弹性的,看你往哪弹。

如果上述标准只是随便一提,有眼缘,舒服即可,那么找个理想伴侣就很容易。

如果他的外表可人对标的是刘亦菲,温柔贤惠的目标是刘慧芳,那可能就微乎其微。

而且又爱打扮还又贤惠能顾家,有点强人所难。

我建议他降低其中一两条不那么兼容的要求,把门槛放宽,会豁然开朗许多。

这个小伙子在这则征婚启事里暴露的最大短板并不是矮,也不是农村出身,而是略无趣。

谈到自己的时候,除了钱你看不到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了,人生大概率两点一线,发际线到哪了还不好说呢。

往好里说,这样的人踏实,是过日子的料。他的征婚很真诚,句句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个一心冲着结婚去的实在人。往不好说,那就是从他的征婚上基本只看到了搭伙过日子,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他可能还有很多优点,只是没有提。这就是网络相亲最大的问题,彼此都不知道那杆秤到底在哪里,于是只能把各种条件那么一罗列,总要和现实有些差距,又很容易因此被误读。

试想,一个家境不错,漂亮得体又聪明,读书还好的女孩,从小在学校也是被很多人追的小女神级别了。如果一个男生只是收入还不错,从征婚启事里看不出什么优点,那么对她的吸引力绝不会太大,可能连面都不想见一下。

但如果是生活中认识的这个男孩,发现了文字里见不到的闪光点,就有爱情的可能。

所有的征婚条件都应该只是一种随时可调的试探, 婚姻毕竟不是按图索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