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何讨厌父亲?爸爸没有清楚表达爱意,3招赢得孩子的亲近

2019-10-28     布丁妈妈私享会

“爸爸,你走开,我讨厌你”小云云对着接近她的爸爸大喊,并且小云云迅速走向妈妈身边。小云云的爸爸很郁闷,不知道为什么孩子这么讨厌自己,每一次想要跟孩子亲近,结果孩子都是这样对待自己。

小云云的妈妈也是很无奈的对小云云说,“这是爸爸,爸爸很爱云云呢,跟妈妈一样喜欢跟云云一起玩”,但小云云依然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愿意接近爸爸,依然窝在妈妈怀里。

这个情况,各位爸爸妈妈有没有见过,有的家庭中是孩子着不着就讨厌爸爸,询问原因也得不到很好地一个回答,被讨厌的那一个只能很无奈的看着孩子自己玩耍,内心的痛苦也无从诉说。

为什么孩子讨厌爸爸?

按理来说,孩子与父母之间是最亲近的,并且应该是具有很强烈的依赖性,但孩子却恰好相反,表现出这种抗拒父母的亲近,让亲近者无所适从。

孩子讨厌父母,更多的时候是讨厌爸爸,可能是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爸爸在日常中没有做到对孩子的很好满足:

孩子询问时候,爸爸忙着打电话或者玩手机;

爸爸与孩子的亲近时,孩子一哭闹就开始急躁;

爸爸不能给孩子讲故事;

孩子需要爸爸,但爸爸不以为意;

……

孩子是敏感的,也是容易满足的,但如果爸爸自己都没有做到对孩子的耐心和认真,怎么能够要求孩子给予爸爸更多的支持呢,无怪乎不亲近。

爸爸带孩子有什么好处?

有研究表明,爸爸带孩子,智商会更高,也有研究表明,孩子经常与父亲玩耍,孩子反应会更灵活,并且教育专家也很赞同父亲参与到育儿中,更容易将孩子品质培养的更好。

1.习惯培养

如果说妈妈是勤劳小能手,那爸爸就是“懒惰”的代言,但这种“放手懒惰”带给孩子的反而是不可估计的好处。因为爸爸没有动手,孩子就必须要学会自己动手,这种自理、自立的能力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了孩子身上。

父亲教给孩子的是生活中每个人生存必须要掌握或者说习以为常的习惯,并且靠鼓励孩子的主动性去完成,这与妈妈们带孩子完全不同。这种情况更有助于孩子独立,也有助于孩子独立思考。

2.知识储备

父亲与母亲因为男女自身的差异,自然对于事物的看待存在差异。男性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外界的一些大局,比如对于体育、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要远远大于女性,父亲带孩子过程中,不自觉地就能够将孩子的视野开阔,甚至还会因为这种开阔让孩子产生更多的灵感,并对这些看似枯燥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3.全面发展

孩子成长讲究全面发展,母亲的温婉,父亲的刚毅,这些都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品质,但如果只有母亲的陪伴,孩子就会缺少一些阳刚之气,所以父亲可以补充孩子缺少的那一部分坚强勇敢表现。

母亲对孩子各种呵护,父亲是对孩子进行各种锻炼,只要不触碰底线,任由孩子折腾,这样给了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能够获得更多有趣的生活经历,这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爸爸该如何与孩子亲近?

孩子讨厌爸爸,主要在于父亲没有真正的放下身心去陪伴孩子,孩子感受不到爸爸的那种爱意。但不管怎么样,爸爸不应该因为孩子的讨厌就想要远离孩子,反而更应该做的是接近孩子,慢慢的用心的走进孩子,获得孩子更好的支持。

1.一家人团结有爱

家庭是孩子的基础,也是孩子的依赖。父母恩爱,家庭美满,哪怕添上一个孩子,也会让夫妻关系更加亲密,而不是因为孩子的问题产生重重矛盾而不解决,甚至变成对婚姻的质疑。

妈妈承担着爸爸不能够想象的重担,不管是从孕育的过程还是到孩子真正的诞生,这一切妈妈都在努力坚持,甚至晚上的哄睡,孩子的各种依赖,孩子的情绪变化,等等,妈妈都可以很用心很耐心的安抚。

爸爸需要在妈妈做这些的时候请给于宽容与理解,并且愿意为这个爱的结晶更加疼爱妈妈,一家人并不因为这种琐碎的事情打扰本身的幸福。爸爸妈妈表现恩爱,孩子内心也会安全感十足,因为他得到的是双倍的爱意,以及家庭的温暖。

爸爸爱妈妈,并不仅仅是这种互相照顾,更重要的是不管任何场合都要给妈妈一些宽容与理解,更重要的是陪孩子一起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比任何语言表示都要有力量有说服力,孩子也会在这种爱的潜移默化中更快的成长起来。

2.对孩子多些陪伴

前几日出差,我与几个朋友约,我们边吃边聊,差不多晚上八点左右,其中一个朋友说我先跟小可爱视个频报个到,果然当着我们的面就跟孩子视频,从孩子对他的那种态度,很明显的就可以看出日常中朋友对孩子的那种亲密,这不是演戏,是真实的孩子对朋友的依赖。

如果孩子对爸爸比较冷淡,爸爸就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因为陪伴的太少,还是玩耍的太少,等等,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爸爸天生要比妈妈迟钝一些,特别是这种对待孩子的感情方面,爸爸自身比较严厉或者自身要求严格,所以对于宝宝要求会过于严厉,请爸爸们在对孩子严厉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孩子的年龄,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愿意跟爸爸一起玩耍。

3.爸爸对孩子多些宽容

孩子受个体成长的影响,他们并不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和思路,所以在面对一些事情的选择或者实施的时候,爸爸不要太过于要求苛刻,毕竟孩子的想法有限,他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真的有些错误,爸爸也请用心的耐心的温柔的指出,对他们多一些小宽容。

日常中,爸爸与孩子玩耍,除了一些打打闹闹,还可以玩耍一些孩子比较喜欢的游戏,可能游戏很幼稚,但只要孩子喜欢,爸爸又有什么架子呢?亲子关系融洽靠的就是互相之间的亲近,互相之间的互动。

当然,爸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在宝宝本来玩耍很好或者很开心自己玩耍的时候,为了展示自己对孩子的有爱,动动孩子戳戳孩子,导致孩子不耐烦,甚至会大哭,回头爸爸还会说孩子不懂事。其实这是爸爸不懂事,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认真工作,别人跟你这样闹,你是不是很烦,同样的道理,孩子也会很恼怒,但并不因为这件事不喜欢爸爸而已。

很多人会说,父亲与儿子容易反向,事实上这与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有关系,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反向,想要孩子粘着父亲,父亲也得有孩子可以粘的资本。

孩子愿意与父亲玩耍的时候,父亲请忘记所有跟孩子投入的玩耍,但孩子独立思考的时候,请父亲放开你的手,让他们独立思考,给予他们成长的个人空间,这样下去,孩子会敬重父亲,同样也会与父亲成为一对好父子。

【文/布丁妈妈私享会】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用爱分享育儿经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hcwFm4BMH2_cNUgqh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