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
作者 | SOOF
市场经济下,谈钱不但不伤感情,也并不有辱斯文。很多同学关心自己博士毕业的时候能拿多少钱,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此前华为百万年薪招来的 8 名应届天才的新闻点燃了社交媒体。
图片来源:微博
书中自有黄金屋。华为开出的应届博士高薪,给“读书无用论”一记响亮的耳光。
但也让其他绝大多数专业的博士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同样是博士,不同专业之间的收入差异,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追赶。
生物医学专业收入尚可
为了了解生物医学专业毕业的博士的收入水平,笔者专门统计了知乎相关回答中的年薪情况。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从笔者的统计结果来看,毕业两年内的博士,因毕业院校、择业地区和行业(主要区别是高校和公司)不同,年薪范围在 14 万到 80 万,大部分年薪都在 20 万以上。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知友们的回答,并非孤证。
7 月底,某求职网站发布了最新的《2019 届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报告》。高学历代表高薪酬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博士毕业生的薪酬远超硕士。
根据统计,博士毕业生平均能拿到 15355 元月薪,硕士毕业生能拿到 8777 元,本科毕业则只能拿到 5999 元月薪。博士学位超过硕士学位与本科学士学位之和。
图片来源:梧桐果
博士毕业之后的去处多是两个:进公司和进高校。
选择进公司,应届博士毕业生的月薪大概在 14K 到 18K,高一点的公司能给到 20K,外加年终绩效,年薪 20 万以上问题不大。
如果进高校,则要看头上有多大的“帽子”,“帽子”往往由毕业院校和所发文章决定,直接关系到博士的年薪,以及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
与其他专业博士的平均收入比较,待遇并不差,但与热门专业相比,差距在一倍以上。
如果是在一线城市,20 多万的年薪,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影响博士收入的诸多加成因素
综合分析这份薪酬报告及相关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影响博士收入的诸多因素。
1. 毕业学校和就业地区偏差
首先,要看到这份数据背后的两个天然偏差。
一是学校的偏差,具有博士学位点的高校,一般都不会太差,名校毕业本身对薪资就具有一定的拉升作用。
二是地区的偏差。博士毕业生选择就业时多留在北上广等东部发达地区,而硕士和学士则有部分去往西部地区就业,不同地区的平均薪资差距也放大了学位之间的平均薪资差。
图片来源:梧桐果
2. 地方引进博士人才的政策因素
考虑到各地政府对人才的争夺,博士毕业生即使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省份就业,也经常可以得到相关的人才补贴。
按照省份统计博士毕业生的薪资,除北上广三省外,四川、重庆、广西、湖北、贵州、江西、安徽等七省的博士毕业生薪资分列第四到第十,这显然是因为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博士毕业生的人才政策力度。
可见,政府补贴也放大了学位之间的平均薪资差。
图片来源:梧桐果
3. 就业年龄的差距
就业年龄的差距,也放大了学位之间的平均薪资差。
所以,在看到博士毕业生薪资远超硕士和学士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诸多因素带来的收入差距。
如果纯谈赚钱,博士毕业后的看似高薪酬背后,就未必是高性价比了。
如何理解博士的收入低性价比的现状?
其实不仅是博士,整体上看,科研人员的薪金在社会中都不算高,中外皆同。
笔者在读研读博的时候,常常感慨,不要说导师的智力水平和自律程度,即便是同窗中,也有素质相当高的人,如果不从事科研,恐怕也早早便混得不错。可现实是这些人的收入少得可怜。相信大家多少也会有同感。
在为这些优秀的人才鸣不平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身处市场经济,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
一份工作薪金本质上是所提供的交换价值,而科研工作本身的交换价值非常有限。
市场经济下,快速有效地解决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才能够赚大钱,这也不难理解,一款社交软件为何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同样是博士毕业,进高校的薪资也会远低于进公司的薪资。这一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笔者和无数同行一样,真诚地期盼科研人群的薪资能够对得起他们付出的汗水。
作为个人,该如何选择?
当然,人生在世,不能只谈钱。尽管大家都知道博士毕业后进公司,进工业界,拿到手的薪水会很高,但仍然有很多人选择进入高校。
而高校职位的隐形福利,也几乎尽人皆知,这些福利包括但不限于:
比较高的社会声望和形象;
向工业界发展的可能性;
体制内的“铁饭碗”,一旦拿到编制,一般无法解雇;
享受大学的医保社保,以及不错的退休金;
高校教师子女能享受更好的教育机会;
非常庞大,质量极高的交际网络.....
每个人心里都有各自的答案,不知道你会如何选择?
本文来源: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作者:SOOF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