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临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难题时,考公和考编一直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但是,考公和考编真的是考上就行了吗?其实,这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1
概念上有区别
所谓考公,也就是考公务员。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
所谓考编,就是考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属于事业编。事业单位人员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为国家创造或者改进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
2
涨薪方式有区别
新公务员法公布之后,公务员涨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直接升职,另一条对于不能晋升职务的公务员,也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
而事业单位,除了熬年头、升职之外,也可以职称聘用来涨工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的专业能力过硬,你的收入也许会比你的上司还高!
3
笔试科目不同
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科目是不一样的!
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包括行测和申论,有部分特殊岗位有专业考试!
而事业单位考试各地笔试科目并不统一,人社部2015年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试行)中,公共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其中,公共基础知识涵盖时事、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地理、科技、人文、法律等常识考点,类似于行测中的常识判断。
公共基础知识除了客观题(单选、多选、判断)以外,还有主观题,如公文改错题、简答题、论述题、作文题等。
而公考行测科目除了常识判断外,还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资料分析、逻辑判断等题型。
整体看,公考行测比公共基础知识题量更大,考点更多但两者考点有重合(这点很重要!),难度也相对偏大。
综合应用能力和申论在命题形式上很相似,都是给出材料提出问题让考生作答。
所不同的是,综合应用能力根据岗位类别分为五类,每一类试卷的命制是岗位的性质相挂钩的,与申论相比,题目的专业性更强,比如综合应用能力C类(自然科学专技类)通常包括科技文献阅读题、科技实务题、材料作文题(科技相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