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宝宝,晚上吃完奶后就被妈妈哄睡着了,谁知半夜宝宝突然开始又哭又闹,小轩妈以为宝宝饿了,就开始喂奶,喂奶的时候宝宝也不似平时那般安静老实,总是摇头晃脑,手脚也不老实,小轩妈开始并没在意,吃完奶后,宝宝还是闹,这时候小轩妈终于觉得不太对劲了,夫妻俩赶紧脱了小轩的衣服,四下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异常,这就怪了,小轩哭的脸通红,嗓子都有点哑了,小轩爸妈不再犹豫了,赶紧带着小轩去医院。
到儿科急诊后,跟医生简单的说明了情况,医生也是先看了小轩的身上,没有发现状况,然后又看看了小轩的嘴巴、鼻子和耳朵,当看到耳朵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原来里面有一团黑糊糊的东西,而且见光之后还在动,这时候医生告诉小轩的父母,宝宝耳朵里可能进了一只蟑螂,需要马上处理,小轩爸妈一阵惊讶,宝宝耳朵里怎么就钻进去蟑螂了呢?只见医生一阵忙活,不到2分钟就把蟑螂弄出来了。
这个经历着实让小轩的爸妈虚惊了一场,同时也让他们羞愧难当,因为两个人都比较懒,平时吃完饭也不爱刷碗,厨房的垃圾也是几天才倒一次,致使蟑螂肆虐,还好宝宝没有大碍,万一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懒惰让宝宝受到伤害,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类似于小轩的这种经历其实并不少见,夏天各种虫子都很多,因为耳朵内阴暗潮湿,而且还散发气味,这些都是虫子的最爱,那么宝爸宝妈遇到这种问题,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呢?
1、用手电照。因为你不确定是什么虫子,如果是蟑螂的话,它会钻的更深,因为蟑螂怕光。
2、用手、掏耳勺或者棉签去掏。因为虫子可能还活着,它一受惊就会往里钻,只会让宝宝更难受,而且宝宝很难老老实实的等着你去帮他掏耳朵,很可能会对宝宝的外耳或者耳膜造成伤害,甚至是感染发炎。
3、试图用杀虫剂杀死虫子。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应该先用杀虫剂可以把虫子杀死,然后再想办法把虫子弄出来就可以了,理念没有问题,但是使用的工具是完全错误的,这样虽然可以杀死虫子,但是也会对宝宝造成极大的伤害,此法绝不可取。
1、如果自行处理的话,可以尝试往宝宝耳朵里滴一两滴香油或者植物油。虫子一般都喜欢这种味道,而且香油可以起到润滑耳道的作用,这个时候宝爸宝妈需要把进虫的耳朵向下,用手轻拍宝宝另一侧的头部,尝试着让虫子从耳道滑出来,但切记不要用力,以免伤害宝宝。
2、如果上述方法行不通,不要犹豫一定要及时送医。虫子在耳朵里呆的时间越长,对宝宝的伤害越大。
3、遵医嘱随时复查,避免感染发炎、耳膜穿孔等症状的出现。另外第一次治疗由于宝宝十分痛苦,不一定清理干净,虫子的肢体尤其是腿脚比较细小,可能会有残留,复查时可再让医生帮忙取出。
1、夏天,一定要勤给宝宝洗澡。夏天天气热出汗多,宝宝又不能经常吹空调,身上的汗液也多,虫子都比较喜欢这种气味,尤其是耳朵一定要清洗干净。
2、注意室内卫生,经常除虫。虫子都喜好阴暗潮湿且有异味的环境,包括潮虫、蟑螂、蚰蜒等虫子就会经常出现,家里的垃圾袋要每天更换,尤其是厨房垃圾,最是容易滋生蟑螂。
3、保持室内干燥,宝宝的被褥要经常晒。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干燥,这样蚊虫就不易滋生,另外宝宝铺的盖的都要经常日晒,一个是可以除螨,另一个可以防止变成虫子的温床。
我14个月的小儿子没有过这种经历,平时每天都给他洗澡,不过在他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被虫子咬过,身上起了一排(是一排哟)红疙瘩,一摸疙瘩很硬,宝宝也是不停哭闹,一开始还以为是被蚊子叮的,但是又不像,蚊子叮的哪可能这么整齐呢?这屋里得有多少蚊子啊!后来一查才知道,是被虫子咬的,这种虫子很可能是红蚂蚁或者飞蚂蚁,而且从红疙瘩的排列来看,就是虫子沿直线爬过,咬了一路,这个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抹点防蚊虫叮咬的药膏,要不然很难受的。
不光是耳朵,包括鼻子、嘴里,宝宝小不懂事,只是好玩,什么东西都可能往里塞,一不小心就可能出大问题,新闻上曾经报道过,一个小男孩,往鼻子里面塞了一颗黄豆粒,家人手忙脚乱,再加上送医不及时,造成孩子窒息死亡。我儿子也是曾经吃进去过一个玻璃球,还好是比较小的那种,后来拉粑粑拉出来了,即便如此也把我们吓够呛,生怕孩子出啥事。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看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莫要因为概率小就心存侥幸,酿成祸端再去追悔,毫无意义。
各位老铁,你们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欢迎交流分享,头条号‘萌娃囧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