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在莆田援疆指挥部的统筹推动下,由莆田援疆资金援建的玛纳斯县清水河乡五道垭养心园,五道垭卧龙山改造提升工程,塔西河凤凰湖观景台,乐土驿镇林则徐纪念馆修缮提升项目,五彩·兰州湾文体广场完善提升工程等五个文旅援疆项目,分别揭牌或竣工,有力推动了玛纳斯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玛纳斯县委副书记、莆田援疆指挥长龚冠雄说,2018年新疆自治区宣布全面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后,莆田援疆指挥部积极响应新疆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旅游兴疆”战略,充分挖掘玛纳斯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牵头修订了玛纳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带头走出去开展玛纳斯旅游推介,开通旅游援疆包机,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旅游援疆项目。特别是这两年来,莆田援疆资金注重向旅游领域倾斜,今天由莆田援疆指挥部牵头打造的五个旅游景点,全面竣工。我们希望能通过莆田援建的这些旅游项目为支点,撬动整个玛纳斯全域旅游的大发展,大繁荣。
玛纳斯县委副书记、莆田援疆指挥长龚冠雄、副县长魏海英共同为清水河乡五道垭养心园揭牌
五道垭养心园占地24000平方米,总投资350万元(莆田市援疆资金投入300万元),历经一年多的紧张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进入公园,穿过鲜花走廊,映入眼帘的是碧波涟漪的荷花池,几个钓鱼亭错落有致,漫步休闲栈道,远处的雪山、云杉,近处的花草池亭,美不胜收,成为当地群众养身修心的乐园。
五道垭卧龙山观景台,总投资500多万元,始建于2015年,经过此次改造提升,目前已焕然一新。山脚的公厕、木屋配套齐全,沿着木栈道拾阶而上,登上莆田亭,可远眺青峰雪山和广袤草原,团庄旅游新村的全貌也尽收眼底。朝东登上城厢亭,一览五道垭景区的雅丹地貌美景。
2011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累计在团庄村投入援疆资金8500多万元,建成牧民定居房259套,设施农业大棚60亩牲畜暖圈94座,建起了小学和幼儿园,配套建设路网、休闲公园等。依托莆田援疆资金,团庄村不断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有力的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旅游业为主,旅游业从业人数320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500万元,村民每年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达230万元,成为玛纳斯南部山区知名的“旅游新村”。
卧龙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团庄村连年干旱,蝗虫鼠害严重,庄稼绝收,百姓苦不堪言,忽有一只大鸟从天而降,捉鼠灭虫,为民除害,感动上苍落泪,天降喜雨,草原百花盛开,田野五谷丰登,美不胜收,大鸟因体力耗尽,头朝东尾朝西卧倒在山岗上,此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大鸟在挣扎中化作一条祥龙,盘旋于山岗上,卧龙山由此而来,此地被称为“龙凤呈祥之地”。
塔西河凤凰湖观景台由莆田援疆指挥部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建成松木彩门1座,480平方米观景台1处,莆田亭1座,木栈道200米。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看到被人誉为新疆“小天池”、有着西北地区第一座百米级碾压砼拱坝的凤凰湖,侏罗纪砂砾岩地层和丹霞地貌,以及方圆万亩的高山雪松、冰山草原,景色优美、风景如画。
自2016年以来,莆田援疆指挥部在塔西河乡先后投入援疆资金500万元,用于小游园、供排水改造、人行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援疆资金1100万元,用于四类人员住房65套,抗震安居房87套,灾后重建房50套等项目工程的建设。
清水河乡五道垭养心园,卧龙山观景台,塔西河凤凰湖观景台,将与清水河乡药用植物园、塔西河谷景区、五道垭景区形成一条较完整的精品旅游线路,使旅游产业成为玛纳斯少数民族牧区振兴发展的新动能,也为下一步打造玛纳斯南部山区生态康养、休闲观光的综合旅游度假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乐土驿镇新疆·驿站博物馆(林则徐纪念馆)修缮提升项目,共计投入莆田援疆资金5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屋顶防水处理、室内吊顶、库房储备、文物展柜、外围墙体、林带花池、生平简介雕刻、牌匾等修缮工程,加装氛围彩灯、博物馆VR浏览图、宣传片等。博物馆以驿站文化为主线,以爱国爱疆、民族团结为主题,通过文物、场景、图版等方式集中展示了新疆驿站文化、林则徐与乐土驿、乐土驿发展史等内容。同时,将林则徐与乐土驿镇的渊源做了着重介绍,以文化重塑历史,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光荣事迹进行弘扬宣传,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五彩·兰州湾文体广场,累计投入莆田援疆资金150万元,建成下沉式文体活动中心综合楼一座、一个室外灯光篮球场及花园、广场等,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参观学习、了解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综合项目。文体活动中心一楼是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综合场所,二楼是民俗展馆共有6个展厅,分别为精灵真形、湿地流光、玲珑根艺、小刀作坊、剪纸艺术、红色记忆,展馆里面还有玛纳斯礼物展厅,计划将其打造成为一站式购物、休闲、文化、娱乐场所。此文体广场的建成填补了兰州湾镇无功能性文化活动场所的空白,既可作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教育阵地,又能作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受到了该镇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真心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