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果可喜 有未来可期
——写在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协商协作研讨会
第一次会议闭幕之际
净土皎月升,江河尘游倦。
山暝忆貘吟,帐空惭客怨。
三省德为邻,四州道不悬。
经笥契夙心,志合水安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最是一年夏好处,在若尔盖大草原最美的时节,在逶迤直达天际的九曲黄河第一湾,“熊猫家园·净土阿坝”举州迎别了一场友好交往、凝聚共识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盛会。由九三学社中央、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政协青海省委员会主办,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指导,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中共阿坝州委、政协阿坝州委员会承办的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协作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来自九三学社中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有关部委局和三省四州政协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齐聚阿坝、共襄盛举,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中央重要渠道优势,为助推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全域旅游发展献计献策、传经授宝,让川甘青三省和阿坝、甘南、果洛、黄南四州在相向而行中越走越近,在山水相连中美美与共,在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守望相助中结下深厚情谊,在筑梦未来中寻求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
心相通,行同向。一种理念之所以应者云集,是因为它引发了并肩偕行、逐梦未来的时代共鸣。与会嘉宾在推进生态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思维碰撞中,更加坚定“保护好母亲河、建设幸福河”信念,热情而又强烈地助推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一盘棋”的发展大局中赢得先机,协商通过《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协作研讨会(阿坝)备忘录》变“独奏曲”为“大合唱”,用黄河“母亲河”这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血脉把三省四州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矢志不渝推动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筑牢生态屏障的绿色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个理念贯穿研讨会全程、迈向纵深。因为这是一项共赢的事业,从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到九色甘南、格萨尔文化传承地果洛、热贡艺术文化之乡黄南,“保护好母亲河、建设幸福河”为各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这是一项共同的行动,从党委政府到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保护好母亲河、建设幸福河”为各地各级各界对接合作搭建了新平台;这是一项共享的福祉,从消除贫困到和谐稳定、改善民生,“保护好母亲河、建设幸福河”为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了新贡献……
作为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我们真实感受到了民族情谊交流、地域文化交融的魅力,感受到了这份友好和睦的情谊从不因地域阻隔而淡薄,这份同属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共同情感,更是无论什么都割舍不断。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潮流、落实会议精神、履行共同约定,筑梦于心,以今日之“精诚所至”换明日之“金石为开”,再谱合作发展、协同发展、共赢发展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勇毅前行。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山海相逢,明朗可期!
编委:王姆
主编:梁敏
执行主编:赵凌 陈勇强
编辑:王欣悦
来源: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