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军车三次亮相国庆阅兵,你为什么如此优秀?

2019-10-02   花样长安

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48辆陕汽军车随着信息作战、无人机、核导弹、补给供应等受阅方队依次驶过观礼台,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

这是陕汽军车继

1984年参加的国庆35周年大阅兵、

1999年参加的国庆50周年大阅兵、

2009年参加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

201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第六次参加大阅兵。

人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陕汽你为什么如此优秀?

1、

60年代,中国的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国产车品种少,炮兵部队所需的牵引车少,重型越野汽车更是一片空白,“有炮无车也白搭”,这正是我军当时面临的一个严酷现实。当时,火炮、雷达等已研制成功,而与之相应的五吨级牵引军车缺口多达数千辆。

为改变这一状况,196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决定在西北地区建设重型越野汽车生产厂,自行设计制造五吨级越野军车。

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曹家乡麦李西沟,五丈原脚下,来自祖国各地的陕汽第一代创业者在1700年前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古战场,建设起我国第一座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

经过砥砺奋进,以“延安250型越野汽车”为代表的国产重型军车应运而生,彻底结束了我军有炮无车的历史。从那时起,陕汽的军车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其产品开始广泛用于牵引、运载各军兵种重型武器装备,以及通讯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2、

1974年12月,SX2150军车正式定型。这款方方正正的军车也是第一个开进中南海接受中央领导与部队首长检阅的军车,创下了中国汽车历史上多个第一。

1978年,SX2150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这款车性能在当时出类拔萃,单车装载5吨,可攀登30度陡坡,在车辆满载5吨牵引6.5吨的情况下,则可攀登22度的坡,涉水能力则高达1.57米

1984年国庆节,SX2150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

1986年,老山前线遇到特大洪水,道路严重破坏,在其它车辆无法通过的情况下,SX2150顺利通往前沿,保证供给,被誉为“保险车”。1987年后相继被评为省优、部优、一等品,1995年则被评为“陕西省首批名牌产品”。

1999年国庆50周年,陕汽64辆军车以四个方队的强大阵容,分别牵引和运载着防空导弹、加榴炮、火箭炮和高射炮,威风凛凛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受到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2009年,凭借着坚实的军车技术、优良的传统,陕汽军车第三次出现在国庆阅兵方阵中,陕汽SX2190军车在后勤装备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今年规模空前。陕汽共48辆受阅军车,涵盖导弹牵引车8辆、无人机运载车4辆、工程车4辆、发射车4辆、综合车4辆、野战主食加工方舱4辆、加油车4辆、野战站台车4辆、野战手术方舱4辆、抢救车4辆、修理拆装车4辆,共计12种车辆类型。


3、

因军而生,依军而强,陕汽控股董事长袁宏明在回顾陕汽一代军车研发时说,陕汽为军车而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一代军车完全靠自主研发,凝聚了老一代陕汽人的智慧。

陕汽人都有一个不解的军车情结,当每一次阅兵式中,陕汽军车在天安门前威武而过时,是陕汽人最为自豪的时候。

如今,陕汽拥有5个整车研发中心,10余个专用车及零部件研究机构。

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中心、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这些高端平台,陕汽自主研发突破了整车轻量化、高效节油等行业壁垒,逐步担当起引领行业标准的责任。

近几年,所承担科技项目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485项,主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7项。

过硬品质托起国防重任,这才是陕汽如此优秀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