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残疾人蔡州回乡创业当“猪倌”

2019-11-28     中国网城乡中国

人物档案:蔡州,男,42岁,肢体三级残疾。2010年,他回到遂宁市安居区分水镇创业兴办了聚彤生猪养殖场,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014年,安居区残疾人生猪养殖帮扶基地落户聚彤生猪养殖场,该养殖场常年安置残疾人就业3名,辐射带动残疾人从事生猪养殖14名,每名残疾人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

  回乡创业 他一举成功

  2010年,在分水镇党委政府以及回乡创业党支部的引导下,蔡州回到分水镇,拿出多年的积蓄并自筹部分资金共700万元,创立了聚彤生猪生态养殖场。该养殖场占地48亩,主要发展生猪养殖及鱼类养殖,其中猪场16亩,养殖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猪等;鱼塘32亩,养殖草鱼、白鲢、花鲢等。

  “在外打工始终是跟着别人干,而且竞争越来越大,回乡创业有干劲得多,心里舒畅踏实一些。”日前 ,当笔者来到分水镇聚彤生猪养殖场时,蔡州带领工人正在清理圈舍。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蔡州积极推进生态养殖方法,他修建了2口大型的沼气池,将猪场的粪便集中进行发酵,然后用沼液养鱼,这样既保护了环境,猪粪又可以循环利用。蔡州常年保持猪场存栏母猪80余头,育肥猪320余头,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养殖鱼3万余斤。

  2011年3月,在分水镇政府的帮助支持下,蔡州成立了安居区雨彤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合作社生产的生猪畜产品取得了“无公害食品”证书。2014年被市农业局评选为示范合作社。

  “今年市场行情很好,现在生猪的市场价已突破了9元每斤。”蔡州说,他的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指导,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管理,积极为广大社员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在销售上,蔡州依托合作社,将出栏的生猪大批量销售到遂宁的高金公司、南达公司等企业,年产值达400万元,年获利达80万元,再加上鱼塘收益其总收入近100万元。

  热心帮助 积极带动残疾人共同致富

  “身为一名残疾人,我深知创业的艰难,我也看到身边一些残疾人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现在我发展起来了,我要积极为愿意搞生猪养殖的残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蔡州告诉笔者。

  今年40多岁的归集寺村村民张运琼是肢体三级残疾人,她老公也是一个残疾人,家庭十分贫困。蔡州主动吸纳张运琼到猪场打工,从事清洁卫生的打扫工作,月薪1200元,进一步减轻了她的家庭负担。

  为帮助全镇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2014年11月,在蔡州的积极争取下,安居区残疾人生猪养殖帮扶基地落户分水镇雨彤生猪养殖场。该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3名,辐射带动残疾人从事生猪养殖14名,每名残疾人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

  残疾人生猪养殖帮扶基地成立后,蔡州加大了对周边残疾的帮扶力度,他积极为残疾人提供优质良种猪。对于资金困难的残疾人,蔡州实行先养猪后付款,对无钱购买饲料的残疾人,先垫资借饲料给他们用,等猪育肥出栏赚钱后再付款。同时,他狠抓养殖技术培训,免费为残疾人讲解生猪养殖技术。此外,蔡州还充分利用自身饲料加工优势,免费为残疾人提供饲料加工等一系列便利,降低残疾人的养殖成本。

  归集寺村1组村民段太建2012年在外打工时,因手受伤成为肢体三级残疾人,在蔡州的帮助下,段太建也搞起了生猪养殖。刚开始时段太建既不懂技术,又不了解市场行情,在蔡州的指导下,他修起了圈舍,在蔡州这里引进了优质猪种。蔡州还为其提供饲料,无偿传授养猪技术。如今,段太建年出栏生猪80头,年收入达12万元。

  “我将努力钻研养殖技术,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带领周边更多的群众来养猪,共同增收致富。”展望未来,蔡州说,同时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力度,用实际行动带动周边更多的残疾人的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RS-sW4BMH2_cNUg2m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