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绩溪县古代属徽州府,新安四大姓之一就是绩溪胡氏。绩溪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仅以胡姓一族,便出了许多俊才。有唐以来,绩溪建县一千三百余年,胡氏家族名人辈出,堪为各姓魁首。
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又名坑口村)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
龙川全村几乎清一色胡姓,唯有一家丁姓,这便引出了一段传承千年的风水奇闻:如果登高俯瞰,龙川,村呈船形,东耸龙须山、西卫凤凰山,登源河与龙川河于村前交汇相拥,本是一块难得的风水之地;但胡姓在绩溪方言中发音同“浮”,舟浮不稳,自然差强人意;若想稳船,必须依靠丁字形的铁锚,解决的办法就是找一户丁姓人家住到这里。于是,胡氏特意请来一户姓丁的穷苦人家,分其房地,待为一家,从此龙川胡氏安定无事,家族兴旺。为感谢丁家对胡氏的贡献,胡氏还特别在自家的祠堂里为丁家建造了一座祠堂,只是比胡氏宗祠稍矮一些。
形状如船一样的龙川村
胡舜陟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宋高宗即位后,以集英殿修撰出知庐州。任内修城池、备战具,安定地方,使庐州成为淮西储备州中唯一安定的州。充淮西制置使,临安知府,京数路宣抚使,庐、寿镇抚使, 淮西安抚使。绍兴六年(1136)为广西经略,知静江府。十年进封新安伯,加封金紫光绿大夫、明国公。十一年十月,秦桧陷害岳飞,舜陟上疏为岳飞辩诬。十三年,转运使吕源与胡舜陟有旧仇,吕诬告胡舜陟,“讪笑朝廷”,秦桧乘机报复,奏派大理寺官袁楠 、燕仰之等前往逼供。绍兴十三年(1143年)六月,胡舜陟死于狱中。后诏雪平反,诏赠少师。胡舜陟儿子胡仔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著有《苕溪渔隐丛话》,该书别裁真伪的考辨和论评,对后代的诗话影响深远。
胡富(1454~1522),7岁能作诗,13岁中秀才,是绩溪当地有名的神童。27岁时,胡富考中举人。胡富真正进入仕途,是在他34岁(成化十四年)中进士之后。明弘治年间,他出任福建佥事。在福建政绩显著,胡富很快升任广东副使。此后,胡富又出任湖广按察司廉使和陕西左右布政使。明正德元年(1506年),胡富升任顺天府尹。胡富为官清正廉明,遇事果敢,不畏权势。他在升任南京大理寺卿后,因执意揭发宦官刘瑾而得罪其人,后在任户部右侍郎时,胡富被刘瑾以“勘事迟缓”为由参到朝廷,不得已辞官。不久,刘瑾专权欺君之事暴露,胡富不但官复原职,还于正德七年升任户部尚书。
胡宗宪(1512年--1565年),字汝贞,号梅林,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伯乐。家族世袭锦衣卫的他自出生起就被家人寄予厚望。1534年,胡宗宪乡试中举。1538年,胡宗宪考中进士。1540年,胡宗宪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县令。上任后,他就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干。1551年,他又巡按湖广,平定苗民起义。在胡宗宪入仕的十年里,政绩显著。1554年,胡宗宪被钦点为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他在在东南海疆建立了抗倭奇功,因功官至兵部尚书,后因严嵩倒台牵连自杀于狱中。
《大明王朝1566》中的胡宗宪形象
胡雪岩(1823年-1885年)13岁时到杭州谋生,徽州地狭人稠,谋生不易,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谚语。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时,胡雪岩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药店。后来,其产业受各地官僚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胡雪岩唯一的一张照片,神似陈建斌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的人缘之好在文人相轻的民国无出其右,很多人都在书中写到:“我的朋友胡适之”。胡适有“民国第一红娘”之誉,由其促成的有情眷属数不胜数。他喜欢看到青年人相恋、结合,并主持过150多次婚礼,著名的包括蒋梦麟夫妇、赵元任夫妇、徐志摩夫妇、沈从文夫妇、千家驹夫妇。胡适也是民国文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和原配离婚的,即使他的妻子江冬秀大字不识一个。胡适性格宽厚,鲁迅在与胡适绝交后多次在文章中辱骂他,但鲁迅死后有人攻击批判鲁迅时,胡适则发文力为鲁迅辩护,其度量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