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是以车辆的四轮参数为依据,通过调整以确保车辆良好的行驶性能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车辆的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一定相对位置的安装叫做转向车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这是对两个转向前轮而言,对两个后轮来说也同样存在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称后轮定位。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四轮定位。
车辆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四轮定位检查及调整,以保证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驾驶操纵性能及乘坐舒适性能,同时保证车辆轮胎正常磨损并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
四轮定位作用:
l 增加行驶安全;
l 减少轮胎磨损;
l 保持直行时转向盘正直,维持直线行车;
l 转向后转向盘自动归正;
l 增加驾驶控制感;
l 减少燃烧消耗;
l 减低悬挂部件耗损。
当车辆使用很长时间后,用户发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或者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用户驾驶时,车感漂浮、颠簸、摇摆等现象出现时,就应该考虑检查一下车轮定位值,看看是否偏差太多,及时进行修理。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主销后倾角
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称为主销后倾角。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轮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方向。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
主销内倾角
从车前后方向看轮胎时,主销轴向车身内侧倾斜,该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回转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因而方向盘复位容易。
此外,主销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加速了轮胎的磨损。
前轮外倾
从前后方向看车轮时,轮胎并非垂直安装,而是稍微倾倒呈现“八”字形张开,称为负外倾,而朝反方向张开时称正外倾。使用斜线轮胎的鼎盛时期,由于使轮胎倾斜触地便于方向盘的操作,所以外倾角设得比较大。现在汽车一般将外倾角设定得很小,接近垂直。汽车装用扁平子午线轮胎不断普及,由于子午线轮胎的特性(轮胎花纹刚性大,外胎面宽),若设定大外倾角会使轮胎磨偏,降低轮胎摩擦力。还由于助力转向机构的不断使用,也使外倾角不断缩小。尽管如此,设定少许的外倾角可对车轴上的车轮轴承施加适当的横推力。
前轮前束
脚尖向内,所谓“内八字脚”的意思,指的是左右前轮分别向内。采用这种结构目的是修正上述前轮外倾角引起的车轮向外侧转动。如前所述,由于有外倾,方向盘操作变得容易。另一方面,由于车轮倾斜,左右前轮分别向外侧转动,为了修正这个问题,如果左右两轮带有向内的角度,则正负为零,左右两轮可保持直线行进,减少轮胎磨损。
上述的四种定位值都是前轮定位的指标。后轮定位值与前轮定位值相似,但大多数轿车的后轮定位不可调。
四轮定位好处:
四轮定位是汽车维修保养必需的工作内容之一。除非在做四轮定位之前存在与它相关的明显问题,例如直行稳定性差等,在四轮定位后您能马上感觉的到,否则凭感觉您很难判断做的好不好。由于目前汽修行业的良莠不齐,维修质量相差很大,所以建议您尽量到较好的维修企业维修以保证四轮定位的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它的好处有:
1.增强驾驶舒适感;
2.减少汽油消耗;
3.增加轮胎使用寿命
4.保证车辆的直行稳定性;
5.降低底盘悬挂配件的磨损;
6.增强行驶安全
误区
误区一 认为做四轮定位就是调整前轮前束
“四轮定位”,顾名思义是需要将汽车四个车轮的定位状态都要考虑。前束是个角度概念,技术上称之喂前束角。而过去,在维修车间维修师父没有技术数据和车轮定位设备时,就只能凭借经验用米尺来测量两个前车轮直径的前端与后端差值,久而久之许多人习惯将“前束”视为长度概念。
实际上,前车轮不仅有前束角,还有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后车轮也有前束角,还有车轮外倾角和推进角等主要定位角度。做四轮定位时,后轮的定位角度更为重要,那种认为“做四轮定位就是调整前轮前束”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误区二 哪收费低就在哪做四轮定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国内外众多的四轮定位仪的生产企业竞相占据市场,各种形式生产的、品质不一的定位仪如雨后春笋涌向市场,这一空前的市场竞争,极大地压缩了生产企业及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没有知识产权和没有技术含量的定位仪生产企业竞相压低价格。定位仪的相对普及,又加剧了维修企业间的竞争,许多维修企业就以更低廉的价格面向用户。
低廉的收费背后并不是因为维修企业生产率提高了,更多的是因为设备的技术含量和测量精度不高,有的维修企业为了生存,在做定位时只能缺斤短两,车辆的定位问题自然得不到根本解决。
误区三 从业人员缺少必备知识
广大的四轮定位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很少能够接受专业知识与既能培训大多数停留在边干边自学的状态。
误区四 维修人员略去关键操作,欺骗用户
多数用户对四轮定位的知识知之甚少,给爱车做车轮定位时很难问题,更难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维修人员在做四轮定位时为减少工作量而避开关键定位操作步骤,使得定位检测结果与世纪相去甚远。另外,还有的调修人员没有责任心,在做定位前不作定位前检查,甚至连半轴胶套、下摆臂铰接头胶套开裂都不能及时发现或不告知用户,导致日后用户更大的损失,重复做定位而重复收费。
误区五 认为用什么样的四轮定位仪都一样
四轮定位的合格与否主要取决于维修人员的技能和定位仪质量的优劣。国内的四轮定位仪可谓品类齐全,从低端的2万~5万元,中端5万~10万元,到高端十几万元的不一而足。低端产品价格是便宜,但用户反应的问题比较多:技术含量低、精确性差、故障率高。中端产品占有的市场分额相对较大,能基本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高端产品多是拥有高新技术的进口产品,有的是世界著名品牌,技术是世界一流的,其定位软件、硬件功能完备,更人性化,工作效率更高,为企业和用户解决更多的问题,它不仅能完成优异的车轮定位工作,还能帮助诊断底盘故障。
由于驾驶道路条件的不可控性及不良的驾驶习惯,有可能使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发生变化,从而使车辆出现驾驶舒适性降低、方向跑偏、轮胎异常磨损等现象,此时需要对车辆进行检查并调整四轮定位,使车辆四轮定位数据保持在车辆四轮定位标准范围之内。
建议:
1. 在路况不良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车速,谨慎驾驶,避免车辆因车速高、路况差等因素,使车辆悬挂系统遭受严重冲击;
2. 不要驾驶车辆强行冲击道牙并定期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进行检查并调整;
3. 一旦发生车辆行驶跑偏、轮胎异常磨损,尽早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检查并调整。
欢迎大家关注点评,共同探讨学习,我们的口号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