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亲戚长辈问你留学去哪里呀,如果你回答的是:“美国/英国,XX大学。”
他们一定合不拢嘴、乐开了花:“真有出息,都能去美国/英国上学了呀!”
但如果你回答的是:“澳洲,悉尼大学。”
他们可能会眉头一皱:“澳洲?囡囡,我听说,澳洲都是农村,到处都是袋鼠,那边能学个啥?”
其实,不光光是长辈们不了解澳洲留学,就连学生圈里,也普遍存在着对澳洲留学的”有色眼镜“。
“澳洲大学真的太水了!只看雅思和gpa就好了”
”申请英美好学校遥不可及的学渣,才会选择去土澳。”
“随随便便Final就过了,根本没有压力!”
“我高中同学每次单词默写都要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重写的,现在竟然在墨尔本大学“
小编真是心疼在澳洲留学的小伙伴!
“土澳”是我们的自嘲说法,但也不是用来给你们嘲笑、吐槽我们澳洲留学的呀!
对于各国留学含金量的高低的质疑,一直都存在。
知乎关于“XX大学留学水不水”的话题的讨论,随便翻翻就有这么多,质疑声音最多的就是澳洲。
澳洲
英国
美国
其他
当然,有些问题是在好几年前提问的,那时候大家对留学的观念还普遍停留在成绩差的二代去国外混文凭,所以看起来有些莫名好笑。但这从中也反映了一个问题:
只要有人没出过国、没留过学,并且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的时候,就永远有人对海外留学的含金量提出质疑。ta的眼里只会看到别人不用努力就能拿到海外高校的文凭,觉得社会一定不公平,留学一定很水。
小编可就不服气了!!!都9102年了诶,是时候拿出数据说话,给澳洲留学生正名了!
小编会从学校排名、整体教育水平、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这几个方面来讲。
1、 学校排名
首先,我们来看被怼说“名不副实”的澳洲八大(G8)是哪几所学校。
澳洲八大
是指澳大利亚最顶尖的八所大学所组成的高校联盟,包括: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莫纳什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和西澳大学。
QS排名
最新的2019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到,澳洲共有7所大学跻身世界100强。在澳洲排名前十的学校都进入了世界大学排名的前250,而澳洲八大的表现均在全球前110名,其中领先的是澳洲国立大学——QS世界排名第24。
就是算是在澳洲没那么出名的学校,在排名中也是很厉害的呢!
US News
泰晤士排名
所以,单单从世界性排名来看,澳洲八大的排名是非常可观的。
拿QS 排名为例,与澳洲国立大学排名相当的是:第19名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第21名美国的杜克大学,国内的清华大学则排在第25名。大家可以自己权衡下澳洲国立的水平。
2、 整体教育水平
从排名上黑不了,那我吐槽你澳洲的整体教育水平跟不上美国总行了吧?
美国的教育更先进、学术更权威、整体教育水平比澳洲更好,这点确实是不用讨论的话题。用美国的Top20跟澳洲的Top8是没有可比性的。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能去美国Top 20,却选择来澳洲的学生是极少的。
But,就以此来衡量澳洲的学校都是学渣,是欠妥的。从上面的世界性的权威排名我们可以看到,澳洲G8的大学基本都可以进入世界前100,你能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水吗?
另外,说澳洲除了八大以外的大学,都是是野鸡大学的说法,也是非常武断的。能这样说话的人,本身就是无知、自以为是,大多数都没有出国国门、看过世界,才会有如此不负责任的判断。
其实只要有心了解一下,在澳洲,除了八大以外的大学的某些专业也是非常值得去学习的。如悉尼科技大学的护理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学等等。
3、 生源质量
生源也是大家所吐槽的另一个热门的话题,什么国内985、211的学生根本不会去澳洲啦,只有国内排名倒数的去不了英美,才来澳洲。
澳洲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录取条件相较美国而言比较低,这是事实(基于不需要考GMAT,GRE,跟SAT等)。但是录取门槛低,并不代表学生质量差。以“中国留学生的质量”来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也是非常武断。
墨尔本大学在八大中算是比较出众的学校了。让我们用数据说话(数据暂时只更新到了2014年),来看一下国内顶尖大学的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有多少选择了前往澳洲墨尔本大学。
北京大学
根据《北京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北大2014届去墨尔本大学的有11人。
清华大学
根据《清华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有8人。
复旦大学
根据《复旦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复旦2014年一届去墨尔本大学的有18人,去悉尼大学的有11人。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4届的去墨尔本大学的有12人,去澳洲国立的有2人。
我们可以看出来,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虽然说首选肯定是英美的名牌大学,但是来澳洲的也不在少数。
4、 就业情况
这所学校的就业率有多高?起薪有多少?就业前景怎么样?这些都是大家在留学前就会考虑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来说,可以把留学看成一种投资,留学是为了更好的就业。
以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为例,在全球最大的职场人士网站LinkedIn上可以看到这两所大学的校友在香港的就业情况:
悉尼大学
墨尔本大学
可以看到,这两个学校校友所在的前几位的公司包括:
国际一线大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JP摩根、花旗、美林、瑞银、德银等);
四大(PwC、Deloitte 、EY、KPMG);
大型跨国商业银行(HSBC汇丰、Citi、ANZ等)
也有在大学如香港大学工作的。
国内方面,除了金融和四大还有很多去技术类公司如IBM、华为、百度、西门子、联想、甲骨文、思科等。
这说明什么呢?
这些普通人不容易进进去的公司,都招收了很多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毕业生。那些说毕业后不好找工作的,实际上都是毫无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凭个人主观感受想当然说的,都没有足够且客观的数据支撑。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对澳洲留学生的印象这么差呢?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在哪里?
小编总结了以下几点:
澳洲大学申请简单,门槛较低
确实!相比美国等国家来说,澳洲学校申请是比较容易。一份成绩单+雅思成绩就可以申请。
但是这绝不能就说澳洲的大学很水。澳洲只是采用“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鼓励全世界的优秀学生来澳洲学习生活。但是你别忘了,在“宽进严出”的模式下,还有个“毕业率”!
毕业率和挂科率是许多留澳党不可言说的痛。
科比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留澳党们纷纷表示不服:“你见过final时候我们通宵熬的夜吗!你见过一天24h的图书馆吗!”
去澳洲 = 移民?
很多人印象里,如果不去英美留学而选择去澳洲的话,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拿绿卡或者移民。
其实,留学并不等于移民,特别是现在澳洲移民收紧,要想通过留学实现移民越来越难,移民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如果仅仅因为想要移民,而选择像会计、教育这样的移民专业,自己喜欢当然没话说,但是如果你反感这个专业,那你的留学生活会非常难熬,到时候很可能移民不成功,也浪费了自己两年宝贵的学习经历。
澳洲中国人太多了,学不好英语
中国人太多了现在也成为大家嫌弃一个学校或专业的原因了。但是放眼望去,在澳洲甚至全球,中国人少的还有几个?你可以申请的又有几个?
再说,中国人多也是一种好事,在异国他乡,能有一票有共同的语言共同兴趣共同文化拉着小手儿一起进步的同胞是再好不过的了。
只是很多人会觉得中国人太多会阻碍自己的英语提升。其实这都是自己的原因。
练习英文主要靠自己主动,班级里中国人多,但是你可以找机会做志愿者、参加社团、做兼职等等,到处都是学英语的机会。身处国外,能阻碍你练习英语的从来都不是班级里外国人的人数。
录取分数太低了,学校一定不好!
我们从小在中考和高考的长期教化下有一个思维定式:
“录取分数低的学校一定不好,不好的学校录取分数一定低!”
但是这条理所当然的规则在澳洲却是不成立的。
很多综合排名专业排名都很好的学校录取分数却比他排名好的学校低,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因为澳洲教育已经产业化,并且实行宽进严出,好的大学也愿意降低门槛,给更多的人机会,但是会通过提高毕业标准来控制学生的质量。
对八大的定义存在误区
澳洲除了八大之外,确实也存在不少给了钱就能拿到毕业证书的学校。
美国的野鸡学校更多,你能说美国学校都很水吗?
哪里都有名校,哪里也都有野鸡大学,这类学校的存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大家的误解。
说了这么多,澳洲留学到底水不水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还是那句老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水不水”的定义不是在于这个学校水不水,而是你这个学习的人水不水,是抱着一颗什么样的心态来留学的。
美国Top10和澳洲Top10也许不能比较,这些留澳党心里也都很清楚,但是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学校好不好、水不水取决于很多变量,单单用一种指标来看都是不合理的。
希望无论是英美党还是澳洲党,都对对方的学校报以尊重。
毕业多年后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学校给你的文凭,而是在这个学校里学到了什么是你终身受用的。
一个人的学历和见识都会最终转化为你的气质沉淀下来,而这种气质绝不是用Top10还是Top100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