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罗信昌走出微生物实验室制备区,脱下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已经是晚上11点了。3个多月来,他每天“泡”在实验室的时间都超过了12小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病毒的采样检测,是整个“战疫”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面对凶猛来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罗信昌所带领的检验科和新冠病毒核酸检验小分队肩担重任,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战斗。三个多月来,和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每天24小时轮班“捕捉”病毒,为我们筑造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2020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团圆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过年原本在深圳和妻儿团聚的罗信昌,在1月24日接到通知后,没顾上吃年夜饭,便匆忙搭乘动车,踏上回程之路。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他顾不上休息,到达单位后立马开展监测工作,一头扎进实验室,出来时已是凌晨。
疾控人就是疫情防控战线上的“排雷兵”,他们要以最快速度“揪”出病毒,尽快的防止病毒向更多人传播。为确保每起疫情发生后都能第一时间处置,近几个月罗信昌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每天白天黑夜“连轴转”,每晚工作到十一二点是常态。
1月28日凌晨1点28分,做完实验刚回到家没多久,他就接到三元区疾控中心的电话,“第一例确诊患者的7岁孩子发烧了,要采样送检”。为了给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他立马又赶回实验室投入工作,当他完成检测走出实验室时已是凌晨6点。
获得准确检测结果是新冠肺炎诊断和实施病人隔离治疗的第一步。
1月28日起,全省新冠肺炎病例确诊按照属地化管理。在检测过程中,罗信昌提出了“采深咳痰、加量提取”等措施,从而提高阳检率。比如,对曹X、卓XX、伍XX等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为慎重起见,采用第2种试剂进行复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对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临床症状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的,我们实验室在间隔1天后,对其二次采样的标本重新检测病原。如标本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实验室将使用另一品牌的试剂盒马上进行复核,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罗信昌解释道。
罗信昌一有空余时间,就召集检测人员学习防控方案、检测技术指南、生物安全指南,做到熟练掌握要领。同时,认真制订和完善检测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操作,加强实验室内务管理,确保生物安全。在检测上,他力求精益求精,严格按照检测技术指南要求,认真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
在三明市发现病例初期,经他检测把关的9例标本与省上复检完全一致,充分发挥了以他为主检验检测团队“一锤定音”的作用。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03年“非典”、2005年H5N1 禽流感、2009年“甲流”等疫情处置中,罗信昌毫无怨言,始终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冲锋在前,带头深入疫点进行采样、送样,为控制疫情赢得宝贵时间。
“我能做的工作不多,但对家人亏欠的太多,而他们的理解和包容让我能义无反顾地冲上去、扛下去,做一名合格党员、做一名合格疾控人。”在传染病防控工作岗位上罗信昌一干就是37年,三十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
“护佑万家灯火,幸好有你们在”,这句话在罗信昌他们这样的疾控人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正是他们冲锋在前,全力奋战,才让独立的病例变成了有迹可循的轨迹,才让分散的信息变成了防控策略,也因此快速阻断了疫情在我市的传播。
迄今为止,我市已完成医院送检病人 、企业复工复产人员以及省外来明、境外返乡、学校、公安等重点人群呼吸道等标本检测12648人份,所检测为阳性的样本经省疾控复核结果一致率100%。
来源:三明市总工会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