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福建农信系统深化改革暨省农信联社成立十五周年。十五年来,在省农信联社的坚强领导下,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三明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三明农信社、农商银行(以下简称三明农信系统)立足县域,扎根农村,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经营宗旨,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提升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倾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主力军作用。
——存贷业务稳居全市第一。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各项存款余额513.51亿元,比2005年6月末增加466.22亿元,增幅985.87%;各项贷款余额315.84亿元,比2005年6月末增加279.93亿元,增幅779.53%。存款、贷款在全市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达25.62%、19.45%,均稳居全市各家金融机构第一。
——支农支小功能日益凸显。三明农信系统辖内各农信联社、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持续加大“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发放涉农贷款余额242.23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76.69%。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3.6亿元,支持户数达7.22万户。
——地方纳税贡献度显著增强。三明农信系统辖内各农信联社、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具有当地纳税的独特优势。随着辖内农信联社、农商银行不断发展壮大,每年向当地纳税总额不断增加,对地方贡献度显著增强。2019年度,三明农信系统实际入库税收总额达3.16亿元,比上年增加1.11亿元,增幅54.15%,纳税总额在全市排名第四位。辖内各农信联社、农商银行在当地纳税名列前茅,其中尤溪农信联社、泰宁农信联社为当地纳税第一。
三明农信系统取得的成效获得了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17至2019连续三年致信感谢省农信联社。在市政府组织的2019年度全市银行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考评中,三明农信系统获得第一名。省农信联社三明办事处副主任(主持)林镇凯同志被三明市委、市政府授予“2019年度突出贡献企业家”荣誉称号。 今年在三明市银行机构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项考评中,省农信联社三明办事处荣获第一名。
扎根农村 服务“三农”
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创新信贷产品,让客户贷款更贴心
为破解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问题,助推乡村振兴,2019年6月,在三明市政府以及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 省农信联社三明办事处创新推出“振兴贷”,该产品具有“免担保、利率低、用途活、手续便”等特点,让金融活水更顺畅流向广大农村。
家住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的张智明,过去以养猪为主业。2018年起,他开始尝试柑橘和大棚蔬菜种植。2019年初,他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可银行高额的贷款利息让他的计划一再搁浅。2019年7月,张智明了解到,市农信系统正在推广一款名为“振兴贷”的产品,利率低,审批快,很适合像他这样资金需求量不大,但是急需资金的农户。张智明当即就向三明农商银行洋溪支行申请“振兴贷”10万元,当天就获得了贷款审批通过。有了资金,张智明放心地扩大了种植规模,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张智明只是我市农信系统推广“振兴贷”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振兴贷”授信金额已达10.7亿元、贷款余额达9.56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省农信联社三明办事处积极指导辖内各农信联社、农商银行按照“一县一品牌、一县一产品”的发展思路,创新推出“福林贷”“福田贷”“福茶贷”“福兴贷”“福叶贷”“益林贷”“金林贷”“民宿贷”等14款特色支农贷款产品,全力满足乡村振兴各领域、各环节的金融需求。 三明市委、市政府多次在会议和文件中,对三明农信系统“福林贷”“福田贷”“振兴贷”等特色支农贷款产品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加以肯定,并在全市进行推广。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累计发放以上特色支农贷款23.88亿元,受益2.84万户。
优化提升服务,让客户贷款更省心
三明农信系统不断优化提升服务,着力打造更亲、更近、更实、更快、更优的金融服务品牌。2019年4月以来,根据省农信联社关于总结推广“党建+金融助理”模式、实施“万名金融助理驻万村”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省农信联社三明办事处积极向三明市政府汇报,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市政府于2019年6月21日专门召开全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对推广“党建+金融助理”模式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三明农信系统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广“党建+金融助理”模式、贯彻实施“万名金融助理驻万村”工程,积极选派优秀干部挂职担任乡镇、村(居)基层党组织“金融助理”,通过基层党建、普惠金融、脱贫攻坚和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有机融合,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的“神经末梢”,让金融活水更加顺畅流向广大农村,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您好,我们是建宁农信伊家乡金融助理,请问您最近有复工复产打算吗?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资金支持。”近期,建宁农信联社伊家乡的金融助理就是这样不断通过走访,摸排调查,了解客户疫情之后复工复产的计划和相应资金需求,并做好详细记录。“我马上需要进一批鱼苗,还缺7万元,急死我了。”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客户急需进一批鱼苗,现在正愁资金没着落。伊家乡金融助理立即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进行线上贷款操作,由于客户很少使用线上产品,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经过耐心地讲解,很快成功签订合同。该农户看到急需的钱瞬间进账,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并连声感谢。
这只是三明农信系统金融助理上门服务的一个缩影,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地方政府发文聘任的金融助理563名,派驻村(居)1786个,覆盖面达98.46%。如今,三明农信系统金融助理们奔走在田间地头,活跃在支农一线,为了乡村振兴贡献农信力量。
清流农信联社派驻乡镇金融助理深入种植户开展资金需求调查。
今年来,三明农信系统不断深化“党建+金融助理”模式,积极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发展之路。2020年6月30日,省农信联社三明办事处与三明市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党建共建、优势互补、渠道共享、客户互荐、产品研发、支付结算、提升服务、电商平台合作等方面共同发力,实现农信系统普惠金融服务便民点与供销社网点有机融合,加大便民惠民服务力度,不断提升服务“三农”质效。
省农信联社三明办事处与三明市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辖内各农信联社、农商银行积极与当地县(市、区)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如今年6月19日,清流农信联社与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清流县嵩口镇创办“三社”融合试点。在签约现场,清流农信联社为豆腐皮、溪鱼、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及企业代表进行授信,首批授信资金共计810万元,全面支持其在“新网工程”和“惠农工程”项目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融资需求,并积极探索“供销社+农信社+农业龙头企业”“供销社+农信社+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农信社+农户”等信贷模式,支持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还探索将农信社的“普惠金融便民点” “福e购”电商平台与“益农信息社”“庄稼医院”及基层供销社门店有机融合,为广大农户、农村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共同打通服务“三农”“最后一米”,最大程度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清流农信联社现场为豆腐皮、溪鱼、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及企业代表进行授信。
培育信用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三明农信系统积极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农信社(农商银行)积极推动、农村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要求,与当地党政密切配合,切实加大“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力度,实行精准建档、信用评定、批量授信三级联动模式,对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先、利率优惠的“三优”服务,积极培育信用意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已创建信用乡(镇)39个、信用村785个,评定信用户22.5万户。
下沉服务 增户扩面
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
积极推广普惠产品
三明农信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普惠金融的号召,充分发挥点多面广、决策链短、经营机制灵活等优势,下沉服务重心,大力开展增户扩面行动,积极推广普惠金融卡等普惠性金融产品,不断提高贷款可得性和便利性,有效满足广大客户资金需求。 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已发放普惠金融卡17.14万张、授信金额126.14亿元、用信金额58.16亿元。
三明农信系统还不断升级贷款产品,积极推广线上贷款产品——“福农e贷”,实现了客户的快速放贷和信贷流程电子化、档案无纸化、产品标准化,有效提升了广大客户办理贷款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福农e贷”共授信6.56万户,授信金额37.41亿元,用信余额24.76亿元。
全力支持小微企业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明农信系统积极创新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先后推出了“万通宝·小微贷”“银税宝”仓单质押贷款等贷款产品,灵活满足小微企业多层次的贷款资金需求。
明溪农信联社与税务部门联合推出“银税宝”授信业务,根据小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纳税额度及业务合作等情况进行授信,用于满足依法纳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资金需求。
福建超祺建筑有限公司作为在明溪经营了多年的企业,为明溪的生产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但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其资金周转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因资金问题致使企业出现了开工难、复产难等问题。明溪农信联社的金融助理在知晓企业有资金需求后,迅速与企业取得联系,明确对接专班,深入企业尽职调查,短时间内完成了企业尽职调查及上报工作,启动快审快批机制,开辟绿色专项通道,迅速完成了复查审批。让该企业以优惠利率获得复工复产专项贷款“银税宝”4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需求。
为帮助广大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三明农信系统主动采取续贷支持,做到不抽贷、不压贷、不减贷。对符合续贷条件的,积极落实好无还本续贷政策。今年面对疫情影响,三明农信系统加大续贷和无还本续贷力度,仅 今年上半年,三明农信系统共为中小企业办理续贷2441笔、金额9.63亿元,其中无还本续贷1060笔、金额5.98亿元。
尤溪农信联社基层网点客户经理深入企业开展复工复产资金需求调查。
福建省尤溪县正泉布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生产经营,产品质量合格,排污达到环保要求,生产条件趋于成熟,销售渠道有保障,公司经营正常。该公司原有授信1280万元于今年2月24日到期,尤溪农信联社提前与其对接,给予办理无还本续贷,并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还贷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三明农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要求,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做到应延尽延。 今年来,三明农信系统已对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还息金额6.54亿元。
防疫期间,大田县农信联社岩城信用社主任苏欢欢得知,有一位贷款客户是某医药用品公司和某药业公司的负责人,申请贷款是用于酒精等医用消毒液的生产时,她主动靠前服务,一方面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相关手续;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领导报告,加快审批流程并提高授信额度,该客户很快就成功获得38万元贷款授信,还享受到利率优惠与延长贷款期限的好政策。
加大脱贫攻坚支持
三明农信系统积极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充分发挥点多面广和贴近群众的优势,主动扛起金融精准扶贫先行大旗,争当金融扶贫的主力军。针对贫困户贷款普遍存在“担保难”问题, 三明农信系统创新推出扶贫担保基金担保贷款模式,有效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题。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发放扶贫担保基金担保贷款余额1.09亿元。
在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汀海畲族村,有这样一户贫困户,他叫钟景广,因其本人常年体弱多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妻子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年到头收入仅10700元,除日常家用花销和孩子学费,还要筹钱给丈夫看病,一家人省吃俭用,这些微薄收入无法承担起整个家庭和看病治病的开支。沉重的家庭负担,始终让钟景广缺乏自信。
2017年至2020年,永安农信联社青水信用社共向钟景广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用于支持他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并帮助他与永安市清源菜叶有限公司签订订单,让他妻子承包了10亩地种菜,种植企业所需的加工蔬菜,并进行保价收购。2018年就收入4万元,2019年通过相关部门指导,钟景广妻子开始按季节交叉种植,提高农田的使用效率,2019年总收入达8万余元,扣去农药、化肥及人工成本3万余元,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谈起信用社的服务,钟景广容光焕发,竖起大拇指说:“我家没技术政府牵头出技术、我家没钱信用社提供贷款,这个政策真的好,我一辈子都不敢想,我家的生活这么快就变好了!”
三明农信系统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在产业扶贫上发力,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模式,推行“公司+基地+贫困户+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银行”“家庭农场+贫困户+银行”等产业扶贫模式,构建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以富带贫的扶贫新格局。至2020年6月,三明农信系统产业扶贫贷款余额4652.23万元。此外,还创新推出“光伏项目+光伏贷+贫困户”、“水电项目+水电贷+贫困户”等模式,对贫困户进行扶持,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共发放贫困户“光伏贷”余额5697.72万元、“水电贷”余额488.99万元。
关注百姓 造福民生
充分发挥民生金融主力军作用
关注弱势群众发展
三明农信系统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奉献社会、造福民生”为宗旨,充分发挥“点多面广、贴近群众、贴近民生”的独特优势,通过与农业农村局、妇联、人社局、计生协会、林业局等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巾帼创业贴息贷款、就业再就业贴息贷款、“计生户”贴息贷款、小额林业贴息贷款等业务,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信贷扶持力度,通过“造血式”扶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截至2020年6月末,三明农信系统发放以上各类贴息贷款余额5.18亿元。
圆贫困学子“大学梦”
三明农信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担社会责任,在全市率先开办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广泛开展宣传,做到“应贷尽贷”,倾力帮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自2009年开办以来,三明农信系统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金额达3.41亿元,累计支持了1.91万名困难学子圆“大学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通过省农信联社“福万通”慈善基金资助贫困学生,三明农信系统累计资助了689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捐助资金340.2万元,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圆贫困学子“大学梦”。
泰宁农信联社开展“福万通”慈善基金资助贫困学生活动,圆贫困学子“大学梦”。
为地摊经济“添动力”
为解决地摊经营者收款忙、贴码多、难对账等问题,三明农信系统大力推广“聚合码”,助力地摊经济发展。如建宁农信联社组织辖区内12个网点集中开展“聚合码”营销活动,将各集市内的杂货摊、蔬菜水果摊、沿街的小吃摊等地摊商户作为上门走访的主要对象。统一采用免费上门办理,“聚合码”制作完成后及时给摊主配送、安装,让摊主们一趟不用跑,真正做到了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建宁农信联社网点客户经理上门为地摊商户免费办理“聚合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上,三明农信系统将紧紧围绕省联社党委“三个结合”工作要求,增强责任担当,全力做好 “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五更”农信品牌,助力建设升级版福建农信,为我市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农信更大力量!
(本文为广告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