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读绘本和不读绘本的孩子,上学之后差距有多大?

2019-09-12     云宝妈妈

文 | 云宝妈妈

小步在家早教,来自清华、斯坦福,全球735万家庭的选择,每天十分钟,养出聪明宝宝

有一小部分家长在后台留言“亲子阅读真的有用吗?”



亲子阅读的作用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亲子阅读挺重要,并且也会借助各种平台工具在朋友圈打卡。但关于亲子阅读的作用可能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

1. 增加词汇量的积累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贝蒂·哈特与托德·雷斯利博士做了一项名为“美国儿童日常经验的有意义的差异”的研究,结论让人大吃一惊。

实验将42组正常家庭按经济水平分为专业人员家庭、工薪家庭和福利家庭。专业家庭最注重孩子词汇的输入,福利家庭基本顾不上孩子词汇语言的培养。

当这些孩子长到3岁时,专业家庭孩子的词汇量已经达到1100个,而福利家庭孩子词汇量只有525个。


研究结束时,他们的智商分别是117和79。

词汇量构造了不同大脑,间接影响到孩子智商。

这个研究证明:造就孩子不同人生的并不是房间里的玩具,而是他们头脑中的词汇量。

而亲子阅读期间,家长跟孩子的沟通交流增加,对话增多,长期的亲子阅读下,孩子的词汇量也自然是不断在累积增加的。




2. 锻炼听力,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是通过“听”来学习“说”的,当我们给孩子进行绘本朗读时,会通过文字发音把故事背景、情节、画面细节都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孩子在大量语音输入下会潜移默化模仿发音。

所以你可以观察,身边坚持亲子阅读比较好的家庭,孩子的语言发展一般也比较好。我们群里的小美就是典型的例子,一岁就会说两、三个字的词语,一岁半就能说出“小美喜欢妈妈,要和妈妈分享面包”这样的长句。

大家都羡慕小美妈有个天才女儿,殊不知从月子里小美妈就坚持在给小美读绘本。

3. 加强与孩子的亲密关系

亲子阅读的重点在“亲子”上,算得上是高质量陪娃的活动之一。

看孩子因为你讲的绘本乐得哈哈笑,和孩子一起模仿绘本里的角色,听孩子奶声奶气地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因为这些时光,孩子的童年会更加充盈,孩子的回忆中也会多一些父母陪伴的温暖片段。

当然,虽然现在很多人认可亲子阅读,但仍然有不少误区。

4. 养成阅读习惯

这是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养成阅读习惯,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个习惯是让孩子一辈子爱读书爱学习的非常重要的前提!






亲子阅读的误区


误区1:多读绘本可以多认字

不少家长以为绘本是为了帮孩子认字,所以在阅读的时候遇到生字词甚至会去翻查字典,这其实是不可取的。

亲子阅读的主要作用是锻炼孩子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孩子识字能力上作用是有限的。

毕竟绘本的图像对孩子吸引力更大,很容易忽略文字,而且文字作为抽象的符号,需要孩子具备一定基础后,才能进行刻意的训练。

误区2:亲子阅读就是家长孩子读一本书

这也是片面的理解,亲子阅读形式上主要是家长与孩子要在一起同时阅读,低龄的孩子主要是家长陪着一起读帮助理解,稍微大点的孩子也可以自己选择绘本自己看,家长只要也在旁边跟着看书就行。




误区3:有声读物可以代替父母陪读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普通话不太好,或者英文不标准,往往选择播放有声读物让孩子跟着看。这其实是不如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

刚刚上文也说了,亲子阅读主要在“亲子陪伴”上,有声读物机械化的朗读并不能和家长的互动、肢体接触相提并论。

误区4:绘本是读得越多越好

并不是,绘本质量很重要。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类绘本读物,家长在挑选的时候也需要擦亮眼睛,好的绘本可以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不好的绘本只是浪费时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yKprLG0BJleJMoPMDd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