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太多人期待社交领域能更乱一些(才有机会),所以很不奇怪的,但凡有新意的社交应用出现,前期无论是用户数还是使用频率总是暴涨得格外厉害——其中免不了许多行业用户。
近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款现象级APP“ZAO”刷屏——只需提供一张经用户自拍验证的个人2D照片,并选定心仪素材,即可完成换脸工作。这一产品在社交网站上走红以后,迅速吸引了媒体们的注意。有手快的媒体将其扒了个底朝天——陌陌团队孵化产品,换脸技术曾被用于色情视频;有敏锐的媒体迅速有敏锐的媒体迅速研究了其用户协议,及素材所涉及的一系列版权、肖像权问题,发现此产品漏洞多多。
一时间,这一现象级产品背后并存的机遇与风险,让久违爆款的中国互联网人兴奋不已。同时,这也再度引发了自移动互联网诞生以来就从未间断的数据隐私问题的探讨。只是,这次,这一问题的解决显得更为迫切。
某种程度上,一切的开端源于2008年iPhone 苹果商店的开放。
众所周知,苹果从一开始就开发了易于使用的应用程序生态系统。虽然iPhone被视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设备之一(因为其内容默认加密)。但在以实用性着称的产品设计理念下,苹果为用户提供了一整套简单易用的程序安装流程的同时亦使用户轻易地将其个人隐私拱手相让。
事实上,利用iOS应用程序获取你个人信息,为营销机构或地下数据代理谋利的,不止是如Facebook、Google这般的互联网巨头。在苹果商店的底层隐藏着一个繁荣的商业生态系统,致力于收集、分析用户数据并从中获利。
今年2月,《华尔街日报》研究了70款iOS应用程序,发现其中有几款应用程序正在搜集用户的心率、生育数据等极为私密的信息。去年12月,《纽约时报》的调查更令人瞠目结舌,包括一家天气预报公司Weatherbug和天然气节省应用 GasBuddy 在内的9款看似无害的应用,竟然定期向40多家数据盈利公司提供精确的用户位置信息。
那么面对数据隐私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在用户对数据隐私越来越关注的现在,平台公司又如何更好地引导产品向善?
且看《快公司》2019年9月刊,《苹果之“原罪”》——隐私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
除此以外,你还将在本刊看到:
伊隆·马斯克-与世界为敌
且看经历了六个月的管理混乱、推特闹剧及外界对其生存能力担忧等问题的特斯拉如何续航。
硅谷尖子生
科技界的亿万富翁们如何培养祖国的花朵,让教育普惠更多。
迪士尼乐园IP新升级
迪士尼乐园如何利用《星球大战》和漫威等大IP来升级主题公园。
非自然选择
新贵服装品牌 Everlane 及其创始人兼 CEO 克尔·雷斯曼(Michael Preysman)如何在彻底摆脱对新合成材料依赖的这场硬战中取得先机?
火人节代价几何?
1986年开始至今的火人节如何维持纯粹和特立独行?
最佳工作场所50
《快公司》携手埃森哲,培养出50家真正寻找创意、鼓励创新的组织。
独家探秘谷歌设计实验室
了解谷歌突破性硬件诞生背后的秘密。
星耀新加坡
萨夫迪建筑事务所通过“星耀樟宜”扩建项目,重新设计新加坡樟宜机场。
文 | 柯志雄
编辑 | Irene
图片 | Fast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