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79年的3月,一个小生命降生到了德国叫乌尔姆的小城,像所有父母一样,他们对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寄予厚望。希望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小朋友总比同龄人显得笨拙,快到三岁了还不太能讲出完整的句子。但谁都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笨孩子,最后却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物理学家。
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的小时候,是个典型的“笨孩子”不仅仅三岁话都讲不流畅,更是到了10岁才开始上学。有次学校组织工艺课程,让大家动手做一个木头凳子,学生们把完成的作品都放在一起,老师挑了一个非常差劲的凳子说,恐怕这世上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吧。
学生们纷纷开始嘲笑这个凳子,并且开始猜测究竟是谁做的,这时爱因斯坦涨红了脸,但是还是鼓起勇气站出来说,我想,还是有的。于是拿出另外两个更丑的凳子说,这是我前面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是很差劲,但是比前面两个强很多。说完这些,大家都不再说什么了。
在讥讽和嘲笑中长大的爱因斯坦后来发现自己对数学非常感兴趣,虽然依旧不那么聪明,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他从不放弃的执着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三篇论文和一篇补述,大家把这年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爱因斯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演绎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笨孩子,不可能能有所作为的他,终于成为了世界公认的物理学家,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很多人都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爱因斯坦成功,爱因斯坦用一个公式给出了答案
A=X+Y+Z
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z表示少说空话。
2
聪明是种天赋,但有时也有可能成为懒惰的借口,古代的仲永就是个典型的反例,仲永家世代种田,他不到五岁时就哭闹着要笔和纸,在这之前他从没见过这些东西。
虽然很好奇,但是父亲还是从邻居那借来了纸和笔。仲永马上在纸上写了四句诗,还在末尾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此之后,只要指定什么东西让仲永作诗,他马上就能完成,而且还写的特别好,慢慢的就有人花钱请仲永写诗。
后来仲永的父亲觉得这样可以赚钱,就带着仲永四处游历,靠写诗赚钱,也没有让他去学习。又过了七年,再次见到仲永,发现他已经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原本的天才少年,因为后期没有继续努力,就这样泯然众人了。
从这两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出,天生愚笨的经过后期努力,一样可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而天资聪慧,后期不踏实努力,最好也会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爱因斯坦的成功背后,还要他不同于常人的思考问题角度。当年他发表的论文里,我们都能发现一句智慧箴言:“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思考水平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正是带着这种思维观念他提出了相对论,帮人类科学研究进了一大步。他似乎总是能打破常规,发现创新模式。
《最困难的问题总有最简单的答案》作者阿兰·珀西收集了85条爱因斯坦的智慧锦囊,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容易的寻找到答案。
其中有几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最重要的是永远不忘提出质疑
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每天被几万条信息包裹,能够识别真假成为一项重要技能。而识别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发现问题。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说过一个例子,我们现在的书籍都是横着印刷的,而古代都是竖版印刷,而就这一个小小的区别,却花了四百年的时间。
关于发现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如果只给我一个小时解决一道难题,而且这个难题的解答攸关我的性命,那我一定会花五十五分钟找到恰当的问题。因为只要知道关键点在哪,只花五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质疑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如果没有人敢质疑常识,社会也许永远不会进步。
每天我们懂得越来越多,知道的却越来越少
知识其实和智慧是两种东西,但是人们却常常把二者混淆。知识是从经验转化来的,是经验的延续,是记忆。
而智慧则是是个人经验的积累,虽然都是经验积累,但是却有不同,只有通过自身消化吸收的知识才是无法被删除的。
印度灵修大师奥修认为
“老人或许充满智慧,年轻人或许满腹学识,然而,唯有小孩子是真知。这就是耶稣说的,唯有那些像孩子一样的人可以进入天国。若你像孩子一样,充满新鲜感,没有过去的介入、没有偏好的答案······只要清空自己。那么你的内心将会受到觉知的震撼。
不要当成功的人,要当有用的人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是成功代表什么?大家似乎又讲不出来,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不要当成功的人,要做有用的人。
《最困难的问题总有最简单的答案》里讲到,如果想要功成名就,就好好培养自己这9个特质,这些特质分别是:真诚、正直、高尚、善良、友善、和蔼、忠诚、尊重、谦恭。
《说诗人说谎的更多理由》中质疑某些权威教导下一代的错误思想,追逐成功或快乐,而非努力。
诗里这样写道“因为活人,只会用可怕的坏消息吵醒死人。因为说话的人事实上是别人,永远是别人。被说的人,都是闭着嘴。”
该怎么教小朋友,相信你心中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
在混乱中找到简朴、在同调中找到和谐、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契机
最近几年刮起了极简的风潮,慢慢人们也渐渐发现,杂乱的家代表杂乱的生活状态,简化额能让人内心平静。
要想重新回到简单的生活有三个通则
1. 减少生活物品避免复杂
2. 用简朴的方式组织规划
3. 不浪费时间在不必要的事物上
除此之外还要练习个人专注力
1. 避免包袱过多
2. 适当学会说不,不做无谓的承诺
3. 学习沟通,倾听自己和他人,静静等待机会的到来
面临逆境正是人们展现真我的时刻
《最困难的问题总有最简单的答案》里讲到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儿觉得生活充满困境,她想要放弃,因为每解决掉一个问题,似乎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这位女孩的爸爸把她带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用三个烧开水的大锅,分别煮了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二十分钟之后,父亲把三样东西拿出来放在盘子里,问女儿看到了什么。
除了胡萝卜、鸡蛋和咖啡,女儿表示什么也没看到。这时父亲让女儿摸摸胡萝卜,她发现胡萝卜已经变软,鸡蛋已经变熟,而咖啡豆已经变成了香醇的咖啡。
父亲解释到,热水就好像是我们面对的困难,三种材料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原本坚硬的胡萝卜,变得脆弱。原本脆弱的鸡蛋,变得坚硬。而咖啡豆在遇到开水后却被改变了。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想当那种材料呢?是原本坚强的胡萝卜,遇到逆境和痛苦就变得脆弱失去初心?还是像鸡蛋,原本脆弱敏感,遇到磨难后变得铁石心肠?或者是像咖啡豆,最终改变了热水?
希望你可以像咖啡豆一样,当事情变的糟糕,也能很好的应对,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
《最困难的问题总有最简单的答案》凝结了爱因斯坦一生的智慧,帮助我们看清问题的轻重,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育儿思路,从小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多看似难以解决的困难也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