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有着思维的不同,销售与销售之前同样存在着境界的差异。
有些销售每天为客户的各种异议和讨价还价苦恼;
有些销售却总能轻易得到客户的信任和尊重,获取源源不断的转介绍。
作者 | Vito
来源|公众号顾问式销售
普通销售与卓越销售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往往不是技巧而是层次和境界。
所以,想要根本性解决某个问题,必须进入更高层次寻求方案。
这篇文章或许无法马上改变你的现状,但却可以让你对销售这份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带你看看那些同在销售岗位上,做的好的样子。
让你更加明确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0 1
境界一:初窥门径
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证明自己的价值,又时常感到迷茫混乱。
一边斗志昂扬,给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
一边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犹豫不前。
面对客户的拒绝、异议,不知如何应对。
无法理解客户为什么总是拒绝自己?
为什么一提到价格就要考虑考虑?
为什么签单就那么难?
喜欢看励志的销售短片,幻想自己站在领奖台上的瞬间,总能让其重燃信心,却始终不曾在行为上有质的改变。
0 2
境界二:形成认知
对课程顾问的工作有自己的看法,也要求自己能够有更出色的表现,并为此付出努力。
对待客户和销售咨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式。
喜欢搜集整理一些优秀的话术,认真记录TOPSales的经验分享,但对其的实用性持保留态度。
也很少会应用于自身的实际咨询当中。
业绩忽上忽上,但工作态度很认真,为了达成目标甘愿加班加点。
喜欢把名人的语录、格言挂在嘴边,常常用于鞭策自己。
0 3
境界三:化繁为简
擅长归纳总结,按照客户表现出来的意愿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喜欢分析客户心理,对不同客户可能出现的异议,进行准确预判。
对于某一类客户,有着十足的把握,一旦遇到总能轻易促成订单。
喜欢阅读方法论的销售书籍,如《XXX对话》、《XX成交法》,并尝试将内容用于实战。
追求专业的咨询风格,实际又略带强势,面对客户滔滔不绝,斗智斗勇,总能在咨询中主导话题,尤其擅长帮助犹豫不决的客户做决定。
与部分客户有着良好的关系,有时也会受到客户的排斥和抵触。
业绩排名靠前,偶尔做到销冠。
0 4
境界四:用户思维
清楚“需求是成交的前提”,凡事更愿意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对客户的话语异常敏感,常常通过一些细微的信息,捕捉到对方隐藏的担忧和顾虑。
咨询过程中的成就感也在悄悄发生改变,相比于口若悬河,更擅长提出开放且关键性的问题,帮助客户更详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从而轻易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
咨询的氛围轻松、融洽,成交也总是水到渠成,没有棘手的异议,也没有无休止的考虑,更没有卖白菜式的讨价还价。
主动寻求培训、书籍、分享交流等方式来提升自己,学习已然成为了习惯,如吃饭喝水一般自然。
在选择学习内容时,开始注重技巧背后的价值观。
0 5
境界五:成己达人
追求与客户共赢,有着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认为“帮助客户取得成功,是销售唯一有效持续的成功路径。”
擅长主动向客户表达自己的初衷和动机,帮助客户放下戒备心,并获得提问授权。
全面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询问客户是否有遗漏,补足客户在描述中可能忽略的细节。
在客户表达完需求后,再次深入挖掘客户想要达成的目标,以及那样的景象所带给客户的价值和益处。
复述客户的需求和现状,并与客户再次确认,这是否是其所期望的。
利用所有合理的资源,帮助客户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描述方案如何一步步来达成客户的目标,帮助其可视化。
积极向同事分享自己的经验,将自己的经典案例写成文章,供新人阅读学习。
对于学习的追求不再满足于输入,懂得输出和分享才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0 6
境界六:爱人如己
努力让自己成为对客户有价值的人,认为销售工作中最大的意义,就是有机会走入客户的内心,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
享受与客户的每一次交谈,相信每个客户有智慧,每个孩子都有上帝的祝福,且独一无二。
常常把客户的烦恼想象成自己的烦恼;
把客户的梦想当成自己的梦想;
为客户每一个心酸的经历感到难过;
为客户每一个细小的成长突破欢呼雀跃。
有时为了帮助客户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不惜得罪对方也直言不讳。也因此赢得了很多客户的钦佩和尊重,亦师亦友。
每月的业绩来源,多数都是老客户转介绍,同行竞争、价格差异完全构不成签单的阻碍。
面对同事,同样毫无保留,把自己最好的方法,技巧,经验倾囊相授,并会根据其不同的阶段,给予直接的辅导和帮助。
在对方取得成功后,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欣赏和祝贺。
看到上级的需要,主动询问上级是否有哪些领域是自己可以分担的?
并在执行的过程中,随时沟通反馈进度,帮助分担。
0 7
写到最后
写到这里,想起了之前和朋友的一段对话:
朋友:什么样的销售可以做好业绩?
我:什么样的销售都有机会取得出色的业绩。
朋友:那为什么还要追求更优秀的自己?
我:他们的区别在于:
是否可持续?
是自己单赢还是与客户、公司共赢?
是让人在背后诟病,还是赢得他人的尊重?
是每天平静安稳,还是为客户退费提心吊胆?
是忙碌麻木,还是不断的为他人带来价值,同时自己乐在其中?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
哥林多前书10章23节
不管是做销售还是其他任何职位,想要达成某个目标的方式有很多,但只有“共赢”的方式才是最有效且可持续的。